首页 > 文史百科 > 恭亲王奕訢为什么被称为“鬼子六”?其实是他救国过程中的无奈

恭亲王奕訢为什么被称为“鬼子六”?其实是他救国过程中的无奈

来源:曾经史    阅读: 5.6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说到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清朝晚期,曾经自诩为上国的大清政治积弱,军事实力与列强相比也是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清朝能臣开始试图寻找救国之路,他们对比与列强的差距后,发现船坚炮利是影响战争胜利的关键,于是他们兴起了一场自救运动,也就是洋务运动,恭亲王奕就是洋务运动的首倡者和积极推行者,理应是被人们推崇的救国英雄,却被人冠上了“鬼子六”的称呼,在这个尴尬的称呼下,其实是奕救国之路上的无奈。

恭亲王奕訢为什么被称为“鬼子六”?其实是他救国过程中的无奈

临危受命,以图自救

据《清史稿》记载:“文宗幸热河,召回载垣、穆荫,授王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以维大局。”

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咸丰皇帝带着王公大臣、六宫家券等逃亡热河避难,把留守京城、与外国人议和这个任务一股脑的留给了奕等人。于是这位满腹经纶、赋闲许久的王爷,一下被推到了历史风云的最前端,不得不去处置与国家存亡的生死大事,经过艰难的多次谈判,奕代表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了条约,英法联军最终撤出京城,孱弱的大清王朝又一次虎口余生。

在谈判中,这个亲王深深感受到了大清的积弱,在灭亡的危机度过之后,他开始思考如何顺应世界潮流,如何提高大清的各种实力等等问题,以图谋求重新救回日薄西山的大清。由于当时清政府内忧外患严重,内有太平天国和捻军作乱,外有诸国列强虎视眈眈,在对比过双方之后,奕觉得内部的忧患更为严重,奕觉得可以笼络列强,借助列强之师助其清缴内部问题。

多方掣肘,救国之路无奈

于是开始积极与诸国列强进行联络,奏请咸丰帝改变清政府的外交,通商制度等等,后来奕受命主持总理衙门,在清朝政治和外交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元1861年咸丰驾崩,奕与慈禧联手发动了政变,铲除了肃顺等顾命大臣的势力,奕得到了议政王的头衔。所以当时西方各国,对奕的上台欢欣鼓舞,认为奕是最有可能和他们维持友好关系的政治家。

恭亲王奕訢为什么被称为“鬼子六”?其实是他救国过程中的无奈 第2张

奕掌权后,在外交上推行实用主义路线,在军事上实施近代化的强兵计划,采用当时西方先进的火器,学习西方的练兵方法,在文化教育方面,开设了同文馆,培养了一批精通种外语的人才。然而这些做法,使得朝中保守派深感不安,同时又刺激到了朝中那些思想守旧嫉贤妒能的保守派,他们认为国之根本“在人心不在技艺”,集体攻击奕是哗众取宠,因为奕是皇六子,所以给他起了个“鬼子六”的外号,说他是诡计多端,和那些可恶的洋人一个鼻孔出气,俨然在他们的口诛笔伐下,奕的大兴洋务运动已经进入了“卖国贼”的行列,奕对此只能是继续无奈的实行他的救国之路。

内外腐朽,运动失败

如果说朝中保守派的攻击奕可以不在乎,但是奕如此大张旗鼓的改革,重权、专权已经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安和警觉,时不时地对他进行打压,又因为权利受到限制,无法满足贪婪的列强,结果又招来列强的不满,最后奕里里外外都混了个“不是人”。

恭亲王奕訢为什么被称为“鬼子六”?其实是他救国过程中的无奈 第3张

虽然洋务运动最后是奕等人的努力下兴起来了,但是此时的大清朝已经从内到外,腐朽到了极致,根本不是一场“运动”能够拯救的,这何尝不是奕救国之路上的无奈呢?但是作为洋务运动的首倡者和积极推行者,奕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