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元朝灶户制度具体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明朝没有取消此制度?

元朝灶户制度具体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明朝没有取消此制度?

来源:曾经史    阅读: 1.0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众所周知元朝善于攻城略地,但是不善于治国,那么元朝灶户制度具体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明朝没有取消此制度?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代中期盐法诸多弊病开始逐渐暴露出来,作为盐法一环的灶户制度也受到冲击,由此引发的诸如食盐走私、灶民逃亡或作乱等问题层出不穷。明官府也察觉到危机,一方面颁行多项恤灶政策如赈济灶民,宽免赋税等,恤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逐渐成为明代士人在盐政问题上的重要共识,另一方面通过解禁余盐等政策补救盐法,盐商可以到盐场直接与灶民交易余盐。

元朝灶户制度具体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明朝没有取消此制度?

这些措施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阶级矛盾,使部分灶民得以摆脱沉重的体力劳动获得人身自由,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灶民问题,反而加速了灶民的阶层分化,使人数上占据绝对多数的贫灶,生产资料遭到富灶剥削,劳动成果则受到官府与盐商的双重盘剥,为明末盐场秩序的彻底破坏埋下了祸根。

在朝廷“恤灶”思想的影响下,明代官员的恤灶诗创作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中最具代表性便是彭韶的《恤灶图八咏》,彭韶(1430—1495),字凤仪,号从吾,莆田县涵口(今荔城区新度镇港利村)人。这八首诗及其序言虽是咏两浙盐场,却广泛收录于明清时期多种盐法志中,可见在明代已经广为流传。八首诗均为古体,主要采用铺叙和白描的艺术手法,夹叙夹议,展现了制盐业采薪、晒灰、煎盐等多道工序。

元朝灶户制度具体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明朝没有取消此制度? 第2张

第一首《盐场图诗》点明主旨,起到总领的作用。“泉布充京储,刍粮助邉饷。庶哉用物宏,生意不复畅。薪桂与炊玉,晨昏増感怆。弊屋栖寒芦,新畬倚孤嶂。懐土思依依,承家如草创。”交代了两浙产盐区的地理优势与盐政对国家的重要作用,虽然食盐的作用如此巨大,但开采食盐却使灶民承受了莫大的苦难,为政者在享受盐政带来的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百姓疾苦,避免过度使用民力。

元朝灶户制度具体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明朝没有取消此制度? 第3张

第二首到第八首这是对应作者献图奏疏中所写的灶民生活困难之处,《山场图诗》写灶民进山砍柴,“山木非不佳,林麓非不㢋。百年生聚繁,分业薄如纸。朝夕斧斤入,菹薪茍不力,公私亦何倚。嵗嵗事辛勤,犹胜弃桑梓。”灶民不分昼夜地煎盐需要大量木柴,因而每天都要上山砍柴,身体的辛劳还在其次,山中猛兽横行,一不小心便会丢了性命。

没日没夜地劳作辛苦,如此才可不必离开家乡逃亡。《草荡图诗》写灶民将草荡生长的草收割打捆运往官府,草荡是沿海积水长草,官府将草荡分给灶民,禁止私自耕种,只能用来蓄草供煎,等到秋天霜降之时,灶民便将这些草木收割送往官府储存,以供来年煎盐,如此辛苦的劳动都是为了能够顺利完成赋税。

《淋卤图诗》写灶民煎盐开始前“晒灰”的流程,“旭日明沮塲,欣兹风色竞。钱鏄密如鳞,沙涂平似镜。汲洒足灰泥,层层白相映。易地聚成堆,再淋咸始盛。方池借以茅,小窦暗通阱。”“沙涂”就是用来晒灰的场地,灶民用一种叫作“钱鏄”的工具清理场地以便晒灰,“汲洒”就是舀取海水洒在灰上,经过太阳暴晒后凝结为白色的盐花,结于灰泥表层,形成咸灰,将咸灰凝聚成堆,再担入灰坑淋取卤水,把卤水再用咸灰淋一次,使卤极咸,“方池”即灰坑,是用来淋取卤水的场所,在坑底存放着大量茅草,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

灰坑底部有一个“小窦”即孔洞,孔洞处有竹管,可将过滤后的卤水引往卤井,用越冬的老莲子可以用来其浮沉测试卤水的浓度。晒灰的工序非常依赖好天气,一旦下雨就将前功尽弃。“晒灰”蕴含着大量朴素的科学原理,凝结着灶民的智慧。

元朝灶户制度具体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明朝没有取消此制度? 第4张

《煎盐图诗》写制盐过程中最为重要和艰苦的煎盐工序,“牢盆”是用来煎盐的工具,在准备阶段灶民要将牢盆修补与清理干净,因牢盆厚重难热,便需要灶户们各执一角,煮盐时拼合数角成盘,分批挨次轮煎,各家准备好自家的薪草与卤水,按照次序轮到时即行生产,过时则他户接续,煮盐人用勺将卤水浇入牢盆,熊熊烈火在灶中燃烧,饱和卤沸腾时释放出红色的烟雾,随着水汽蒸发,卤水逐渐收缩,留在锅底的就是雪一样洁白的盐晶,将盐晶收敛核验入库。

煎盐的过程异常艰苦,尤其是烈火炙烤汗如雨下,灶民感叹至少比戍边之人好,夫妻还能一直生活到老不必分别,不过是苦中作乐,自我宽慰。

元朝灶户制度具体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明朝没有取消此制度? 第5张

《征盐图诗》写总催头目人等从灶民手中催征盐斤,运赴官仓称收。“小汛风日好,大汛潮汐平。袖长应善舞,课羡易为征。岁歉伊谁知,宁分雨与晴。况乃逃亡多,荒额重加征。展限谅未允,努力事余生。”灶户盐产量的多少取决于天气阴晴,但国家征收食盐不会在乎这些,灶户为了完成国家征收的配额,不得不节衣缩食,不顾自身生计的劳动,即便如此,等到盐官按照名册依次唱收盐斤,仍然发现未达到定额。

逃亡的灶民过多,官府对于逃亡灶户的产额,竟加派到现有灶户头上,唯有希望国家能稍微宽限期限,好让灶民残余的生命尽力而为。如果说前面的几首诗尚有苦中作乐的余裕,从《征盐图诗》开始则一转而下,揭露盐场不当的管理方法和超过了灶户承受能力的赋税。

元朝灶户制度具体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明朝没有取消此制度? 第6张

《放盐图诗》写食盐装船后经盐官掣盐放行,“三边乏储峙,良贾劳委输。渺渺太湖畔,盈盈东海隅。雪山压巨浪,风帆恣所如。每资藜藿食,亦荐王侯厨。谁念味中苦,搔首空踌躇。”这首诗主要写食盐运输的艰难,由于食盐易溶于水,而运输食盐又不得不依赖水路,一路上的损耗巨大,盐商们从东海出发,经由太湖水道将食盐运往各地销售,这才让食盐进入千家万户的厨房。小小食盐的背后,是多少人力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