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以惜才著称的曹操,一生错过了哪些人才呢?

以惜才著称的曹操,一生错过了哪些人才呢?

来源:曾经史    阅读: 1.0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曹操以惜才、爱才著称。

然而,他依然错失了不少人才。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其中,有的人才是曹操大意错失的,有的人才是曹操极力拉拢却没有留住的,有的人才是曹操主动放弃的,也有一些人才,仅从人才角度看未必算是“错失”,但代价却非常沉重。

陈宫:相爱相杀,道不清的恩怨

陈宫和曹操的恩怨是极为复杂的。

合作之初,两人非常愉快。

陈宫建议曹操以兖州为业,“资之以收天下”,并成功说服了兖州官僚、大族,促成了曹操入主兖州,使曹操有了争雄天下的根据地。

而“曹公待公台如赤子”(《三国志.吕布传》中吕布妻所言)。

然而,陈宫还是背叛了曹操。

曹操征讨陶谦时,陈宫联合张邈等兖州大族,引吕布入兖州,几乎使曹操覆灭。

当时,曹操一度想过要去投靠袁绍,可见陈宫等人的背叛对其打击之大。

可以说,在曹操早期的创业历程中,功劳最大的是陈宫,破坏最大的也是陈宫!

而在背叛曹操后,反曹最积极的又是陈宫。

曹操征吕布期间,吕布本人都已有降意,但陈宫坚决破坏了吕布的企图,坚决反曹。

而陈宫战败被俘后,曹操、陈宫的对话,更是有意思。

以惜才著称的曹操,一生错过了哪些人才呢?

曹操并没有直接劝降,只是如故友般抬杠“你那么厉害,怎么被我抓了?”又关切地询问陈宫“如果你死了,你的老母怎么办?妻子怎么办?”

陈宫在以“孝治、仁政的人不会为难别人的家人”后,表示“请出就戮,以明军法”。

陈宫既没有求饶,也没有骂曹操,到死还在叫人家“以明军法”,不要为了我坏了你“围而后降者不赦”的军法!

最后,“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典略》)

看起来,曹操、陈宫二人虽相爱相杀,的感情仍然在,只是陈宫始终不愿再为曹操效力了。

关于陈宫背叛曹操的原因,说法很多。有“杀边让说”、“自疑说”、“曹操曾屠徐州百姓说”,但所有这些都只是后人的猜想而已。

无论如何,曹操早期创业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头也不回的走了。

吕布、高顺:主动放弃

杀陈宫的同时,曹操还杀掉了吕布、高顺。

吕布被俘后,倒是求饶了。

《献帝春秋》记载,吕布被俘后,马上寒暄“明公怎么瘦了”?

随后,吕布又以齐桓公和管仲的故事,表示自己愿”为公前驱“,替曹操打天下。

曹操”意欲活之,命使宽缚“,但主簿王必反对:吕布”众近再外,不可宽也“。(也有说法是刘备以丁原、董卓的前例,主张杀吕布)

如此,吕布就被杀了。

与此同时,吕布的首席大将高顺也被杀了,其中没有留下什么对话,似乎曹操也没有争取其投降。

吕布、高顺,可以看为一体。

自投靠丁原以来,吕布与其并州军一直在一起作战。

吕布杀丁原投董卓,杀董卓拥王允,及至随后流落各地,整个过程中,并州军一直相随,凝聚力非常强。

而高顺所统辖的”陷阵营“又是吕布的王牌力量,可见高顺对吕布的忠诚。

曹操认为吕布反复无常,而且“众近在外”,留下的风险太大,必须杀吕布,也就只有杀调死忠于他的高顺了。

曹操放弃吕布、高顺,确实使他少收了两位虎将,但是,避免了破坏性极大的风险,应该是正确的选择。

刘备:数世之患

杀吕布时,刘备也在场。

自从被吕布击败后,刘备也投到了曹操阵营。

在吕布被灭后,刘备跟随曹操回到了许都。

曹操待刘备非常好,“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然而,刘备还是趁着拦截袁术的机会,据下邳,脱离了曹操。

刘备不会跟着曹操走下去,曹操集团的人其实早已看出。

郭嘉就曾表示,刘备“终不为人下也”,“宜早为之所”,早点除掉算了。

而曹操本人,也直接表态“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知刘备难以屈身在此。

因此,在刘备问题上,唯一的疑问是:为何不杀刘备?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

曹操与刘备的这一次分手,确实使曹操承受了“数世之患”。

关羽:专业的短期合作

此后,曹操与关羽也有过短暂的合作。

不过,刘备、关羽也是一体。

因此,曹操、关羽都很清楚,这是一次短期合作。

关羽在投曹期间,明确对张辽表示“吾终不留”,曹操“义之”。

以惜才著称的曹操,一生错过了哪些人才呢? 第2张

关羽走时,众将要追,曹操有表示“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以上出自《三国志.关羽传》)

短暂的合作中,关羽在白马之役杀颜良,立下大功,曹操也放关羽回投刘备,各取所需,是一次非常专业的“短期合作”。

张纮:轻敌之下,输掉了人才争夺战

张纮,很早就为孙策效力。

早在创业前,孙策就曾拜访张纮,询问方略。而孙吴“荆扬可一”,据长江以争天下的策略,最早也是张纮提出的。

后来,孙策派张纮到许昌献奏章,被任命为侍御史,留在了许昌,也就是留在了曹操所控制的朝廷。

不过,这段时期,张纮与曹操似乎交往不多。

只是在孙策去世后,曹操要趁机征江东时,张纮反对,建议厚待东吴。

随后,曹操让张纮回到江东,让他劝说孙权归顺。

这是曹操在轻敌之下的“随手棋”。

对曹操来说,张纮或许作用不大,但是,对孙吴来说,作用是很大的。

孙策、孙权,是外来者,孙策以其武力,可以威服江东士族,但孙权当时就显然不能。

张昭、张纮,虽然也不是江东人,但作为名望很高的大士族,对江东士族是有极大影响力的。

曹操之所以放张纮去劝降孙权,主要原因是对孙权的轻视。

及时到赤壁之战前,曹操一直认为可能招降孙权。

而张纮,也确实没有忽悠曹操,赤壁之战前,他和张昭等人也确实主降···

然而,孙权不容低估。

一方面,孙权拒绝了张纮等人主降的主张,另一方面,他也拒绝了一些人认为张纮是“北官,不可大用”的主张,放手使用张纮的内政之才。

当曹操意识到“生子当如孙仲谋”时,一切都迟了。

黄忠:未来得及发掘的人才

曹操征服刘琮后,黄忠所在的长沙也归顺了曹操。

不过,曹操只是以黄忠为偏将军,仍在旧任,没有大用。

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南四郡,黄忠便跟随了刘备。

或许当时的黄忠,名声未起,又远在长沙,曹操尚未发掘吧。

定军山一战后,不知曹操有没有后悔。

刘巴:不恰当的任务

刘巴,原本是只看得上曹操的。

刘表征他时,他不去。

赤壁之战后,刘备向南四郡发展时,许多人都随刘备,刘巴却北上去找了曹操。

曹操退回北方前,让刘巴去招抚长沙、零陵、桂阳。

这是让刘巴赤手空拳去和刘备争南三郡呀!

刘巴说:“刘备据荆州,不可也”。真的办不到呀!

曹操答:刘备如果图南三郡,“孤以六军继之也”。(《零陵先贤传》)

如果曹仁守住了江陵,曹操“以六军继之”还有可能,但是···

刘巴跑到南三郡时,刘备已经占领了这些地方。

没办法,刘巴跑到了交趾。

诸葛亮写信来劝,刘巴表示:奉命来办事,没有办成,当然要回去!

还是要投曹操。

说是这么说,刘巴还是回不去,只好从交趾跑到益州,投了刘璋。

刘备得益州后,刘巴得到任用。

刘备入成都时,刘巴献铸币定价之策,稳定了成都形势。

随后,他又与诸葛亮等人做《蜀科》,奠定了蜀汉的法制基础。

从刘巴在蜀汉的作为看,他在经济、政治上的造诣极深,本是难得的人才。

而这位一心投曹的刘巴,却因曹操不恰当的任务,成了刘备的人。

张松:代价惨重的失误

同样是在荆州期间,曹操错过了张松。

曹操征刘琮后,张鲁也遣使归顺,刘璋见状,也派人前去向曹操示好。

张松,是第三波前来通好的。前两拨来的人,或被任命为平寇将军,或被拜为广汉太守,都得到了征录。

张松来时,曹操已基本平定荆州,并在长坂击败刘备,因此,不再存录张松。

张松因此愤愤不平,回到益州后,力劝刘璋不要倒向曹操。

此后,张松又力助刘备入川,深刻影响了天下格局。

单以才能而论,长期跟荀彧、程昱、贾诩等人打交道的曹操,看不上张松,似乎也算正常。

只是,因此引发刘璋立场的变化,乃至整个天下形势的变化,恐怕是曹操思虑不周了。

正如习凿齿所说: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

除此之外,曹操还错过了一些人才。

比如,曾经跟马腾一起归顺,并曾参与过对袁尚作战的马超;宁死不降的审配等人,无法一一展开讨论了。

总的来说,曹操一生以爱才闻名,但他仍然错失了许多人才。

他全力拉拢陈宫、刘备、关羽,但人各有志,有的人怎么拉也拉不拢。

他未及时发现黄忠这样的将才,似乎也说明:年龄不小,名气未大的人中,未必没有可挖掘之材。

他一时大意,赋予刘巴不适当的任务,不周全地对待张松,都使他错失人才,甚至错失改变天下格局的机会。

即使你是曹操,你也不可能团结所有你想团结的人。

所以,如果有人背叛你,你也不必过于伤心。

即使你是曹操,你一时大意,也可能错失人才,以及人才带来的机遇、资源。

所以,保持头脑冷静和谦逊态度,是团结人才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