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明神宗为何将近30年不上朝?背后有何隐情?

明神宗为何将近30年不上朝?背后有何隐情?

来源:曾经史    阅读: 1.0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朱翊钧,即明神宗、万历帝,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号万历,在位共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生母是孝定太后李氏。接下来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神宗冲龄践阼,江陵秉政,综核名实,国势几于富强。继乃因循牵制,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君臣否隔。于是小人好权趋利者驰骛追逐......——《明史》评价万历皇帝

1956年5月,我国考古队发掘了明朝第13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这座陵墓被称作明定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大峪山东麓。

明神宗为何将近30年不上朝?背后有何隐情?

明定陵占地面积多达18万平方米,墓中通体有汉白玉铺就修建的富丽堂皇,陪葬奇珍异宝无数可谓是极尽奢华。

地宫并排摆放着三具棺椁,中间的棺木正是明神宗朱翊钧,左为尊安葬的是孝端显皇后王氏,右侧则是宫女出身的孝靖皇后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陵墓的挖掘除了发现大量明代文物以外,还解开了一个曾经困扰很多史学家几百年的谜团。

据史书记载,万历皇帝朱翊钧十岁继位是为神宗显皇帝。虽然他在位48年是明朝历史上待机时间最长的皇帝,但实际上真正执政的时间不超过18年,有30余年不曾上朝、不曾主理朝政。

明神宗为何将近30年不上朝?背后有何隐情? 第2张

那么究竟为何万历皇帝30年都不上朝呢?考古学家打开了朱翊钧的棺木,从他异于常人的尸体上发现了他不上朝的真实原因,并不是因为耽于享乐、懒惰所致。

那么,到底朱翊钧身上隐藏着什么秘密?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朱翊钧这位皇帝的与众不同的一生。

三皇子朱翊钧

公元1563年9月4日,裕王朱载坖的妃子李氏诞下第三子,取名为朱翊钧。虽然他是第三子,不过因为朱载坖的长子和次子皆是早夭,朱翊钧顺理成章成为裕王府的继承人。

后来,朱载坖继位称帝以后,朱翊钧也顺利被册封为皇太子。为了培养儿子将来成为一位文韬武略的君主,明穆宗朱载坖可谓煞费苦心,召集了以张居正为首的一批大臣,教导皇太子读书学习治国之法。

明朝一般执行早朝制,皇帝和朝中大臣凌晨三点就要起床准备,五点就要开始上朝,早朝之上处理的事情十分繁杂,大臣事无巨细都要一一向皇帝禀报。

除了国家大事以外,城中百姓被盗窃财物等等小事也要一一上报由皇帝定夺,此举从朱元璋废除丞相就成了规矩,目的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将皇权牢牢的掌控在皇帝手中。

对于皇帝来说,他们每天处理政事的数量十分大,从早到晚都要将精神耗费在朝政之上。明朝后期的皇帝笃信炼丹长生,尤其是嘉靖皇帝,晚期几乎不上朝、也不处理朝政,一心在后宫诵经修行。

早期朱翊钧早期也十分勤勉,当太子之时一直被母亲李贵妃督促,他凌晨五点就在李贵妃的监督下读书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被李贵妃惩罚长跪不起。

明神宗为何将近30年不上朝?背后有何隐情? 第3张

明穆宗朱载坖身体羸弱,上位不过五年就因病去世,年仅10岁的朱翊钧不得不担起大任继承大统,所幸有内阁首辅张居正辅佐朱翊钧主持朝政。

为了督促明神宗励精图治勤勉不携,张居正等人每天凌晨三点就要在文华殿内给皇帝讲授儒家史学典籍,朱翊钧还要在早朝后处理政务,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可谓是明朝少有的勤勉皇帝。

在张居正等人的辅佐监督下,万历朝前十年朱翊钧兢兢业业,他遵从张居正的建议大刀阔斧的改革,让明末晚期暮气沉沉的局面一扫而光,政治和经济得到了极大地发展,造就了“万历中兴”的局面。

只可惜,张居正在万历十年六月去世,张居正一死皇权全部回到了朱翊钧手中,他开始亲理朝政,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万历皇帝的人生发生了转变。

万历从此不早朝

朱翊钧彻底亲政事不过只有20岁,没有了严肃正直的张居正约束一下子放松下来,感到无比的自由和畅快。加之万历年间明朝社会兴盛,百姓安居乐业天下一片太平,朝中小人自然后许多。

在身边奸佞小人的唆使下,朱翊钧也开始沉迷酒色,直接走上了爷爷嘉靖帝的老路,痴迷老子修道养生的长生之术,一改往日的勤政模样变得懒惰怠政,仅仅只是偶尔上上朝。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朱翊钧三十多岁时他几乎连朝堂都不曾踏足,早朝制度也就此形同虚设。那么朱翊钧为何不上早朝呢?面对朝中大臣的抨击和质疑,朱翊钧自称是因为自身有疾病不便于走路。

从皇帝寝殿到文华殿需要走很远的距离,所以路途遥远不便于上朝,朝中的大臣自然不肯相信,他们认为朱翊钧这样说不过都是懒政的借口。

明神宗为何将近30年不上朝?背后有何隐情? 第4张

那时,明朝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朱翊钧之所以不上朝,是因为被宦官和道士蛊惑沉迷炼丹修道,再者就是骄奢淫逸美色误国。

另一派的官员则是认为,朱翊钧之所以不上朝是因为“国本之争”,此事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

朱翊钧最为宠爱的后宫嫔妃是郑贵妃,她曾诞下一位皇子名叫朱常洵。朱翊钧爱屋及乌,在众多皇子中最为喜爱朱常洵,还将其封为福王,更想要立其为太子将来接自己的班。

不过自古以来为了防止兄弟纷争,皇位都是立嫡立长,明朝祖制也是如此。但福王朱常洵只是朱翊钧的第三子,也不是皇后嫡出,自然没有资格成为皇帝。

更何况朱常洵此人因为母妃的荣宠以及朱翊钧的偏爱,性子养的嚣张跋扈自私自利,日常生活中也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既破坏祖宗规矩又难堪大任,朝中大臣自然不会支持朱翊钧将朱常洵立为太子,文武百官几乎清一色的拥立朱翊钧长子朱常洛。

朱常洛的母妃恭妃本只是慈宁宫里的一名小宫女,因姿容秀丽身姿窈窕偶然被朱翊钧宠幸,原本万历皇帝已经将这个事情忘在了脑后,但她却幸得龙子诞下皇长子朱常洛。

母凭子贵的情况下,宫女被册封为恭妃,虽然她并不得朱翊钧的欢心,但其儿子朱常洛却深知世间艰难,“穷苦环境”下成长的他比朱常洵优秀许多,这也是百官支持他的重要原因。

明神宗为何将近30年不上朝?背后有何隐情? 第5张

国本之争爆发以后,每每早朝立太子一事都会被反复提及,成为朝堂之上争论的重点,群臣皆是维护朱常洛为太子。朱翊钧更加厌恶恭妃,一气之下便寻了由头将其幽禁冷宫,致使母子分离。

恭妃在冷宫之中度日如年,生活条件恶劣加之日夜思念儿子,不久就因病而死,朱常洛这位皇长子和父亲朱翊钧的关系也逐渐恶化。

恭妃死后,朝中大臣更是要求朱翊钧厚葬恭妃,百般上奏以后才获得朱翊钧松口,答应以皇室规格下葬恭妃。

也正因为立太子一事,万历皇帝和朝中大臣的关系急剧恶化矛盾重重,更加不喜欢原本就被冷落的长子朱常洛。

原本就耽于享乐的万历皇帝,因为政治上的种种不如意更加不愿意上朝,他不想面对这永无休止的国本之争,不想和这些朝中大臣妥协和左右,更不能如愿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

因此更加厌恶朝政,恨不得避而不见这些朝臣。到后来原本还会隔三差五出现在朝堂之上的万历皇帝,干脆避而不见再也不踏入文华殿,相成日里躲在后宫里炼丹修行沉迷美色。

万历皇帝这番作为自然遭到了群臣的猛烈抨击,但他也总是以身体隐疾回应,处理朝政的方式也变为谕旨的形式,由宦官向朝政传达谕旨。

自此之后,朝臣上奏的奏折屡屡被束之高阁,即使上呈到皇帝面前也不会被批阅,所以万历皇帝也被朝臣认为是懒惰消极,得了一个怠政的名声。

明神宗为何将近30年不上朝?背后有何隐情? 第6张

万历皇帝临朝处理政务,导致官员也见不到皇帝,久而久之原本还有复苏之象的大明王朝彻底走了下坡路。万历年间的史书直接记载“明亡始于万历”,可见万历皇帝这30年不上朝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后果。

那么,万历皇帝30年不上朝的真正原因,是如群臣所猜测的一般,还是真的因为他所说的身体隐疾,1956年的一天真相被揭开了。

朱翊钧的隐疾

明定陵被挖掘以后,考古学家打开了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棺木,通过对他的尸体进行研究和考证发现,朱翊钧的尸体摆放形状奇特和寻常君王并不相同。

朱翊钧的两条腿并没有并在一起,反倒是朝两侧撇开,右腿也形状卷曲,姿势看起来十分怪异。研究人员将其尸体还原以后才发现,原来万历皇帝的右腿的骨头变形,明显比左腿要短上一截。

倘若万历皇帝患有如此严重的腿部疾病上朝的确非常不便,毕竟从皇帝寝殿转过大半个皇宫去上朝,每天来来回回十分不便,至于万历皇帝的腿疾如此严重,是外伤所致还是重病的后遗症就不得而知了。

无论是哪种情况万历皇帝的身体都不容乐观,想必他日常也忍受身体的病痛坐立难安,才会直接选择在寝殿里躺着休养,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到炼丹术上,期望能让自己的身体痊愈。

万历皇帝自五岁开始就被称作是神童,更是被朝中上下寄予厚望,与生俱来有一种骄傲和自豪感,初期执政的时候又在张居正的扶持下创出了如此辉煌的政绩,心中自是有一股傲气。

虽然他的腿疾如此厉害,却依旧是没有向朝中群臣透露半分,仅仅表示自己身患隐疾不便上朝。

明神宗为何将近30年不上朝?背后有何隐情? 第7张

万历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皇帝,如果走路坡脚会被人在背后嘲笑、有损威严,出席一些活动和接见使臣的时候也会有失皇家体面。

或许他宁愿被朝中重臣抨击是懒惰,也不愿意拖着一条残疾的腿上朝任人嘲笑,最终他选择了30年不上朝,只为隐瞒下了这一秘密,直到明定陵开棺真相才得以大白。

或许很多人对这个缘由嗤之以鼻,此时不妨回看唐朝时期的李承乾,坠马前他是李唐王朝的天之骄子。坠马之后腿腿瘸了,他成了文武百官眼里的废物,太子之位都保不住,才引发后期的夺嫡之争。

明朝的明仁宗朱高炽也有腿疾问题,太子之位差点就被弟弟所取代,可见“君王的完整”是百官心中的基础标准。

瘸腿则有损君王的形象,万历皇帝有这样一层担忧也不是空穴来风,他有着自己的考虑和思量。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