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武则天是李治小妈,为什么没有大臣反对他们的婚姻?

武则天是李治小妈,为什么没有大臣反对他们的婚姻?

来源:曾经史    阅读: 4.24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武则天李治小妈,按照传统他们应该是不能在一起的,那么为什么没有大臣反对他们的婚姻?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解读,一起来看看吧!

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听说武则天容貌美丽、举止端庄,因此将她纳入后宫,封为五品才人。

从史书中这段记载可以发现,李世民只是单纯地因美貌选武则天入宫。

其实李世民和武则天两家祖上是有渊源的,隋炀帝在位时期,李渊在河东结识武则天的父亲,由于家中是做木材生意的,家底颇为殷实。

后来,李渊在太原起兵,武则天的父亲拿出家中积蓄作为李渊的军费,唐朝建立后,李渊为感激当年雪中送炭的情义,将武则天的父亲封为应国公。

按道理来说,武则天成长在官宦之家,应该衣食无忧,不幸的是父亲早亡,武则天的三位堂兄仗势欺人,竟然还对武则天的母亲“无礼”,因此武则天和母亲就搬到长安生活。

李世民虽然是垂涎美色将武则天纳入宫中,但并没有给予她更高的封号,就这样度过十一年时间。

公元649年,太宗李世民躺在病榻上,为表孝心,太子李治一直在床前尽孝服侍。

就是在这段时期,李治与武则天暗生情愫。

武则天是李治小妈,为什么没有大臣反对他们的婚姻?

有理由相信是武则天主动出击俘获李治,首先在姿色上不用多说,其次武则天不是被动的人,当年被太宗选中入宫时,她曾劝说母亲“侍奉天子怎么知道就不是福气?何必哭哭啼啼呢?”,由此可见武则天是一位善于掌握主动权的人。

李世民驾崩后,按照唐朝制定的祖制,皇帝所有没有生育的妃嫔全部要到感业寺出家为尼,武则天自然也在其中。

高宗李治登基称帝,他始终挂念着床榻前的美人,一年之后,李治的孝期刚满,就迫不及待地将武则天从感业寺接回宫中。

太宗时期十余年不曾受宠的武则天,回到高宗李治怀抱的第二年就生下皇子李弘,被册封为昭仪。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武则天凭借着李治的宠爱,在后宫中地位日隆,最终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武则天是李治小妈,为什么没有大臣反对他们的婚姻? 第2张

因为武则天曾经是李世民的后宫妃嫔,但是李治仍然迎娶武则天,在现代人看来是违背人伦的,这件事在当时看来却是能够被普遍接受的。

原因在于唐朝社会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尤其受到唐朝李氏思想的影响。

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受到鲜卑族生活习性以及思想的影响,史料记载高祖、太宗非常喜欢穿胡服。

李渊的母亲独孤氏身上就有鲜卑血统,李渊的妻子窦氏祖上也是鲜卑族,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也是鲜卑族。

从这里可以发现,唐朝初期最高统治者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受到鲜卑族传统的影响。

除此之外,李渊也曾因鲜卑族血统得到突厥可汗的帮助。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渊在晋阳占据隋朝三大粮库之一,决定起兵之前给突厥可汗修书一封,李渊言辞谦虚恳切,许诺“土地归唐公,财帛妇女归可汗”,于是始毕可汗派出精锐起兵帮助李渊一路打到长安。

武则天是李治小妈,为什么没有大臣反对他们的婚姻? 第3张

当时中原军阀个个惧怕北方突厥,纷纷修书纳贡求和,始毕可汗为什么选中李渊?

背后隐藏着李渊具有鲜卑族血统的缘故,相比之下,李渊比其他人更亲近始毕可汗,至少突厥人是这样认为的。

上行下效,唐朝统治者的思想会悄然改变着社会风俗和认知。

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唐朝皇室的婚姻嫁娶可谓是混乱至极。

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诛杀兄弟,随后就迎娶李元吉的正室妻子杨氏,并且还生下皇子。如果李建成的妻子愿意,相信李世民也会将其纳入后宫。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玄宗李隆基最爱的妃子杨玉环,曾经是自己的儿媳妇,经过一番操作之后,杨玉环变成玄宗爱妃。

如果对比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李治迎娶武则天为皇后就是“小巫见大巫”,毕竟武则天当年只是父亲的小妾,而杨氏是李元吉的正妻,杨玉环也是寿王的正妃。

唐朝皇室的混乱的不仅是皇帝,还有公主们。

比如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她被许配给房遗爱,是房玄龄的儿媳妇,但是她行为不检点,竟然与辩机私通,辩机是《大唐西域记》的主编。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的小女儿,本来是嫁给武崇训,而她竟然与武延秀私通,后来武崇训去世,就嫁给武延秀。

据统计,唐朝公主中二婚的就有25人,由此足见唐朝公主对婚姻的态度和思想。

还远不止这些,就连皇后也出现与人私通的情况,比如上面提到的韦皇后,她就与女儿安乐公主的公爹私通,真是千古奇闻。

武则天是李治小妈,为什么没有大臣反对他们的婚姻? 第4张

鲜卑族是在辽阔草原上崛起的游牧民族,追逐水草放牧生活,这种生活方式让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由于寿命偏低和生存压力,鲜卑族普遍存在“贵少贱老”的思想。

也正是为了增加人口生育,“父妻子继,兄死娶嫂”,是深入骨髓的思想观念,但是随着鲜卑族进入中原后,原有的习惯不再适应新的环境,逐渐出现转变。

正是由于唐朝李氏拥有鲜卑血统,在行为思想上也受到影响,所以当时的社会对李治迎娶武则天这样的现象并没有抵触情绪。

这种社会风俗认知的形成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唐朝官方推崇的是道教,而不是儒家学说。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学说迅速发展壮大,内容也逐渐丰富,在社会层面形成普遍的认知,其中就包括人伦观念,这是对汉族影响深远的思想学说。

唐朝推行的是道教,李渊还将李耳奉为祖先,在武则天当政时期,佛教在唐朝的地位大幅提升。

总之,儒家观念在唐朝社会出现一定的弱化,当时的百姓自然也不会用儒家观点去抨击李治的行为。

李治迎娶武则天这件事,他是有一些进步的,高宗先按照祖制将武则天送到感业寺出家。

从此之后,武则天相当于重新开始,前半生已经随着削掉的头发结束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治并没有直接将武则天收入后宫,而是经过一番合理化运作,他的操作方法后来被李隆基抄了作业。

唐朝是一个民族融合的时代,不管是汉族与少数民族,还是异域文化宗教,都在影响着唐朝的社会习俗,有人因此说唐朝是包容开放的。

虽然有学者直言批评李治迎娶武则天“为色所迷,昏庸已甚”,但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民众反应来看,并没有违背什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