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秦国领导层的魏国帮:若真心人才未必秦国一统

秦国领导层的魏国帮:若真心人才未必秦国一统

来源:曾经史    阅读: 5.8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果历史能够重来,说不定统一中国的是魏王而不是秦始皇。就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聊聊吧!

读史时,读到特别有遗憾的地方,总会有很多假设如果,希望历史能够重来,能够没有遗憾,圆满的展示在自己面前。

比如说读战国史,读者们总会问,为何看上去如此强大的晋国,最终会毁在几个老绅士的手里,假如三晋不分家,是不是晋国会统一中国呢?以晋国当时的实力,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啊!

再比如说,名义上是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实现了华夏的统一,假如没有魏国人才的辅助,十个秦始皇都未必能把中国统一。这听上去也说得过去啊!

按这样的分析,如果历史可以重来,最终统一中国的就很有可能是魏王而非秦王,这种概率最起码也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吧!

统一中国,靠的是实力,实力是什么?当然是人才,思路决定出路,没有人才,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办什么事情都会办砸。

秦国领导层的魏国帮:若真心人才未必秦国一统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葛优在《天下无贼》如是说。其实,无论什么时候,人才都是决定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乱世之中,比如战国。

大家都知道三晋分家的事。要不然也不会有魏国。魏国初期,在魏文侯的带领下,魏国上下尚有尊贤重才的风气,先后任用魏成子、翟黄、李悝为相,乐羊、吴起为将,西门豹为邺令。

这些人才的任用,在魏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魏国国力大增,成为七兄弟中的带头大哥。其它六国都明里暗里学习魏国,也希望把国家建设搞起来。

记得《大秦帝国》电视剧里,有一个很逗逼的镜头,魏惠王有一句台词很搞笑,他面对他国使者半傲娇半认真地说:“不服么?不服等你先强大了再说。你弱,就没有资格说话,就只能等着做别人砧板上的鱼肉!”。

魏惠王只所以口气酸溜溜的,倒不是自己素质不高,人家家底真的不薄,有着祖上雄厚的基业,他才有有这种酸不溜秋嘲弄他人的底气和实力。要是没有这个家底,估计多半也是夹着尾巴做人,高傲不起来。

魏国的好日子并不长久,历史并没有让魏王一直傲娇的走下去。为什么呢?就因为魏王有点自大,以带头大哥自居而不思进取,丢失了很多让魏国能够统一中国的人才。

读历史的人知道,整个战国时期,魏国最不缺少的就是人才,然而,魏文侯之后,吴起、孙膑、商鞅、张仪、范睢等不世大才,全与魏国失之交臂。

魏国成为人才培养基地,人才输出大国。原本有着一统六国实力的魏国逐渐沦为二流国家,直至灭亡。

那么?魏国的人才都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呆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非要抛弃妻子远走异国他乡?是外国的月亮比祖国亮?还是外国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啊?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吴起,这个人很不简单,是中国有历史记录以来的军事天才,能打仗,会打仗,而且百战百胜。吴起出走楚国,很快让楚国成为春秋大国。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曾为成名,杀死了自己的妻子,犯了死罪,为了逃避法律制裁,他准备出逃出国。去哪个国家好呢?

他听说魏文侯贤明,于是辗转来到魏国。李克给魏文侯这样说:"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也就是说,吴起这个人人品不怎么样,但确实能打仗。人品不好无所谓,既然能打,就好钢用在刀刃上。虽然当时他的名声不怎么好,但军事才能大家都很欣赏,再说,自古英雄那个不好色啊!

秦国领导层的魏国帮:若真心人才未必秦国一统 第2张

于是,魏文侯就任吴起为将,攻打秦国,拔五城。设立西河郡,吴起任西河守,使“秦兵不敢东向”。

一朝天子一朝臣,魏国王位传到魏武侯手里,吴起开始受到排挤质疑,甚至随时随地都有掉脑袋的危险,要想生存,唯有逃亡。

被逼无奈的吴起又一次逃亡至楚国,为了报答楚王的收留之恩,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没几年功夫,使楚国迅速强大。

如果说吴起的出逃是因为魏王不能知人善用引起的,那么孙膑出逃又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孙膑是鬼谷子的高徒,他当时大学毕业找工作,两眼一抹黑,不知道去哪家公司才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打听,自己的同学庞涓在魏国,而且混的不错,级别很高,于是他一路找来,来到魏国,希望与同窗好友庞涓一起携手走上人生最高峰,书写辉煌人生篇章。

但他过于相信同学情谊,而没有想到人性也有恶毒的一面。忘记了害你的人,就是离你最近的那个人。

孙膑到了魏国,是他人生噩梦的开始。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从开始就设了一个局,将孙膑引到魏国进行迫害,处以膑刑。

孙膑知道真相后,才开始装疯卖傻,找机会逃出魏国,来到齐国,并开始在齐国展示自己的军事才能。

虽然身已残疾,但并不影响他开挂的人生,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使魏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齐国声威大震,取代魏国,成为中原最强大的国家。

孙膑入齐,魏国受致命打击,看来除了魏王不能善待能臣之外,魏国其它国家领导人也心眼很小,气度不大,喜欢窝里斗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说秦国人才接盘侠,人才的发扬地,这话一点也不为过。

相比于魏国的用人政策,秦国可就开明得多,从秦穆公起,就用五张羊皮换来换来百里奚,孝公开始,更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商鞅、张仪、范睢这几位王佐之才也都来自魏国。

在《大秦帝国》小说里,公叔痤临死对魏惠王谏言 :“痤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又说:“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可魏王偏是不听,根本不相信公孙鞅是个人才,也不相信公叔痤这个老糊涂的临终之言,让这位不世之材硬生生地从眼皮子底下溜走。

公孙鞅在秦孝公《求贤令》的感召下,一路向西,来到秦国,被秦孝公任用为大良造,变法图强。

秦孝公和商鞅“青山松柏”走上了20年的变法强秦之路,奠定了秦国崛起的基础。 同时,也对魏国造成威胁,河西大战,检验了秦国变法的成果,也宣告了魏国噩梦的到来。

商鞅的出逃,直接导致了变法强秦这一历史结果,等到魏王认识到商鞅是个人才的时候,他在知道自己的老臣公孙痤临死时说的话多么正确。

如果说商鞅的事情能让魏国惊醒,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那也为时不晚啊!很可惜,魏国并未从骨子里认识到魏国的强大必须依靠人才。

秦国领导层的魏国帮:若真心人才未必秦国一统 第3张

张仪就是一个例子,张仪是土生土长的魏国人,效忠母国也是最初的想法,虽然巧舌如簧,可是依然没有打动魏王。

张仪离魏入楚再到秦,发挥特长,纵横捭阖,捣鼓出了相当不俗的业绩。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使魏国既割地于秦,又失信于诸侯,朝秦暮楚,依附大国度日。

张仪的出走,用连横之法打破了六国的合纵策略,从根本上解除了六国对秦国的危害。魏国留不住人才也成为一种惯例。

有了商鞅和张仪的教训,魏国还是不清醒,接着又放走了范睢。和张仪一样,范睢也是魏国人。

范睢最早是魏大夫须贾的舍人,因触怒须贾和丞相魏齐,几乎被打死,扔至茅厕。和孙膑的处境有点相似。

范睢死里逃生,辗转入秦,成为大秦国的丞相。提出对内除三贵、强王权,对外远交近攻,大大加快了秦兼并战争的进程。

范睢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被秦昭王奉为国策,是秦过更加强大起来,不久,魏国便成了秦的属国。

战国时期,魏国国君一代不如一代,导致大量人才的流失, 一手好牌,被魏国打得稀巴烂,为他人做嫁衣裳。

这些顶级的军事家、战略家、外交家、改革家倘若能留在魏国,估计历史也将重写了。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魏国也一次次饱尝了错失人才的恶果,公元前225年,“秦灌大梁,掳王假,遂灭魏以为郡”。

魏国人才去了他国,反过来攻打魏国,大魏王也挺郁闷和无奈的,要不怎么会朝堂上暴打张仪。

但,打来打去,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