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马可·波罗游记作者 马可·波罗游记时间

马可·波罗游记作者 马可·波罗游记时间

来源:曾经史    阅读: 2.6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马可·波罗游记又译作《马哥·孛罗游记》或《马可·孛罗游记》,是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记述他经行地中海、欧亚大陆和游历中国的长篇游记,创作年代是在1298年-1299年,是人类史上西方人感知东方的第一部著作。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七百多年前来到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是一位先驱者。其所著《马可波罗游记》(也称《东方闻见录》)问世后,先后在法国、意大利以至欧洲流传,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游记》首次向西方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世界的大门,第一次较全面地向欧洲人介绍了发达的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将地大物博、文教昌明的中国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然而直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这部与中国极有关系而又与中国人隔膜长达五六百年的“奇书”才渐为国人所知晓。回顾《游记》在中国最初的传入及其传播的过程,无疑是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

马可波罗及其《游记》最初传入中国,是通过传教士的译介而得知的。明末清初,传教士联翩来华,利玛窦是其中重要的一位。在《利玛窦中国札记》“契丹与中国”一章中,他曾说:“称之为契丹的那个著名帝国,这个名字从前在欧洲是从威尼斯人马可波罗的著作里为人知道的,但是经过几个世纪,它已被人遗忘到这种程度,以致今天几乎没有什么人再相信这个地方存在了。”

马可·波罗游记作者 马可·波罗游记时间

  《马可波罗游记》

1596年10月13日,他在写给罗马耶稣会总会长阿桂委瓦的信中说:“在信尾,我愿写一点,相信是您与其他的神父们皆会高兴听的消息。我推测去年我去过的南京城,基于很多迹象它应当就是马可波罗所记载的‘契丹’都市之一。第一,因为在中国不曾听说附近有什么国土有这么大的城市;其次由于它享有伟大的特质与许多桥梁。虽然我不曾找到马可波罗所描写的那么多的桥梁。”

在庞迪我、利玛窦等人到达明朝之前,契丹和明朝到底是一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是长期困扰欧洲人的一个问题。在1598年第一次到达北京以后,利玛窦后来在回忆录中说:“长期以来而怀疑的一件事终于真相大白了,即中华帝国就是某些作者所称为的大契丹,而北京就是当今中国皇帝的所在地。这些作者称这个城为汗八里。如果对我们的信念似乎还有任何怀疑,那么我们将非常确凿地证明它。”

为此,他称自己“在中国国土内对它进行了多次调查”,“看来很显然,威尼斯人马可波罗是在鞑靼人占领时期来到这个国家的。他甚至可能是和鞑靼人同来的,根据他解说,中华帝国是以鞑靼人所用名称而为欧洲所知,鞑靼人称中国为Catai,称首都为“Cambalu”。在这一调查过程中,利玛窦和其他的传教士很有可能说起过马可波罗及其《游记》之事,但这在中国的典籍中至今未能找到相关的记载。

据现有的材料,中文文献中介绍马可波罗和他的《游记》,约始于鸦片战争前夕。1837年,在德国传教士郭实腊主编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上载有《欧罗巴列国之民寻新地论》一文,在讲述汉至元代中国与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时,最早提到:“元兴初年间,意大里国有二商贾,赴于北京”,称其人聪明,能通五艺,因而受到忽必烈大帝的厚待,归国后,“其人细详中国之事,令西洋人仰而异之”。所说即马可波罗父子及《游记》之事,可惜未能提到他们的名字。

1853年,英国伦敦会所属英华书院在香港出版了《遐迩贯珍》中文月刊,在10月1日第3号《西国通商溯源》中,论述了中西交通和通商互市的历史,称近百十年间,始有极西素未闻悉之人,航海远来通商。其中比较详细地讲述了马可波罗来华的事迹:溯前三百至六百年间,泰西国所遣东来之众,皆由陆路抵中土,盖其时尚未知有过岌水道之通径。当日抵中土首出著名之人,名马歌坡罗,泰西各国皆称之为游行开荒之祖。乃威泥西国人,自其父与兄,生长贵族,因欲一睹东土民物山川,遂措巨舶,满装货物启程。

马可·波罗游记作者 马可·波罗游记时间 第2张

  马可波罗

讲到马可波罗的父亲与叔父是威尼斯的商人,曾乘舶载货外出经商,途中几经水路陆运,三年后遇到波斯的一位使臣,遂偕行来到元朝的都城。“既抵其都,蒙古主待之甚厚。及返,又使使者偕行”,奉命与使臣同至罗马教廷。回到家乡两年后,复诣元都。在他们第二次前往中国时,便携同年幼的马可波罗一起前往。“马歌坡罗抵元,元帝授以官禄。十余年间,屡任要职显秩。旋返本国,随将身所阅历,笔之于书,记述成帙。当时阅者,多以为诞,未之信也。迄今稽之,始知凡所记载,均非夸谬。”文中所述马可波罗来华经历及著《游记》之事,可以说是最值得注意的详细记载。

此后,上海墨海书馆于1854年出版的英国传教士慕维廉《地理全志》卷十《地史论》中,对此也有稍详的介绍和评价。指出欧罗巴与中国交通互市,“其中有特殊者,威内萨人波罗马可,彼启行在耶稣之后一千二百七十一年,其时世祖据有华夏,始称元代。使臣在京都,世祖召见,优加赏赉,拜爵于朝。使臣于是服华服,循华俗,效华言。世祖屡遣之他邦,宠任特深,不过三年,荐升封疆大吏”。此后,马可波罗归国,“计其往返,约二十四年,为耶稣后一千二百九十五年。后著一书,备述闻见,士民观之,无不称异,乃更从之以探外邦形势”。

称道《游记》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论中国之名省城,又论黄河、扬子江,及舟楫市镇,民居稠密,俗异风殊,勤于贸易,制造磁器之局,生盐之石,纸、银、蚕丝、香麝、孔雀等物;又言中国南洋及信风南朔,煤可燔炙。于其时欧邦人未知之也。独茶尚未论及,彼尝论香料芬芳之品,大约茶亦在其中”。

全书记述了中国的地理、城市和物产、风?俗、贸易等,中国人已用煤做燃料,而当时的欧洲人还不知道煤炭的用途,但其中没有讲到茶叶,并解释说因书中讲到香料等物品,大概茶叶也包括在其中。众所周知,《马可波罗游记》一书发表后,立即在欧洲引起轰动。但在当时缺乏东方常识的欧洲人看来,《游记》所叙述的地理、方物、风俗、史事,简直像是“天方夜谭”式的奇闻轶事,因而既使他们感到震惊与向往,同时却又怀疑其真实性。

马可·波罗游记作者 马可·波罗游记时间 第3张

  马克波罗游记

虽说马可波罗曾表示:“我还没有告诉你们我所看到的事实的一半”,但还是有相当多的人把他看作“骗子”和“吹牛大王”,把《游记》看作是荒诞不经的离奇故事。有鉴于此,针对“当时阅者,多以为诞,未之信也”的情况,因而传教士在最初介绍《游记》时,都对此作了解释。如《西国通商溯源》讲到,“迄今稽之,始知凡所记载,均非夸谬”。

慕维廉在《地史论》中也指出:“彼所稽考数地,近时始有人诣之,以察其言之是否。至其地而所见所闻,与书符合。”以近时西方人到中国的亲历,来说明《游记》所载的可靠性。如《游记》中记述中亚帕米尔高原的一种自然现象,称“中亚西亚巴米尔高原,燃火光不炎耀,色与常异,以之燔炙,亦逊它处”。慕维廉文即指出:“今普鲁士有名士曰洪波的(即德国地理学家洪堡),明于地理,尝陟高岭,精察之而知其言之不谬。缘地甚高,天空之气殊轻也。”

《游记》讲到帕米尔高原为天下最高之区,两高山之间有一河,水甚清冽,其源出于大湖,水草肥美,瘦畜食之,十日即膘肥体壮。慕文又解释说:“此水乃阿母河也,发源大湖即西利格湖。英之将士乌德,在耶稣后一千八百三十八年,历险至之,而证马可所言。”用以说明《马可波罗游记》所叙为后来的地理学家和探险家的活动所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