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夏言有哪些经历?为何后世对他评价极高?

夏言有哪些经历?为何后世对他评价极高?

来源:曾经史    阅读: 2.1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明朝皇帝大都多疑,从多位因为皇帝听信奸臣谗言而枉死的忠臣就能看出,要知道一个贤明的忠臣能够使得江山多延续数十年,而作乱的奸臣则会遗祸江山,此消彼长之下,对于政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一:嘉靖惹不起

要评选明朝皇帝中的狠男人,嘉靖皇帝朱厚熜,必然公认大热门。

这位外藩身份进京登基的皇帝,最狠的是腹黑心机,看朝堂就像斗兽场,最出名“大礼议事件”,拿生父的名分追尊做引线,顿时大小臣子拉帮结派,凶残角斗士般玩命猛掐,期间百多名官员落马流放倒霉,公认大明开国以来,最剧烈动荡的政坛大地震。

但比这恐怖形象要低调的,却是他曾经铁板钉钉的辉煌:二十年强大的治国业绩。

他在位的前二十年,成绩件件过硬:边关一度太平,行政廉洁高效,国库储备充足,每年存银五百万两,粮食足够支用十年。最值得一提的是商品经济,正进入高速发展期,新兴商业城市雨后春笋,还有一个重大事件:嘉靖四年明朝宣课司正式改白银收税,从此白银正式成为中国法定货币,意义十分跨时代。

这黄金般灿烂的二十年,史称“嘉靖中兴”,在清朝人编修的《明史》中,更有心悦诚服的至高评价: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

如此至高业绩,除了他个人的精密心计外,还有一样重要强项:选人用人。

嘉靖帝待人小心眼,用人却绝不糊涂。一塌糊涂的朝堂争斗,更好似他精心设计的淘汰赛,只有在这残酷角逐中赢下来的幸运儿,才有机会成为他的宠臣。

而且尤其厉害的是,这你死我活的朝堂争霸赛,各种阴险算计都有,头二十年“赛风”却是极好,大臣间不管多么仇深似海,都绝不敢拿国家大事开玩笑,工作各个认真,且绝没有新官上任就把前任政策推倒重来瞎折腾的缺德事,正是靠这些负责任的政治家,撑起这煌煌盛世。

其中业绩最为卓著,堪称这黄金二十年中流砥柱的厉害人物,正是夏言。

二:大明犀利哥

夏言,字公瑾,成化十八年生,江西贵溪人。

如果给这位强人取绰号,一个词最合适:犀利哥。

这名号放在他身上,绝非说形象邋遢不修边幅。恰恰相反,夏言出名的相貌俊朗,举手投足风度翩翩,公认十六世纪大明文官的颜值担当。这优势放在明代多吃香?明朝中期后的官场风气,以大学士尹直感慨,就是“朝廷用人,多取仪表”,标准看脸的时代。

明明可以拼颜值,但夏言的飞黄腾达,却是拼性格:犀利!

夏言的童年生活很折腾,父亲夏鼎长期游学京城,捎带把他生在了京城,十四岁时父亲科场登第,而后跟着做地方官的父亲辗转好几个地方。民生的疾苦,也自幼耳濡目染。小小年纪就有独特脾气,读书时最爱提针砭时弊的问题,不知气跑了多少老师。吟诗写词玩风雅,也尽是描绘百姓艰辛的作品,情怀慷慨忠烈。

照十六世纪文化大师王世贞的感叹说:夏言若能多点时间研究文化,铁定压过唐宋八大家。

但要瞧瞧夏言人生的偶像,就知道他绝不可能再走别的路——皋夔。这是上古时代辅佐大舜开创盛世的俩位圣人,早为夏言种下了相同的理想:匡扶社稷,忠心报国。

可等到他满腔热血,踏上朝理想飞奔的人生路时,才知道差得远:科举跌跌撞撞,三十五岁时的正德十二年才勉强考取三甲,去行人司当了个行人。好容易提成了兵科给事中,但兴致勃勃写了好些奏折,却是石沉大海无人理,同僚眼里更成了个不入流的异类,出名的不合群,朋友越来越少,过得十分孤独。

如此糟心的仕途生活,夏言却很平静,期间还爱写诗,除了感慨朝政江河日下,就是自勉要刻苦努力,却从未见颓废哀愁,他正满怀信心,把自己看做一柄锋利的匕首,等待青锋出鞘的一天。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过世,嘉靖帝朱厚熜继位,敏锐洞察的夏言,立刻送上份胆大包天的奏折:皇上您不该国家大事只问太监。而是应该召集内阁大臣商议,所有的圣旨更得经过内阁来下发。避免有人把持朝政。

夏言有哪些经历?为何后世对他评价极高?

新皇帝皇位还没坐热,他就上来一顿犀利批评,莫非找倒霉?嘉靖帝阅后的反应揭了谜:嘉奖!赞赏!

精明的夏言,摸透了嘉靖帝此时的心态:这位皇帝极恨太监,又正准备改革内阁制度,方便迅速抓权。好比正打瞌睡就送枕头,这下犀利一击即中,嘉靖帝心中混了个脸熟,更接着送来一考验:查革冒滥。即清理明武宗驾崩后,留下的这些亲兵宠臣。

这群人长期白吃国家财政,好似大肉瘤般。可虽说老首辅杨廷和卖命裁,却碰了个硬钉子:侍卫亲军。这是跟明武宗去草原大国仗的老部队,性格出名凶悍,哪有这么容易裁动?

首辅都没招的残酷挑战,夏言却放轻松接招,上来三下五除二,就把其中死硬分子们的丑事查清楚,而肯配合的老实人,则是给政策出路,轻松就把三千二百多悍将,乖乖治服帖撵走!

这硬骨头啃下来,整个清理工作顿时顺畅,前后精简掉十四万人,从此每年仅粮食就节省五十万石。长期被财政重负压扁的大明朝,这下终于长出一口气。

松完这口气的嘉靖帝,却紧接着再给夏言扔来一个大难题:清理皇庄。

比起切肉瘤般的“查革冒滥”,皇庄更是个毒瘤:皇室贵族大肆侵占土地,挖国家墙角祸害国家百姓,却出名惹不起,连嘉靖帝本人也忌惮,虽说嘉靖元年十月,派出夏言去查勘皇庄,也只是迫于舆论压力先应付下,办不办再说。

但早痛恨这群祸国殃民蛀虫的夏言,这次就偏拿鸡毛当令箭了,把各路权贵侵占土地甚至抢男霸女的恶行,样样全查清楚。回来就送上震撼解决方案《勘报皇庄疏》:除了少数土地改亲蚕厂,其他皇庄统统都要裁撤!这凶狠奏疏一送,贵族圈全炸锅,好些皇亲国戚组团进宫,跑嘉靖帝面前痛哭流涕骂夏言。

没想到接下来夏言的反应,比这群达官显贵更凶恶,先揪住其中最死硬分子单练:建昌侯张延龄。

这位明武宗的亲舅舅,这下可倒了血霉,被夏言连上七封奏折,由于夏言文采太好,奏折声情并茂,以至于在京城坊间火热流传,把张侯爷名声闹得臭大街,吓得门不敢出。看似惹不起的清理皇庄行动,顿时一马平川。成果更喜人:总共清楚庄田二十万九百顷,公认张居正变法之前,大明成果最显赫的土地清理行动。

这件事的意义,比查革冒滥更叫大,直接给百废待兴的大明朝开源输血。嘉靖年间至少二十年的经济繁荣,就是这次大整顿打好的底。

以这犀利的工作作风,锋锐夺目的夏言,也一下名声鹊起。但唯独奇怪的只一样:皇帝器重,同僚敬畏,成绩辉煌,却还是升官难。眼看好些比自己入仕晚的,都跑在自己前面去,问题到底出在哪?

其实夏言早知道问题缘由,但解决这个问题的决心,直到嘉靖九年才下定:议礼!

三:朝堂连番斗

“议礼”,即嘉靖帝登基初期,亲手发动的大礼之争。这件早期的震撼事,这时却成了嘉靖帝选心腹的标尺:在这事上蹚对浑水,才能平步青云。最典型的就是内阁大学士张璁。但等夏言下定这决心时,前路却早有张璁一群人堵住。想要蹚过去,就得你死我活掐!

对这个敏感事,夏言一开始的态度,还是能躲就躲,抓紧干出工作成绩是真。可日久天长终于看明白:啥成绩都没用,皇上看的就是这成绩!既然有理想,这事也就没别的选择。

嘉靖九年二月,夏言破天荒的上奏了,请求改革祭祀制度,实行天地分祭。果然嘉靖帝读完奏折就乐开花:早等着你来呢!立刻高度赞扬,还分派夏言督造修建祭坛,这可是个光荣工作,相当于预备干部培养,仕途一下星光大道。

但此时位高权重的大学士张璁,却是气炸了肺!

张璁和夏言,其实相似地方很多,都有经世济民的大抱负。虽然在清流眼中,这张璁只是个靠议礼逢迎得宠的小人,但“嘉靖中兴”的诸多国策,好些都是他独创,其强大工作能力,以多年后铁腕阁老张居正的评价:心仪而瘫之赞叹。

但这么个强到张居正都赞的人物,也有个出名毛病:气量小。整人水平与工作业绩同样强大,比如正德年间算计掉权阉刘瑾的名臣杨一清,都一个不留神,被张璁排挤后活活气死。夏言招惹的,就是这么个恐怖对手。

自从夏言把嘉靖帝哄高兴后,张璁的攻击全是放大招:发动言官亲信轮流开骂,罗织罪名栽赃陷害,谁知夏言的应对更硬,怎么骂就骂回去,几个回合就把张璁好些爪牙,都骂出了“恐夏症”,再派去骂夏言,都比骂爹还难受。

忙着对撕的夏言,工作也没落下,特别在讨好嘉靖帝的战线上大“突破”,祭坛典章样样水平强。还展现出一样张璁自叹不如的本事:写青词。

嘉靖帝沉迷修道,青词就是修道必须,全中国就属夏言写得水平高。这独特优势确立,夏言彻底红了,先做了翰林学士,一度负责经筵日讲,除了给嘉靖帝讲课,还常被留下吃饭,感情关系火速进入蜜月期。

如此严酷现实,张璁彻底认命了:这夏言的杀伤力越磨的强,还是惹不起躲得起。于是嘉靖十年,这位嘉靖年间曾经炙手可热的政坛新贵,慌不迭的卷包袱辞职走人,而后虽短暂复出,却也基本淡出权力圈。

自此以后,夏言的得意年华,终于若春日艳阳高照,先干礼部尚书,后又如愿入阁,嘉靖十七年荣升首辅,正式成为文官集团首脑人物。

而这期间最让臣子们艳羡的,就是嘉靖帝对他热烈到逆天的荣宠,国家大事基本言听计从,特殊待遇更说给就给。夏言就职首辅后,竟得寸进尺请求加上柱国封号。这事情多过分?后来主导万历皇帝十年改革的权臣张居正,都是死后才追认了这待遇。这时的嘉靖帝却十分大气:加!

而在政治斗争中,夏言更霸气证明,他比张璁更强大。连张璁都敬而远之的大明军界头牌:翊国公郭勋。他都敢主动招惹,专查这位勋贵的贪腐行为,期间也被这位嘉靖帝的凶狠宠臣反手恶治,闹得一度狼狈辞职,但总算咬牙挺过来,准确捏住这骄兵悍将的要害短处,发动猛烈弹劾。逼得嘉靖帝迫于压力,终于把这恶人送入监狱,而后竟稀里糊涂,堂堂公爷竟死于狱中。

照《明史》的说法,是“治勋狱,悉指其授”。也就是夏言黑箱操作,竟把郭勋整死在狱中。如此心机狠劲,着实碾压昔日张璁。

但这件极过分的事,也挑战了嘉靖帝的心理防线。嘉靖帝怒了好些天,也放话说要追查,可面对一脸若无其事的夏言,最后还是硬生生憋回了这口气。

无意之中,夏言也开创了一个极度冒险的记录:在嘉靖帝深沉阴刻的一生里,除了早年的老臣杨廷和外,夏言是又一位能叫他暂时忍气吞声的大臣。

当初忍杨廷和,是人在屋檐下必须低头。这时忍夏言,却是因为这位越发大脾气的臣子,却是个自己正离不开的全能战士。

夏言比张璁更强大的,是工作能力。接过交接棒认真干,每一样业绩,都是青出于蓝。

成就最大的业绩,当属反腐倡廉。张璁制定的官员考核制度,他除了奉行不辍,更有补充发明:不但要治贪官,不贪却占着位子不办事的懒官更要办。这番强力整顿,与张璁前仆后继,打造了大明史上一个出名廉洁高效的时代。半世纪后的张居正改革,其“考成法”正是综合了张璁与夏言两任的心血,更把这时期的大明吏治,当做举国学习蓝本。

而且就连政敌们都钦佩的,是夏言个人的高贵品质。当年和张璁互掐时,曾被张璁的亲信诬陷贪腐,后来一番调查,反证明了夏言两袖清风。这段掌故,晚年张璁回忆时也懊悔不已,说夏言好些事可恶,就这件事真心可敬。

具体到国事上,夏言更是极有原则,甚至出名和嘉靖帝顶牛:当年议礼,只是敲门砖,现在既然敲开门了,那就该怎样就怎样,遇事就力争,哪怕是嘉靖帝最敏感问题。御史喻希礼和石金为“大礼”问题惹怒了嘉靖帝,嘉靖帝竟指名叫夏言写奏章弹劾二人,如此送上门的邀宠机会,夏言非但不接受,反而迎着嘉靖帝的怒火卖力营救,总算救下二人性命。

无论官位境况如何,他依然是那个坚持原则,爱惜羽毛般珍惜荣誉的夏言。

但事实上,他这个好品质,当时得称赞的不多。因为就在这高贵品质下,还藏着他一大人格缺陷:硬脾气。哪怕是做好事,也从来不说好话,同僚面前更从来摆足架子,待人接物出名傲气高冷,以当时的俗话说:不见夏言,不知相尊。

但比这更加嚣张的,却是他面对军事局面,始终如一的强硬不退缩:早在嘉靖十二年,就勇敢和嘉靖帝顶牛,坚持以自己的主张,兵不血刃平定了大同叛乱。倭寇闹起来后,他提出的整治海防方略,后来起了大用。就任首辅后,更拍板打了对安南的强硬自卫反击战,既永乐年间后再度大破安南,逼得这挑衅大明的跳梁小丑俯首称臣,乖乖归还侵占大明的国土。

而比起这些彪炳业绩来,也确有一件边事,令他长期纠结在痛苦的思考中:北部边防。

昔日曾强悍横扫草原的北方大明边军,这时却正是积重大爆发,卫所制度废弛外加腐败丛生,闹得战斗力正降到冰点。又赶上鞑靼不世出军事强人阿勒坦可汗崛起,因此自从夏言进了内阁后,就仿佛唱对台戏般,北方边镇连年报警,年年都有鞑靼骑兵入寇,狼烟越演越烈。

为解决这问题,夏言殚精竭虑,除了选派得力边将,更严打军中腐败。煞费苦心也要弄死郭勋,关键就为这事。而比起打掉郭勋这个贪腐巨头,他另一堪称建设性的贡献,却是一个穷尽心血的规划:御边十四策。

这是整个明朝十六世纪上半叶,公认将大明国防问题,总结得最为精准的一道奏疏。夏言将他的犀利风格,发挥到至高境界,从练兵部防到军事管理,样样问题都剖析得淋漓尽致,且设计强硬解决方案。这奏疏的震撼效果多强?以嘉靖帝自己的话说:他只有俩次看过奏折后豁然开朗,一次是“大礼”之争时读过张璁那篇号称“圣人在世亦难驳”的议礼奏折,另一次,正是夏言这篇《御边十四策》。

但比起张璁那篇讲嘉靖帝“认爹”话题的奏疏,夏言这次,现实意义显然更重大。

在顺利黑死了郭勋后,实现这一军事蓝图的最大障碍也已扫除,夏言也就踌躇满志,正加班加点准备落实,然而背后另一个人,却也悄悄举起了黑枪:严嵩。

四:谁害死了夏言

如日中天的夏言,在嘉靖二十一年时的首次下台,十分猝不及防。

以正史的说法,就是夏言亲手提拔起来的老友严嵩,捏准了嘉靖帝的脾气,偷偷跑嘉靖帝面前痛哭流涕告黑状:说夏言为官跋扈,连嘉靖帝赐他的道教礼冠都敢随意扔。果然一状告准,激的嘉靖帝立刻发飙,把夏言轰回家养老。

这件事基本正确,但最重要的原因,却不是这个。

对嘉靖帝来说,夏言脾气极臭却极其好用,但这有个前提:忠心!

在这事上,夏言原本是有安全防线的,直到郭勋稀里糊涂被黑死,这防线才骤然崩溃:夏言,竟也是有党的!所以有没有严嵩告黑状,夏言接下来的丢官回家,都是板上钉钉。

但把严嵩扶上去的后果,却是嘉靖帝万万想不到。他先前拿捏过很多阁老,从杨廷和张璁再到此时夏言,可就是严嵩不同,他最大的败笔,就是不负责。

自从上任后,严阁老除了抓权,就是捞钱,但最刷新三观的事是,从张璁到夏言十几年煞费苦心打造的大明廉洁政府,这下全给闹污了:朝政腐败丛生,内外麻烦不断,折腾的嘉靖帝也忍够了,成天在书房上反复痴痴写夏言的字“公瑾”。夏言,你走了才知道你的好!

于是嘉靖二十四年,王者归来的夏言,当起了救火队员:大批腐败分子丢官挨治,拖沓糊弄歪风一扫而空。先前坑过夏言的严嵩,还是靠跑到夏言家痛哭流涕求放过,才算得到夏言谅解。

最大好的还是军事。夏言这次欣喜发现了一员将才:三边总制曾铣。在他的铁腕整顿下,明军华丽转身,一路高歌猛进,兵锋直指河套草原。大明王朝一大重大军事战略:收复河套。眼看就要梦想成真。

但是夏言更料想不到,越勤奋努力业绩不断,他就正越接近死亡。

嘉靖帝已不是二十年前的嘉靖帝了,而今皇位稳固权力无忧,他已不再需要战士,需要的却是宠物,也就是严嵩。

叫夏言回来,只是让他救火,谁知救完火的夏言,却还要热火朝天闹建设。这个矛盾,不是严嵩几句谗言就能办到的。

于是勤奋努力的夏言,终于引火上身,在收复河套问题上再度惹恼了嘉靖。严嵩送上凶狠补刀:做假证据污蔑夏言与曾铣勾结,坐实了夏言“边帅勾结近臣”的罪名,导致夏言被逮捕至京,嘉靖二十七年与曾铣一起问斩于西市,成为明朝自洪武年间以来,第一位被处决的内阁首辅。这桩震撼明朝的冤案,史称“套狱”。

夏言有哪些经历?为何后世对他评价极高? 第2张

而且特别奇特的是,这样一位铁血首辅的落难,明朝官场上当时除了惊讶,更多却是幸灾乐祸。夏言下牢的时候,更连个说情的都没有。一心为国的他,得罪了太多人,终落得这样刻薄结局。

讽刺的是,这场荒唐的冤案,俩年后就让明朝现世报。没了夏言与曾铣,先前被揍的抱头鼠窜的鞑靼阿勒坦,这下撒了欢,俩年后竟一路打到北京城下,前后掳掠十多万人口,严嵩执政下士气战力严重败坏的明军,却只敢躲猫猫看热闹,鞑靼打到哪里就跑哪里。如此开创大明朝历史记录的耻辱景象,史称庚戍之变。

更荒诞的是,在这场国耻中,刚愎自用的嘉靖帝急的跳脚,暴跳如雷向群臣问计,捞钱坑人一把好手的严嵩,却做出了堪称最无耻的回答:这些人抢完了自己就走,皇上您别担心!

不知这个时候,惊慌失措的嘉靖帝,乃至满朝慌乱的文武大臣们,是否会想起,就在俩年之前,还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发出掷地有声的强音:套寇不除,国无宁日。

是否还有人怀念那个讨厌的身影,每天义愤填膺的开骂,然后孜孜不倦的工作,推心置腹的信任。他脾气很臭,说话很难听,态度很傲慢,但实实在在,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满怀富国强兵的理想奔忙。而在北京城陷入绝望的这一年,那个人,已不在!

吏治繁伪,兵政穷堕,民力虚耗,亦由是始。他的蒙冤,却是明朝一场大衰败的开始。

夏言殉难十八年后,励精图治的明朝隆庆帝朱载垕,彻底平反了夏言冤案,夏言生前最倾注心血的《御边十四策》,则在夏言昔日亲手提拔,此时已是内阁首辅的徐阶的整理下,成为大明军事改革的总纲。诸多铁血部队,都在这规划下脱颖而出。

而夏言生前致力的“收复河套”大业,也随着明军的捷报频传,最终以鞑靼可汗阿勒坦受封为明朝“顺义王”的方式和平完成,从此长城沿线“六十年不识兵戈”,大明王朝历经嘉靖中期后的衰退后,再度幡然振兴,史称“隆万中兴”。

这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若没有嘉靖二十七年那场冤案,是否会更早一些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