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宋真宗打赢了对辽战争,为什么还要签订“檀渊之盟”?

宋真宗打赢了对辽战争,为什么还要签订“檀渊之盟”?

来源:曾经史    阅读: 8.4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朋友都奇怪既然宋真宗打赢了对辽战争,为什么还要签订“檀渊之盟”?其实这背后是有深层的原因的,并不都是宋真宗懦弱的锅。

委曲求全,换来和平

刚开始双方发生冲突的时候,辽国经常派一些骑兵小股部队冒犯北宋边境,但是并不继续深入作战。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们有很强的目的性,就是为了引蛇出洞。他们的这个计谋当时并没有得到重视,他们趁着这样的机会进行了大量的侦查行动。

随着时机不断成熟,辽军对宋朝跃跃欲试,因为是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物资经常得不到稳定供应。再加上生活区域气候条件恶劣,并不适宜生产生活,所以他们渐渐把目光放在了宋朝。随着深秋来临,游牧民族的物资储备减少,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们只能以战养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辽军大举进军。虽然来势汹汹,但是他们的意图早已经被朝廷察觉到,所以提前就做好了准备。

宋真宗打赢了对辽战争,为什么还要签订“檀渊之盟”?

当时檀州城的防御能力虽然已经得到了强化,但真宗还是不放心。毕竟游牧民族的战斗力很强,他们还提前进行了大量的侦察行动。

所以并不能小看他们。为了稳定军心提高战斗力,真宗亲自坐镇军营。在他的领导下,宋军抵挡住了辽军的多次进攻,因为是攻城战,辽军消耗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清楚这次进攻是不可能获胜了。

为了减少损失,他们派出使者向北宋求和。这就是檀渊之盟的背景条件,当初宋军是胜利的一方,按理来说在制定盟约的时候应该是请示的一方,但是在最后公开的盟约中,北宋竟然是朝贡的一方。

生活在长期安定环境中的对于战争并不是特别擅长,他也不喜欢这样的场面,为了解决后顾之忧,他在胜利的情况下主动放下姿态向辽军承诺每年上供大量物资。这是盟约签订的主要条件,对于宋朝来说,当时经济发展正盛,一点上供并算不上什么。

国家的长远和平比起来,他更愿意花钱解决问题。对于当时已经被辽军攻占的幽州真宗闭口不提。他知道那些领土是肯定要不回来的,他也没有打算要。为了国家的和平,他愿意主动向辽国低头,用金钱换取国内和平,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战略预期,辽军再次南犯

当初求和是辽军主动提出来的,按照当时胜王败寇的规矩来看,就算是赔款也应该是辽国而不是北宋。但是在檀渊之盟中每年需要向对方上贡布匹、白银的却是北宋。之所以答应这样荒唐的条件,真宗有他自己的考虑。

这并不是因为他糊涂了,而是他料到辽军这次进攻没有获胜,如果不给对方一点好处的话很有可能还会再次招来祸端。作为一个在和平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皇帝,他对这来之不易的和平非常向往,并不想过打打杀杀的生活。

同时,这也是为了稳定国内的经济发展。战争对于金钱的消耗并不少,同时还会阻碍到经济的发展。如果他们继续和辽军打下去的话,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发展,还会让经济发展速度滞缓。一旦经济衰落,那么在敌人南犯的时候就更没有抵抗之力了。

另外,在长时间的相处过程中,他对游牧民族也非常了解,不达到目标,对方是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当时的北宋虽然经济发达,但是朝廷内部也有不小的问题,真宗心里清楚,一旦大面积开战,不论最后是谁获胜,北宋受到的损失都不会少。

与其在条约中让敌人付出更多,不如给一些好处。他认为辽军进犯边境明显就是因为生活物资严重不足迫于无奈的做法,如果生活富足的话对方就不会入侵了。如果对方没有通过这次冒犯边境得到一定多个好处,那么他们将来还是会继续冒犯边境。

他并不想一直在这件事情上浪费太多的时间,所以为了减少后顾之忧,真宗答应每年给他们上供大量的物资。这并不是因为北宋怕他们,而是从多方面考虑的结果。相比于每年向辽国进攻的那些白银,每年依靠经济往来收获的白银更多。

宋真宗打赢了对辽战争,为什么还要签订“檀渊之盟”? 第2张

如果不给对方点好处,辽军势必会再次来犯,一起纠缠不清,不如一次性解决好这个问题。所以当初在和谈的时候真宗首先就提出了给对方一些好处,这样就可以让对方暂时放弃进攻北宋的念头。

为了达目的进行适当的取舍,这时皇帝在面临选择时的利弊权衡。相比于一直和辽军纠缠不清,不如先暂时稳定住他们,这样可以有几年的缓冲期用来积蓄实力。到那时候就算是辽军再次来犯也有实力进行反击。

担心叛乱,稳定内部

当初辽军在攻打北宋边境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当初选择求和也是他们先提出来的,但是在谈判中真宗却甘愿每年向对方上供。之所以没有选择和辽军继续硬碰硬,也有一部分因素是因为皇帝软弱,不好战,所以才甘愿为了和平环境付出一定的代价。

如果换作是前几任皇帝的话,说不定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了。当时在皇帝的影响下,朝廷内部的主和派官员也有很多,他们大都不喜战,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也更加倾向于委曲求全。

即便是当初辽军没有求和,他们坚持不了时间也会主动和谈的,所以当初檀渊之盟的制定相当于是顺水推舟。

再有就是当时位于北方边境地区的人们,在经历过长时间的战乱之后,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情绪,并不希望再次经历战争。如果这个时候再次发动战争,皇帝担心北方的人民出现叛乱。所以选择求和也是为了巩固内部统治。

当时国内大部分地区在长时间的和平发展时期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而北方地区在经历过长时间的战乱之后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缓慢,恢复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每年上贡的这些白银对他们来说只是一星半点,并不值得一提。如果能够以此为代价换来北方边境长久的和平,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对于辽国,北宋心里清楚,他们并不是真的为了争夺领土,而是为了物资。所以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消耗,北宋并没有选择和他们继续打下去。相比于国内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北方地区的恢复,每年付出一小部分资金也是一种解决办法。

所以当初选择在檀渊之盟中向辽军进攻白银并不是因为北宋软弱,而是厨余多方面因素做出的决定。不论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当初签订这个条约的初衷都还是好的,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