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魏征本是李建成的人?为何会为李世民效力呢?

魏征本是李建成的人?为何会为李世民效力呢?

来源:曾经史    阅读: 2.5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辉煌朝代,说起初唐的繁盛,那么人们会不自觉地想到太宗李世民。在李世民的治理之下,唐朝井井有条的发展着,这一时期更是涌现出不少贤能之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笔者今天要说的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魏征,他曾经被李世民封为郑国公,更是与李世民有着不少传奇故事。从最初的太子冼马到后来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他的人生跌宕起伏。

那么魏征作为朝廷的肱骨之臣,他与太宗李世民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一、初识魏征,艺高人胆大

玄武门之变后,尽管李世民没有选择直接继承皇位,但他实权在握。李世民心中清楚,继承皇位靠得不仅仅是秦王府的旧人,更需要那些新人,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政敌魏征。魏征从前是太子洗马,也就是李建成的麾下之人,任用他必定因为此人颇有才华。那么魏征又有什么才华呢?

魏征是一个非常会用攻心术的人,在他的指导之下,李建成以柔克刚,没费太大的力气就彻底收复了河北和山东。从河北和山东被收复之后,李建成也给李渊留下了能文能武的印象。

魏征本是李建成的人?为何会为李世民效力呢?

不仅如此,后来李世民的秦王府与太子李建成相斗的时候,由于魏征在一旁出谋划策,所以房杜二人被逐出秦王府。

正是因为自己手下的人一个又一个的被赶走,李世民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发动玄武门政变。尽管玄武门之变成功,但是在道德和法统上,李世民已经输得干干净净了。倘若在这时候自己再做不出一番功绩,那么与隋炀帝几乎没有差别。

二、任用魏征,三年大治

此时的李世民是实权在握的皇太子,而将魏征任命为詹事主簿,尽管这是一个小官,但也开启了魏征的上升之旅,随后几个月的时间魏征成为了谏议大夫、御前议事,一下子地位就上来了。

后来李世民更是屡次三番的提高谏议大夫的地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是在提拔魏征。有一次李世民在与朝中大臣商议应该如何治国的时候。魏征说像他这样的人来治理国家一年可见成效,三年便可大治。听到魏征对自己如此有信心,李世民决定日后一定要立他为相国。

三、位卑权重,事实宰相

李世民也想一步到位任命魏征为相国,但是由于他先前与自己政见不同,任命魏征还是比较困难的。如此,李世民却依旧想到了一个变通的法子,某次他与房玄龄和杜如晦聊天的时候问为何不给他推荐人才,这个机会把魏征推了出去。

贞观元年,魏征成为了事实上的相国,不过此时他的位置是尚书省原第五官尚书右丞。李世民的朝堂之上形成了房杜主政,魏征挑大梁的局面。

四、政绩卓著,功成名就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魏征早年间家境贫寒,但是在外云游的这些年他深知民间疾苦。等到魏征位高权重的那一天,他如鱼得水。比如贞观元年,天下大灾,魏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安抚百姓,将一切处理妥当。

而到了贞观四年,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就慢慢出现了。短短三年之间,魏征实现了天下大治,他并没有吹牛,此时的唐朝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李世民在大宴群臣的时候更是对魏征称赞不已,这是对魏征政绩的最好肯定。

五、实至名归,进位宰相

贞观三年,魏征升任秘书监。不仅如此,在宰相的政事堂会议上,他的发言也最多,治国理念也都得到唐太宗的认可。某种程度上来说,此时的魏征已经成了李世民的主心骨。

由于李世民对魏征越来越器重,因此门下省的权力大大增强,而这也成为了帝国权力的核心,魏征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首相。一代良臣终将落幕,公元643年,魏征病逝。

六、魏征落幕,人死如灯灭

魏征生前李世民是非常信任他的,更是把衡山公主许配给他的长子。在魏征去世之后,更是亲自去他家吊唁,这代表了君王无上的殊荣。魏征在临死之前曾经向李世民举荐了两个人,说这两个人非常具有才华。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两个人在魏征去世后不久,一个因犯罪而免之,另一个因谋反而被杀。这让李世民不得不怀疑魏征是否有结党营私的嫌疑,他觉得自己被魏征给骗了。也许李世民因为气不过,所以大手一挥,让人将魏征的墓碑给砸了。至此之后,这“君臣一心”也就变了味儿。

魏征本是李建成的人?为何会为李世民效力呢? 第2张

总结:

作为李世民曾经的政敌,魏征在得到重用之后兢兢业业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尽管他没有上战场,但是文人却并不比武将差几分,“三年可大治”——他也实现了自己的抱负。而他与李世民之间的佳话也被人们所传颂。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在临死之前给李世民举荐了那样两个无能之人,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个中缘由也只有魏征心中明白。只不过让人遗憾的是,“君臣一心”最终没能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