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诸葛亮为何会弃诸多诸侯于不顾,单单选择了刘备?

诸葛亮为何会弃诸多诸侯于不顾,单单选择了刘备?

来源:曾经史    阅读: 2.7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是什么原因,让诸葛亮没选择曹操孙权,而是加入了刘备的阵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有名的人才,可是却选择了刘备。刘备在北方立足不住,来到荆州避难。他寄人篱下,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赵云。当时的各大势力曹操、孙权、刘表、刘璋都要比刘备实力要强。那么诸葛亮为何弃他们于不顾,单单选择了刘备呢?

诸葛亮为何会弃诸多诸侯于不顾,单单选择了刘备?

一、胸怀天下的诸葛亮。

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说,自己当时并不想出仕,他抱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心理,隐居在隆中躬耕陇亩。不过我们从他早年的言行来看,这只不过是他在不得志时的托辞罢了。因为身世不凡的他,心中早早有了匡扶天下的志向。

诸葛亮出身世家大族,他的祖上诸葛丰担任过汉朝司隶校尉。这个官职不但地位显赫,还是掌握兵权。出身于这种家族,自然对治军用武有着家学之秘。再加上诸葛亮的父亲、叔父都担任过地方官,让诸葛亮在治国理政上也有直接的观感。这一切都为诸葛亮的学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诸葛亮在父亲去世后,随着叔父诸葛玄辗转来到荆州。在这里,他得到了安静的学习环境。当时荆州没有遭到战争的侵扰,大批外地人到这里避祸,其中就包括大批的世家大族的人士。这使得荆州繁荣富庶,有学识的人也游历其间。

诸葛亮在进学的时候,就表现出与众不同。他读书只读个大概,明了其中的主要意思就得了。不像其他死读书的人那样,要把书中的道理学得十分精通。而且诸葛亮经常抱膝长啸,心有所感。对他的朋友们进行点评,说他们能够当上刺史、郡守那样的官员。诸葛亮的朋友问他的志向,诸葛亮只是笑而不答。

不过史书中记载的一段话,让我们看到了诸葛亮真实的志向。《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在躬耕陇亩的时候,每每自比管仲乐毅。管仲是齐桓公手下的相国,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周室,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而乐毅是战国时燕国的主将,他率领燕军以弱胜强,几乎将强大的齐国灭亡。

诸葛亮自比这两个人,可见他对自己才能的骄傲。诸葛亮认为自己文武全才,一旦有施展的机会,一定会做出一番事业。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甘心一辈子躬耕陇亩呢?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为他评点天下大事,说得头头是道,更是表明了他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只不过是在等待自己的主人而已。

二、诸葛亮眼中的汉贼曹操。

诸葛亮既然对天下大事十分清楚,那么他对各方势力自然也了如指掌。在他选择主人的时候,也自然会选择与自己理念相同的人。在当时势力最强的当属曹操,他在平定吕布、袁术和袁绍后,已经占据了这个北方的大部分领土,拥兵数十万。

但是诸葛亮却并没有选择他,有人说这与诸葛亮少年时的经历有关。诸葛亮原本是徐州琅琊人士,他之所以会跟随叔父来到荆州,是因为无法回归故乡,而造成这个原因的罪魁祸首就是曹操。曹操早就对徐州垂涎三尺,他打着为父亲报仇的旗号,对徐州发动了多次攻击。

在攻打徐州的过程中,曹操大肆屠杀徐州百姓。在曹军无分别的杀戮下,无辜百姓的死尸把河流都给堵塞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诸葛亮有家难回。试想一下,诸葛亮这样一位恩怨分明的人,怎么可能会去对蹂躏自己家乡的人效力呢?

在诸葛亮的眼中,曹操就是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暴君。曹操的野心在他迎接汉献帝的时候就暴露无遗。当曹操迎接汉献帝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让汉献帝封自己为假节钺,录尚书事。这让曹操直接拥有了汉朝的军政大权,汉献帝的朝廷变成了曹操手中的玩偶。

诸葛亮为何会弃诸多诸侯于不顾,单单选择了刘备? 第2张

诸葛亮对曹操的认识十分清楚,他对刘备说起曹操时,不但指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还说他拥有百万之众,不可与之争锋。不过诸葛亮也没有把曹操当成不可战胜的敌人,他对刘备说曹操能够以弱胜强打败袁绍,有人谋的重要作用。暗示如果刘备采取正确的策略,也是能够打败曹操的。

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在内心是把曹操当作自己的敌人。在诸葛亮的眼中,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诸葛亮作为汉朝官宦家庭的子弟,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他是根本不可能去为曹操效力的。

三、诸葛亮眼中的暴发户孙权。

诸葛亮对盘踞江东的孙权也十分重视,他在对刘备介绍孙权的时候,说东吴国险民附,贤能被他所用,只能当合作者,而不能当作敌人。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当时在东吴为官,这个情报自然是十分准确。

有一个说法是诸葛瑾曾经拉拢诸葛亮到东吴任职。诸葛亮说了一个理由,说孙权手下人才济济,能够用自己,但是不能让自己人尽其才。说是诸葛亮想要做管仲乐毅那样的大臣,孙权不可能会满足诸葛亮的要求,因此诸葛亮不去选择孙权。

其实这个理由十分牵强,如果诸葛亮真的选择了东吴,以他的才貌肯定会得到孙权的重用。他的哥哥在东吴能够做到位极人臣,侄子能够独掌东吴大权。可以预见,如果诸葛亮选择了孙权,他依然能够在东吴出人头地,因此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

诸葛亮之所以不去选择孙权,因为在他的眼中,孙权就是一个依靠武力自立的暴发户。孙氏虽然在江东经营了三世,可是他们并非皇亲国戚,也非达官显贵。他们的崛起,完全依靠的就是武力。这个集团还拥有自己的战略目标,想要争夺天下,这在拥有正统观念的诸葛亮眼中是不可取的。

诸葛亮为何会弃诸多诸侯于不顾,单单选择了刘备? 第3张

只不过因为东吴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诸葛亮才没有把他们当成最初兼并的对象。诸葛亮把东吴作为可以联盟的对象,一起对抗曹操,在心中并不认可东吴争夺天下的信念。这一点,在后来整个蜀汉集团内部的观点都是一致的,他们都是把东吴君臣看作汉朝的臣子,比自己低上一头。

四、诸葛亮眼中鄙夷的刘表刘璋。

至于说当时实力最强的两位汉室宗亲刘表和刘璋,在诸葛亮的眼中根本不值一提。在他和刘备一见面,就提出了夺取他们的地盘为基业的建议,也就是《隆中对》的第一步战略目标,“跨有荆益”。

诸葛亮对刘表的评价很简单,那就是荆州虽然战略地位重要,可以凭借它用武天下,但是刘表不能守卫住它。这个评价是诸葛亮亲身经历所得来的,对刘表和他的手下是一针见血的评价。诸葛亮之所以喜欢唱《梁父吟》,也是有感而发。这个歌曲是说“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是古代谋士设计杀死威胁君主的手下的故事。

当时的刘表就是这样的君主。他单骑来到荆州,依靠当地世家大族的势力,控制了荆州。可是由于他没有培养自己的势力,成为了当地世家大族的傀儡。在他生前只能保守荆州,可是他一去世,在曹操的进攻面前,他的继任者刘琮在手下的威胁下,被迫投降了曹操。事实证明,刘表根本保守不住荆州,诸葛亮怎么可能去为这种君主效力呢?

至于说刘璋,就更不被诸葛亮看到眼里。诸葛亮对他的评价就是“暗弱”两字。这个刘璋根本就无力保守益州,迟早会把益州丢失。汉中的张鲁对益州虎视眈眈,他内部的派别矛盾又无法调和。当曹操南下荆州的时候,刘璋就赶快向曹操送粮送兵,表示臣服。这种自己都朝不保夕的君主,诸葛亮为何要去为他效力?

五、诸葛亮认为自己真正的主人刘备。

经过一番选择,只有刘备落入了诸葛亮的眼中。其实诸葛亮对刘备早有耳闻,在徐州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个人。在刘备来到荆州后,诸葛亮对他也进行了考察。对于刘备的情况,诸葛亮了解得十分清楚。在他为刘备制订《隆中对》的时候,连留守荆州的主将这样的事情,都考虑得十分周到。

可见诸葛亮对刘备十分认可,早有加入刘备阵营的打算。不过以诸葛亮的性格,他是不会主动投奔刘备的。于是在徐庶的引荐下,上演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活剧,最终双方两全其美,终于成为君臣协和的佳话。

诸葛亮为何会弃诸多诸侯于不顾,单单选择了刘备? 第4张

诸葛亮选择刘备,首先是因为他是汉室宗亲,有着匡扶汉室的理想。刘备起兵之后,始终就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并且处处以汉室宗亲的身份为号召。这使得刘备的行动,有了名正言顺的政治影响力。诸葛亮的内心有着正统观念,他不愿意看到改朝换代,还想把汉朝延续下去,因此他和刘备一拍即合。

其次,诸葛亮想要在刘备的麾下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其实当时的诸葛亮已经看出,东汉已经岌岌可危了。而刘备为之奋斗的汉朝,是为自己建立的汉朝。刘备想要以刘邦和刘秀为榜样,重新开创新的汉朝。

和刘备理念相同的诸葛亮,愿意和他一起迎接挑战。他选择刘备集团,正是为自己施展才华选择一个最佳的舞台。刘备没有根基,兵微将寡,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迅速发展壮大,最后开创了蜀汉政权。诸葛亮的才能也因此得到世间的肯定,再也没人对他取笑了。

第三,是刘备的诚意打动了诸葛亮。在隆中的诸葛亮,一面等待出山的机会,同时也做了如果没有机会就隐居终身的打算。当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他的诚意打动了诸葛亮。在刘备的诚意邀请下,使得诸葛亮难以推辞,因此决定出山辅佐刘备。

结语:

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刘备为主公,是因为天下其他的主公或者与他理念不合,或者不被他看重。曹操是诸葛亮眼中的汉贼,孙权是诸葛亮眼中的暴发户,刘表、刘璋是诸葛亮眼中的庸碌之徒,只有刘备这个人才是可以辅佐的英雄。

刘备和诸葛亮理念相同,都是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开创新的朝代。而且刘备没有基业,兵微将寡,更能让诸葛亮施展才华。再加上刘备对诸葛亮诚意邀请,心甘情愿的把权力交给诸葛亮,这使得诸葛亮无法推辞,最终选择了刘备为主公,君臣齐心协力开创了蜀汉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