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刘禅与诸葛亮之间发生了什么?他为何选了这样的结局?

刘禅与诸葛亮之间发生了什么?他为何选了这样的结局?

来源:曾经史    阅读: 1.4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刘禅,即蜀汉怀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下面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人们对蜀汉的开国之君刘备还是比较认可的,但对于他的继任者后主刘禅,则多微词,往往以“庸主”称之。

尤其是投降曹魏,回复司马昭的问话时,说了句“此间乐,不思蜀”后,更是给人们留下了个无情无义的“傻子”、“白痴”的形象。

刘禅真的是如此不堪吗?

下面,我们根据史料,聊一聊发生在刘禅与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之间的一些事,以及他自己选择的结局后,可能会颠覆大家对他的认知。

一、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夷陵之战失败后,退守白帝城的刘备病倒了。临终前,他把刚刚建立的小朝廷及自己十七岁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

刘禅与诸葛亮之间发生了什么?他为何选了这样的结局?

可能是出于责任重大的考虑,也可能是为了落实与刘备商定的“隆中”战略,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随即全面承担起了治理蜀汉的重任。

他事必躬亲、废寝忘食,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几乎包揽了一切政务。而且,专权独断,当仁不让——建章立制,治国安民;平定南蛮,稳固政权;率军北伐,力图一统。

同时,诸葛亮谨言慎行,时时尊奉后主刘禅,礼节上没有丝毫僭越之处——该汇报,就汇报;该请示,就请示。

刘禅本人则表现得无事一身轻,悠哉悠哉地享受着高高在上的帝王生活。

难道刘禅真的没有一点别的想法吗?应该有!大权在握,决定一切,时时展现帝王之威,此乃情理之中的事。

不过,刘禅没有那么做,没有与自己的相父“争权”,而是心甘情愿地当个木偶,做个摆设。

因为,诸葛亮是在尽心尽力地为他和他的蜀汉王朝服务,看不出相父有什么非分之想;也因为,自己确实争不过诸葛亮。

刘禅与诸葛亮之间发生了什么?他为何选了这样的结局? 第2张

故而,刘禅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一切朝政都由诸葛亮打理,我刘禅就负责祭天祀祖之事。

这么看来,君臣两人各取所需、各负其责,倒也融洽得很。对此,朝野上下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当的言论。

二、处死李邈,维护相父。

234年,第五次率军北伐曹魏的诸葛亮,不幸病逝于五丈原。刘禅得到奏报后,悲痛不已。

这时,安汉将军李邈跳出来,对刘禅说:

“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潜在的意思是,诸葛亮在世时,功高盖主,威慑朝廷,我李邈常常替你刘禅感到恐惧。

如今他死了,你刘禅自由了、安全了,边境上也安静下来了。不管怎么说,诸葛亮的死是件值得庆贺的事。

刘禅与诸葛亮之间发生了什么?他为何选了这样的结局? 第3张

李邈之所以这么做,是有原因的。一则,他与诸葛亮有过节。马谡失街亭后,李邈因劝告诸葛亮宽恕马谡,而被诸葛亮弃用。

二则,李邈可能发现,刘禅对诸葛亮一直全面操控朝政不满,而且对诸葛亮心存疑忌。

否则,李邈没有必要那么做,也不敢那么做。

不过,李邈的马屁拍在了马蹄上。轻易不动怒的刘禅见了李邈的上疏后,立即将他抓捕入狱,随之处死了。

因为刘禅明白,诸葛亮的声名不容诋毁!相父为蜀汉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人所共知的事。他刘禅在相父的护佑下,平安为帝多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再者,诸葛亮的去世,导致朝野震动、军民不安,曹魏、东吴也在伺机而动。一时间,蜀汉王朝处在了危机四伏之中。

这个时候,压倒一切的是稳定。如果此时出现了他与相父不谐和的信号,那将是灾难——“君臣不和,必有内变”!

三、时代变换,乾坤独断。

诸葛亮去世后,地方上请求为丞相立庙祭祀。但是,刘禅没有同意,缘由是不符合规矩(“朝议以礼秩不听”)。有人建议“可听立庙于成都”时,刘禅也没有答应。

后来,在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人的要求下,刘禅才恩准在靠近诸葛亮墓葬之处的沔阳,为之修建庙宇,供人祭奠、追念。

地方的申请不批准,官方的要求有限进行。这样,刘禅终于威武了一把,实实在在地找了一下乾坤独掌的感觉。

而且,当一切复归常态后,刘禅立即采取行动,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朝政大权进行了分割处理。

刘禅与诸葛亮之间发生了什么?他为何选了这样的结局? 第4张

他废黜了丞相之职,把相权匀给了蒋琬、费祎、姜维等人,结束了一个人把持朝政的局面。

四、此间乐,不思蜀。

在没有了诸葛亮那样的栋梁、柱石之臣后,面对强大的魏国,蜀汉能存在就不错了。击垮曹魏,实现一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263年,曹魏大将邓艾兵临城下后,刘禅在谯周的极力劝谏下,乖乖地举手投降了。如此一来,减免了蜀中民众的刀兵之灾,他自己也捡了条命。

从天上掉到地上后,曹魏权臣司马昭接待了刘禅,并问他是不是思念故土。

这时的刘禅,笑嘻嘻地、直截了当地来了句:“此间乐,不思蜀。”他说的是那样自然、真切,令司马昭感到意外!

刘禅与诸葛亮之间发生了什么?他为何选了这样的结局? 第5张

不然,他该怎么说?硬气些,来点豪言壮语?果真那样的话,除了弄得大家都不愉快,甚至有可能葬送掉自己的自由,恐怕没什么了。

那么,刘禅的这一经典语录,是表现了他的“没心没肺”、“韬光养晦”,还是“明哲保身”呢?不言而喻,他是在“明哲保身”!

为此,就刘禅上述的种种行为来看,似乎不能给他戴上一顶“傻子”、“白痴”的帽子!

虽然不能说刘禅多么有智慧,起码,他是有着自己独到的处世哲学的!

主要参考文献:《三国志》、《袁子》、《襄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