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赵构给秦桧如此大的权力,难道不怕秦桧造反吗?

赵构给秦桧如此大的权力,难道不怕秦桧造反吗?

来源:曾经史    阅读: 2.9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岳飞因风波亭的冤案被处死后,南宋朝廷进入了投降派掌控节奏。当时宋高宗赵构非常宠信奸相秦桧,让其达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在秦桧的操纵下,投降派的官员逐渐占据了朝廷的各个重要职位,并利用各种卑鄙手段将主战派官员贬斥出朝廷。于是南宋进入了最为屈辱的时期,面对金国的政治压迫唯唯诺诺,用大量的金钱以求和平。尽管民间抗金呼声仍旧不断,但赵构依然置若罔闻,纵容秦桧等投降派在朝中排除异己独断专行。很多历史爱好者看史书看到这里,都感到非常纳闷,赵构给秦桧如此大的权力,难道不怕秦桧谋朝篡位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从苗刘之乱后赵构对朝廷的权力就管得很严,对于掌握军政大权的大臣越发的猜忌。即便因为形势不得不赋予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大将在地方招揽军队的大权,却也在各方面加以防范。岳飞之死说白了还是赵构对武将的猜忌所致,再加上岳飞坚持的北伐战略与投降派有着严重的冲突,所以才被冤杀于风波亭。以赵构对权力掌控和猜忌的习惯,他是不大放心某个大臣或小集团单独掌握朝廷的,更不可能让他们达到权倾朝野的程度。可是在绍兴和议后,赵构对秦桧的宠信完全超过了必要的限度,是在让人难以理解。

从各种历史文献的记录来看,在绍兴和议之后到秦桧去世的十三年间,是南宋朝廷投降派势力最为强大的时候。此时不仅仅是秦桧权倾朝野,投降派官员几乎占据了朝廷中所有的职位。主战派的官员要么如同岳飞、牛皋一样被处死,要么就是被降罪贬斥到地方,根本没有插手朝廷政治的机会。投降派为了控制朝廷,甚至在官员升迁、科举选材等方面对自己的人大开绿灯,打压和排挤具有主站倾向的官员或士子,使得朝廷上下一片求和之声。他们还通过各种方法篡改历史记录,粉饰自己出卖国家的行为,其中尤以秦桧父子最为肆无忌惮。

赵构给秦桧如此大的权力,难道不怕秦桧造反吗?

从宰相的权势来看,秦桧当时可以说是两宋宰相中权势最大的。即便是北宋赵普、寇准、文彦博、蔡京等一度独霸朝政的宰相,其对国家的掌控力也不如秦桧。按照宋朝政治制衡的标准来看,这种情况是非常罕见的,也是非常不合理的。实际上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就逐渐建立了多相互相制衡的制度。虽然赵普一度成为独相,却也有当时身为开封府尹的晋王赵光义制衡牵制,让他无法独揽朝政。后来的宋朝政事堂中,都是至少有两个正职宰相同时存在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有多个做参知政事的副相牵制。

秦桧当宰相的前期也有赵鼎、吕颐浩、张浚等主战派宰相牵制,让他不至于权倾朝野。可以在绍兴和议之后,赵构坐视秦桧构陷赵鼎等主战派宰相,让朝廷的权力天平完全倾向了投降派一方。很多人认为此时赵构懦弱和投降的本性完全暴露出来,毫无顾忌的任用和纵容投降派,才使得秦桧得意权倾朝野,投降派接机排除异己,打击支持抗金的主战派官员。可是从历史文献来分析,这种说法其实有两个比较难以解释的疑点。其一是赵构给予秦桧如此大的权限,难道不怕再度出现苗刘之变么?其二是,赵构性格多疑猜忌,不是如此大方之人。

可以说从内外的因素看,赵构不应该对秦桧如此信任,更不应该让其权倾朝野。从执政风格来看,赵构几乎照搬了其父宋徽宗的平衡政治策略。他喜欢在朝廷中搞平衡,通过操纵主战派和投降派之间的权力天平,来指导南宋国家治理的政治走向。对于秦桧他一反常态的放弃这种策略,是在是不合情理的。仔细阅读当时的史书和文人笔记,可以发现赵构这么操作其实有着自己的打算,而且埋藏极为高明政治手段。因为从史书中可以看到,虽然秦桧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但是对于军权却是无法染指的。

然而在各种史料中记载,赵构又纵容秦桧大力打击主战派的官员和将领,除了岳飞被处死之外,韩世忠、张俊等名将都被剥夺了兵权,赵鼎、张浚等主战官员也被贬斥到地方。如此一来就有了疑问,赵构剥夺了主战派的兵权,又拒绝让秦桧等人掌握兵权,那兵权由谁来掌握呢?查阅史书后可以看见,在绍兴和议后宋朝的兵权一度落入了宦官之手。由于韩世忠等名将退出朝廷,这使得禁军三衙的首脑之位悬空,于是赵构就让自己的心腹宦官代理三衙首脑。这样一来,禁军中的将领纷纷与宦官结交,是的宋朝军权被宦官掌握。

从这个细节看,很明显赵构是不太信任秦桧的,所以他宁愿不懂军事的宦官掌权,也不会任命投降派的官员去禁军三衙任职。而宦官掌权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只是代理,而并非正式任职。南宋军队这种奇葩的状态持续到秦桧去世后,由名臣虞允文上书,赵构才逐渐开始召回主战大臣管理军队。

以这个细节为证据,可以发现赵构并不信任秦桧,但他又纵容秦桧打击主战派,这就有些自相矛盾了。结合当时的各种史料可以推测,赵构如此做的原因并非真正的宠信秦桧,而是藏着借刀杀人和上屋抽梯的计策。其目的既是稳定绍兴和议后的政治大局,也是为了洗脱自己的政治污点。

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绍兴和议之后赵构在政治上面临这两个难题。其一是因为冤杀了岳飞,使得主战派的反对越发激烈,民间抗金呼声极高,甚至有人提出撕毁和约,重开战端。在这些反对的声音中,一部分对准了投降派的头目秦桧,另一部分则暗暗影射赵构本人。这样的民间舆论不仅影响到了朝廷,甚至威胁到了赵构的皇帝位。另一个难题是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势力大增,出现了权倾朝野的势头。可赵构又不能立刻处置投降派,因为这涉及到与金人和约的信用问题,他也担心激怒金人后重开战端。

赵构给秦桧如此大的权力,难道不怕秦桧造反吗? 第2张

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赵构想出了纵容秦桧独霸朝政的鬼主意。他纵容秦桧构陷主战派的宰相,将所有宰相换成投降派的人。而这些人都是唯秦桧马首是瞻,于是朝廷成了秦桧的天下。秦桧和投降派当道,对于金人来说就是赵构遵守和约的表态。在这样的情况下,赵构能够利用投降派稳住金人,让他们按照和约把韦太后和宋徽宗的灵柩送回来。只要这个和约能够正常执行,朝廷的政治状态能逐渐趋于稳定,南宋面临的战争风险就会小许多。在此过程中赵构重用秦桧等人,使其权力膨胀,也解决了他面对主战派攻讦的问题。

主战派的大多数对于秦桧冤杀岳飞是非常不满的,尤其是军队方面,以韩世忠、牛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抗金名将。大家都知道秦桧是赵构的爪牙,所以赵构政治上面临的压力也不轻。可赵构扶持秦桧后,秦桧的权力会无限扩大。尤其是他执行了绍兴和议的内容后,便成了主战派攻讦的主要对象,而赵构便退居次席。这因为是绍兴和议内容中有大量割地赔款的内容,秦桧干了这个事,必然拉仇恨,为千夫所指。而秦桧为了完成这个事,必然会与主战派发生冲突,甚至构陷主战派官员,于是他成了主战派攻讦的首要目标。

于是赵构就可以借助秦桧的手铲除威胁他的主战派官员,激烈的如牛皋被毒杀,不太激烈的也贬斥到地方,这就减轻了他面临的政治压力。这手借刀杀人用得非常之巧妙,让主战派和地方把矛头对准了秦桧及投降派朝廷,赵构则逐渐从政治斗争的漩涡中逃出。只要有秦桧等人在前面顶着,赵构就不担心自己的皇位问题。为了加强秦桧面对各派反击的信心,赵构给秦桧不断的加官晋爵,这是典型上屋抽梯的手段。秦桧的权位越高,就越招人嫉恨。于是两派斗争进入白热化,而秦桧还不得不坚持下去,成了赵构最坚实的挡箭牌。

可以说在绍兴和议后的十几年中,秦桧看似权倾朝野,实际上是被人架在火上烤。而且他还不掌握兵权,完全没有反击的能力。他连辞官躲避都不行,因为一旦离职面临的就是政敌不死不休的反击。可他坐在宰相位置上,却成了巨大的目标,时间越长政敌越多,总有撑不住的一天。

只要撑不住,他就会被赵构拿来当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的弃子。即便在临死前,赵构仍旧没有放过秦桧。他先是大力提拔秦桧的养子秦熹,然后又任用秦桧的党羽汤退思等人当宰相,这是要把上屋抽梯进行到底。直到几年后遇到金国皇帝完颜亮南侵,这才把秦家和投降派从这个政治火炉上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