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忽必烈简介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

忽必烈简介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

来源:曾经史    阅读: 2.3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孛儿只斤·忽必烈(即元世祖,1215年-1294年2月18日),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蒙古(元朝)政治家、军事家,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13世纪下半叶,元世祖忽必烈以自己的行动,创造了两个“第一”的纪录: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第一次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五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如此范围广大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出现。

忽必烈简介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

  忽必烈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是历史轨迹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忽必烈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诸多举措,“文治”为他的“武功”提供了制度保障,从而创造了两个“第一”的纪录。

金莲川在辽、金二朝已被皇帝选作夏季避暑的地点。它原名曷里浒东川,每年六月,川中开满金黄色七瓣花草,极目望去,一片金浪起伏,所以金世宗完颜雍在大定八年(1168年)五月取金枝玉叶相连之义,改曷里浒东川为金莲川。

由于金莲川在燕山之北的高原上,气候变化很大,夏季夜晚也常常降霜,一天之内寒暑交至,温差很大。对于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民族来说,这里是理想的夏季避暑地点,但是初到草原的汉人却会很不习惯,尤其是不习惯住帐幕。忽必烈身为藩王时,为了照顾汉人幕僚的生活习俗,在此地建造了一座新城,将其命名为开平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旗政府所在地黄旗大营子东北)。

统一大业,始于避暑圣地

金莲川在忽必烈的政治生涯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忽必烈原来招揽了一批中原士人,在南驻金莲川之后,又吸收了不少新人,“金莲川幕府”成为当时北方储备人才的大本营,为忽必烈后来的政治革新奠定了基础。“金莲川幕府”中的重要人物,首推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刘秉忠。

刘秉忠博学多艺,尤其精通于易学和天文历算。他曾出家为僧,号“子聪”,受到北方禅宗临济宗领袖海云的赏识,并由海云推荐给忽必烈。刘秉忠一方面向忽必烈陈述“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的道理,提出改革弊政的建议,一方面用自己的知识为新王朝服务,都城的设计,礼仪、官制的制订等,无不与他有关,甚至采用“大元”国号,也是出于他的建议。此外,刘秉忠还极力向忽必烈推荐其他儒士。

他首先把自己的同学和门生介绍给忽必烈。刘秉忠与邢州人张文谦、交城(今属山西)人张易曾同学于邢州南面的紫金山,邢台人郭守敬和唐县(今属河北)人王恂从学于刘秉忠。这五个人的学问各有所长,忽必烈则能利用他们的专长。刘秉忠精通阴阳术数,忽必烈称赞他占卜精确,尤受重视,国家大事无不咨询。秉忠虽然为朝廷效力,仍然身穿僧服,人们常称他为“聪书记”。

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忽必烈命秉忠改服,拜为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同议枢密院事,实际上是朝廷的高级顾问。张文谦、张易均以擅长理政而受到忽必烈重用。张文谦历任中书省左丞、大司农卿、御史中丞等职,主要参与民政事务的管理;张易历任燕京行省参政、中书省平章政事,后来任枢密副使多年,主要精力用于军务的处理之上。王恂精于算术,郭守敬习知天文、水利。王恂被忽必烈委派教导太子真金;郭守敬则先被委派管理水利事业,历任河渠副使、都水少监等职,后来则专管天文、历算。这五个人都曾在邢州学习,人们很自然地把他们归为一派,称之为“邢州学派”。

忽必烈简介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 第2张

  忽必烈能够即大汗位,他的谋士集团功不可没

聚集到金莲川来的,不仅有当时的文人和名士,也有武人。藁城(今属河北)的董氏三兄弟董文炳、董文用、董文忠,很快成为忽必烈的亲信。董文炳后来在外统军作战,地位与阿里海牙等相同;董文忠在宫廷内掌管侍卫亲军。在汉族军官中,忽必烈最信任的就是董文炳、董文忠和史天泽。来自其他民族的文人武士,也受到忽必烈的重视。“金莲川幕府”的人员,在元朝初年大多受到重用,乃是情理中事。

 建造“上都”

开平城的建造,用了三年时间。传说刘秉忠选定城址后,因为当地有龙池,无法排干积水,便奏请忽必烈向龙借地。忽必烈同意,当夜三更雷震地动,龙飞腾而去,第二天人们即用土筑成了城基。

忽必烈的登基仪式也是在开平城举行的。在确定以燕京为国都的同时,忽必烈已决意把开平作为陪都,实行两都制。前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起着遵循中原传统制度、固结天下人心、联系中原乃至江南人士的作用;后者则体现“蒙古本位”所在,起着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殊利益、联系蒙古宗王和贵族的作用。这大体奠定了元朝一代的政制格局。中统四年五月初九(1263年6月16日),开平改名为“上都”,人们则习称为“上京”或者“滦京”。

作为陪都,开平城原来的规模显然不够,扩建工程很快展开。最重要的工程是至元三年(1266年)十二月开始修建的上都宫城正殿大安阁。大安阁原是金代故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熙春阁,忽必烈令人将它拆卸,运往草原,在上都内重建起来。全阁分为三层,上层设释迦像,中层是皇帝更衣的地方,忽必烈贮放了一箧衣服,留给后世子孙,使他们能够经常回忆他的俭朴,以此来力戒骄侈。下层是皇帝会集宗王百官和宴饮的场所。

上都城也是由宫城、皇城和外城组成。皇城在全城的东南角,宫城坐落在皇城的中部偏北。外城的北部是皇家的园林,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北苑”。为了保持游牧民族的本色,忽必烈还在上都城外建有蒙古族帐幕式的宫殿失剌斡耳朵。这座帐殿可以拆迁,殿内可以容纳近千人。人们称帐殿为“行宫”。在上都附近,还专门为皇帝“打围”(狩猎)开辟了固定的场所。

忽必烈简介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 第3张

  《元世祖出猎图》局部

“两都制”的种种细节

自确立两都制的格局后,忽必烈每年来往于大都、上都之间,二月至八月(或三月至九月)在上都度过,其他时间在大都居住。这种例行的北上巡幸活动,被人们称为“纳钵”(意思是皇帝行幸宿营的场所,不管是迁移的帐幕还是固定的营所)。

皇帝每年前往上都,后妃、太子、蒙古宗王以及重要的文武官员都要随行。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机构,只留一两名官员在大都处理一般公务,右丞相、左丞相、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等长官,都跟随在皇帝身边。朝廷大事的决策,这时就要在大都以外进行了。

皇帝出行,有大批卫士扈从。成吉思汗时建立了一万人的护卫军,蒙古语称为“怯薛”(轮流值宿守卫之意,怯薛成员称怯薛歹)。“怯薛”分成四班,由建国时的四大功臣博尔忽、博尔朮、木华黎、赤老温的子弟任长官,轮番护卫于大汗左右。番值的怯薛,三昼夜一换,除了保证大汗及后妃的安全外,大汗的起居饮食、服装佩饰等,都由怯薛长官总管,所以时人称之为“四怯薛太官”。充当“怯薛”的人员大多为勋贵世家、大臣子弟。在“怯薛”中,还设有专掌各种事务的“执事”,均有各自的名号。

忽必烈即位后,保留了这种宿卫组织,将“怯薛”作为皇帝的贴身扈卫,在大都时,以其保卫宫城;出行上都时,则充任大帐的护卫。“四怯薛”轮流值勤,从不间断。除“怯薛”外,忽必烈还在京城设置了侍卫亲军,以适应统治中原的需要。卫军和“怯薛”虽然都是中央宿卫组织,但是职能稍有不同:“怯薛”只负责皇帝的安全,处理宫廷事务和参决朝政,一般不外出作战;侍卫亲军则负责整个京城的安全,同时又是朝廷的常备精锐部队,随时可以派到外地去作战。在攻宋战争中,忽必烈就曾派出一部分卫军参战。皇帝每年出巡上都时,也有一部分侍卫亲军充当护卫军队。

彰显帝王之尊的“象辇”

从大都出发前往上都,开辟了辇路、西路、驿路、东路四条通道。驿路最早开通,长800余里,中间要穿越桑干岭。桑干岭俗称“枪杆岭”,真龙天子自然不能上枪杆,所以皇帝北行时不走此路,一般人来往时多走此道。

辇路和西路上都设有“纳钵”,辇路全长750余里,设18处“纳钵”;西路全长1000余里,设24处“纳钵”。皇帝在每一个“纳钵”一般只停留一夜。东道全长870余里,由古北口北出,是监察官员和军队的专用道路。皇帝每年东出西还,就是从辇路赴上都,经西路返回大都。

皇帝出都之前,供“纳钵”所用的牛羊畜群已经出发。大队人马开出建德门后,场景更为壮观,前有皂纛(黑旗)、驼鼓和马鼓开道,然后是仪仗队,皇帝忽必烈居中,坐在巨大的“象辇”上,徐徐前进;皇后、太子、诸王、大臣乘坐马车或牛车跟进,大队骑兵护持,浩浩荡荡,蜿蜒十数里。

用象来做皇帝的脚力,自古中国少见。忽必烈南征大理,从云南带回了大象,后来南方的缅甸、占城、交趾等国又进贡了驯象,专门设计的象辇即成为皇帝专用的交通工具。象辇是架在四只大象背上的大木轿子,每只象有一名驭者。在狭隘的山路上行走或穿越隘口时,皇帝换乘独象或由两象背搭的象辂。象的力气很大,从者不无担心,后来也确曾发生过象惊事件,但都化险为夷。忽必烈很喜欢这种交通工具,始终没有把它放弃。可以想见,高高地坐在象辇中,环视庞大的扈行队伍在平川及高山峻岭中行进,顾盼自得,也是帝王之尊的忽必烈极好的精神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