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刘谌无愧于他的祖先,而刘禅有愧于他的儿子

刘谌无愧于他的祖先,而刘禅有愧于他的儿子

来源:曾经史    阅读: 1.9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刘禅是赫赫有名的刘备之子,也是蜀汉亡国之君,那么在蜀汉亡国之后,他过的是怎么样的日子?为什么说刘谌无愧于他的祖先,而刘禅有愧于他的儿子?

公元207年,刘备妾室甘夫人诞下刘禅,生于乱世再加上有位胸怀大志的父亲,刘禅的童年要比其他人更为坎坷曲折,多次大难不死。

刘谌无愧于他的祖先,而刘禅有愧于他的儿子

公元223年,刘备在永安宫去世,一个月后,刘禅以太子身份顺利登基称帝,此时的刘禅只有17岁,正是年富力强、子承父业的年纪。

其实刘备非常重视对刘禅的培养,让诸葛亮伊籍等渊博之人作为刘禅师父,大争之世有文也得有武,刘禅还有专门学习武功箭术的课程

总之,刘备苦心孤诣地增长刘禅的见识,培养其治理国家的本领,要将刘禅培养成合格接班人。

刘禅登基初期,按照刘备托孤的计划,诸葛亮以丞相身份辅政,此时蜀汉的政事基本都是诸葛亮说了算。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蜀汉大地再次焕发出战乱期间难得的生机和活力,期间诸葛亮也多次和曹魏相互攻战,有胜有负。

刘谌无愧于他的祖先,而刘禅有愧于他的儿子 第2张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渭滨去世,此时刘禅27岁,也是他登基称帝的第十个年头。如果说诸葛亮在世时压制了刘禅的才能,那从此之后,刘禅就可以尽情施展抱负。

事实上并没有,刘禅后来反而宠信奸佞小人,尤其是宦官黄皓受宠开始干预蜀汉朝政,朝廷忠臣良将被排挤远离权力中心,就连姜维也害怕小人黄皓。

自从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曹魏虽然皇帝没变、国号不改,但是实际控制权已经转到司马家族手中。此时刘禅面临的敌人并没有变弱,反而更加强大,因为曹魏内部斗争在减小。

公元263年夏天,司马昭派出大军讨伐蜀国,当钟会与姜维对峙在剑阁时,魏军讨不到便宜准备撤退,而魏将邓艾却兵出奇招,偷渡阴平,在穿越700里荒无人烟的险地后,成功攻克军事重镇江油,兵锋直逼蜀汉成都。

刘谌无愧于他的祖先,而刘禅有愧于他的儿子 第3张

刘禅对于突然出现的魏军震惊不已,立即派出诸葛瞻率军前去抵抗,没想到诸葛瞻错失战机,在绵竹战役中战死沙场,邓艾这次真的来到成都城下

惊慌失措的刘禅决定开城投降,毫无疑问,这是个错误的决定。首先,成都当时还有数万人马可以调动,也有充足的粮草可以坚守城池一年之久;然后,姜维在前线听闻邓艾行动,立即派出军队回援。

根据当时蜀汉的条件,刘禅主动开城投降是不明智的,至少应该坚守城池一段时间,等待姜维救援部队到来,被吓破胆的刘禅不会有这种勇气。

公元263年11月,刘禅带着太子和官员走出城门迎接魏军,与此同时,姜维收到刘禅就地投降的旨意,又要求尚书李虎将土地百姓清册交给邓艾。

刘谌无愧于他的祖先,而刘禅有愧于他的儿子 第4张

在历史上短暂存在42年的蜀汉正式灭国,根据史料记载,当时蜀汉仍然拥有军队超过十万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刘禅的投降也是草率的。

按照司马昭的意思,刘禅被押送到洛阳,先是被司马昭一顿恐吓,随后又安抚惊恐的刘禅,将他封为世袭的安乐公。其实,刘禅享受的待遇还是比较好的,古代爵位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公、侯、伯、子、男,由此可见刘禅被封等级很高。

司马昭对刘禅时刻提防,不经意之间都要试探刘禅的心思,比如专门在酒宴上安排蜀国音乐,在座的大臣们个个哀伤流泪,司马昭询问刘禅“想念蜀国吗?”,刘禅表情轻松愉悦地说“在这生活很好,丝毫没有想念蜀国”。

因此,在刘禅身上有了乐不思蜀的故事。实际上,刘禅并没有那么乐不思蜀,而是他很清楚蜀汉已经亡国,现在只能委屈求全,只有消除司马昭的猜忌才能保全性命。

刘谌无愧于他的祖先,而刘禅有愧于他的儿子 第5张

卑微的刘禅做到了,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司马炎登上历史舞台,这是一个比司马昭更凶狠的人。司马炎继承晋王不久,逼迫魏元帝禅让皇位,自己光明正大称帝登基,国号为晋。

刘禅看到司马炎的所作所为,自己必须更加小心谨慎,要不然必定要死于非命,东吴亡国之君孙皓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虽然东吴划归晋所有,孙皓仍然非常不服气,对司马炎没有好话,结果被封为归命侯,爵位明显低于顺从的刘禅。此外,孙皓在洛阳仅仅居住四年就去世,当时的他只有42岁,可谓是正值壮年。

在司马炎时期,刘禅凭借着忍耐顺从安稳地走完一生,公元271年,已经64岁高龄的刘禅去世。刘禅在司马政权的管控下生活长达八年之久,并且在当时能够活到64岁属实不易,真正的高寿。

刘禅死后,安乐公的爵位被儿子刘恂继承,同样过着屈辱的生活。西晋时期发生永嘉之乱,以刘恂为首的刘禅子孙后代被屠戮殆尽,彻底消失在历史中。

从蜀汉灭国之战到身陷囹圄来看,刘禅治国才能和勇气实属平平。在治理蜀国时期没有格外突出的功绩,也没有可圈可点的措施,却宠信奸佞小人误国误民。面对魏将邓艾的兵临城下,丝毫没有父辈的血性和勇气,将辛苦打下的江山社稷拱手让人。

在做安乐公时期对自身境遇心知肚明,能够虚与委蛇,想尽办法安享晚年,最终不枉费心思,得到善终的结局,但是这样的结局不要也罢,人生在世不如搏一搏。

刘谌无愧于他的祖先,而刘禅有愧于他的儿子 第6张

反观刘禅第五子刘谌,在公元259年被封为蜀汉北地王。四年后,邓艾率军来到蜀汉都城,刘禅决定投降魏军,此时刘谌极力劝说父亲不要投降,无论如何却难以改变刘禅投降的决心。

看到此情此景,刘谌难以接受亡国之辱,跑到祭祀刘备的昭烈庙痛哭一场,回到家中亲手杀死妻儿,然后自刎而死。《三国志》记载“先杀妻子,而后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