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黄道婆简介 黄道婆纺织

黄道婆简介 黄道婆纺织

来源:曾经史    阅读: 2.2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黄道婆(黄婆或黄母,1245年-1330年),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清代时,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简介

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虐待流落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居约40年,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艺并有改进,总结出“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织造技术。元朝元贞年间(1295~1297年),返回故乡,教乡人改进纺织工具,制造擀、弹、纺、织等专用机具,织成各种花纹的棉织品。

黄道婆简介 黄道婆纺织

  黄道婆画像

黄道婆对促进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后人誉之为“衣被天下”的“女纺织技术家”。卒后琼、沪两地乡民均立祠奉祀。

 人物生平

 早年坎坷

南宋末年,黄道婆出生于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龙华镇)。黄道婆早年为生活所逼,十二、三岁被卖当童养媳,其后,不堪公婆的虐待而流落崖州(今海南岛崖县)。

 流落崖州

先居水南村,嫁后随夫姓叫宋五嫂,后夫病逝,出家到城西广度寺当道人。

在那里生活了30多年,并从当地黎族人民那里学到了一整套棉纺织加工技术。

 回乡传技

元朝元贞年间(1295年至1297年),年老的黄道婆遇到了海船,于是从崖州回到乌泥泾。

回到家乡后,她看到家乡的棉纺织技术十分落后,就根据当地棉纺织生产的需要,总结出一套融合黎族棉纺织技术与当地纺织工艺为一体的完整新技术,她将这套技术广传于人,使百姓大众普遍受惠。

黄道婆去世后,当地人民感恩泣泪,并建祠祭祀,有识之士还为她树碑立传,尊奉她为“织女星”“先棉神”。

 主要影响

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传授纺织技艺,二是革新棉纺织工具,三是推广棉花种植。

新的去籽工艺

既然是棉花,要纺织的话就要去除其中的棉籽,而在黄道婆之前,脱棉籽是棉纺织进程中的一道难关。黄道婆推广了轧棉的搅车之后,工效大为提高。这种轧棉方法和技术要比外国先进好几百年。

 传授纺织技术

黄道婆返回故乡的时候,虽然上海植棉业和纺织业已经普及,但是纺织技术仍然很落后。为此她就致力于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工具,还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织造技术传授给身边的人。

黄道婆简介 黄道婆纺织 第2张

  黄道婆传授纺织技术画像

黄道婆根据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纺织经验,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对当地落后的棉纺工具做了大量改革,创造了一整套的“擀、弹、纺、织”工具,而且她还把从黎族人民那里学来的织造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成一套较先进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

黄道婆去世后,松江一带就成为全国的棉织业中心,历经几百年之久而不衰。

 促进长三角地区的崛起

黄道婆于元贞年间从海南归来后,在家乡推广先进的植棉、纺纱、织布技术,并改革纺织工具,不仅改善了乌泥泾和邻近地区人民的生活,而且对明清两代江南农村和城镇的经济繁荣产生深远影响。

由于黄道婆引进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后,松江府以及整个长三角地区一跃而为中国著名的棉花种植基地、棉布纺织中心,由此而孕育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数量不等的棉纺织品生产、贸易中心,这些中心共同构成了长三角城镇群的初步轮廓。

历史评价

张太教、齐爽:黄道婆主要事迹与当地松江地区的劳动妇女一道,突出地改进和提高了去籽弹花、纺线以及织布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甚至是棉花良种和植棉技术,极大地增进了上海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

施联朱、容观琼:当她(黄道婆)晚年回到乌泥径后,对于我国棉纺织业的革新所作的重大贡献,体现着黎、汉两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凝结着黎、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陈勤建、尹笑非:黄道婆传播和发展了上海地区的植棉和棉纺织业,改变了元、明两代苏南部分地区的生产结构,发展了产业经济,推动了江南和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发展。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她(黄道婆)为十三世纪杰出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对她在棉纺织史上的革命作出了高度评价。

 轶事典故

约摸七百多年前,春申江附近,乌泥泾镇(今龙华乡华泾)一带有一个养媳妇姓黄,因为从小死脱爹娘,呒没名字,村上人都叫她黄小姑。

讲起黄小姑做童养媳,日脚可实在苦啊!春天,小姑一时勿能落早起,婆阿妈就扯耳朵、揪头发。夏天,小姑想去树荫下透透气,婆阿妈一棒头把她赶下水田里。秋天,小姑想把单衣翻成夹衣,婆阿妈却把一捆稻草塞到她手里,恶狠狠地说:“先搓绳,慢翻衣,等到落雪来得及。”冬天,落雪了,小姑见婆阿妈穿起新棉衣,也想把自己夹衣翻棉衣,婆阿妈却拿出几箩筐棉花对她说:“落雪不及烊雪冷,先剥棉花再翻衣。”过了几天,雪烊了,小姑想总可翻棉衣了,谁知婆阿妈脸一扳,眼一弹:“嗨!烊雪不如出太阳,再翻棉衣无用场。”黄小姑只好挨冻受饿剥棉籽,十只手指冻疮烂得像胡蜂窝。一年做到头,说人不像人,说鬼象三分。

可是,事情还没这样简单。这时正遇上朝廷招雇官妓,地保见小姑已长大成人,便同她婆母商定身价。这消息给隔壁三婶婶晓得了,偷偷地指点小姑,还是早想出路为好。

一天,小姑趁着婆阿妈外出未归,就逃离虎口,来到了黄浦江边。只见江水翻滚,白浪滔天,天色就要黑下来了。可是,眼前没有摆渡船,后面有人在追来,那能办?这时幸亏开来一艘过路客船,帮她摆渡到江对岸。

天黑下来了,小姑心想,到啥地方去过夜呢?忽然,附近传来“嘀笃、嘀笃”的声音,小姑顺着声音寻过去,见有一座道院,山门还半掩着。她趁势挨了进去,走到佛殿大门口,见有一位老师太在敲磬诵经。她不敢惊动老师太,轻手轻脚走到供桌边坐了下来。老师太念完经,回到佛像前跪拜祈祷,突然看到睡着一个人,吓了一跳,想啥人敢在黑夜闯进道院?再仔细一看,是个小姑娘,老师太这才定了心,轻轻把她叫醒。老师太是个好人,非常同情小姑的遭遇,就把她收留下来。从此,这道院里又多了一位道女,大家叫她黄道姑。

冬去春来,黄道姑的心总不能平静下来,她想,离开婆家只隔条黄浦江,万一给婆家晓得了,非但自己又要吃苦,还要连累人家,那能办?

一天,道院里来了一位四十来岁的妇女,黄道姑匆匆躲进了禅房。可是不到半根香的功夫,老师太叫人把她从禅房领到住院,拜见新来的那位师姨。黄道姑这时才知道,这位师姨是从海南岛崖州到此探亲的。黄道姑听师姨谈论海南风光,听出了神。她想,原来天下还有这么好的地方?特别听说崖州盛产棉花、棉布,又看见师姨穿的一身衣衫,的确同本地棉布不同。她想起自己当初用手剥棉籽,剥得脱指甲的情景,很想去看看崖州百姓是怎样种棉织布的?盘算着要是去崖州,既可避开婆阿妈的追寻,又能学到种棉织布的本领,那该有多好啊!她把这个想法向师姨提了出来,就得到了她的同意。于是拣了个好日脚,黄道姑跟随师姨奔向崖州。

黄道姑来到崖州一看,确是另有一番天地。她以师姨道观为家,很快就和当地黎家姐妹结下了友情,和她们一起种棉、摘棉、轧棉、纺纱、染色、织布。黎家姐妹织出的五彩缤纷的“黎锦”花被,她更是爱不释手。后来还同姐妹们共同研究改进纺织技术……

黄道姑在崖州一住就是三十多年,从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姑娘,变成鬓发斑白的老婆婆了。一年春天,她在地里种棉花,突然有人叫了声:“黄道婆,你看呀!天上那些鸟儿飞得多整齐呀!”黄道婆抬头一看,见一群大雁结队向北飞去,顿时勾起了她思乡之情。可恨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兵荒马乱,弄得我远离乡井,唉,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现在我该回去看看家乡了。她主意打定,告别了黎族姐妹,回故乡来了。

半路上,黄道婆得知,元世祖已设立了“江南木棉提举司”,征收棉布,松江一带已广种棉花。她回到乌泥泾,还认得几条老路,幸喜隔壁三婶婶还在,不过人们都叫她“三阿婆”了。三阿婆见黄道婆回来,免不了畅叙旧情。三阿婆说:“小姑啊!你想想,伲起早落夜用手剥棉籽也来不及,布怎会织得多呢!官府只晓得要布收税,勿管百姓死活。”黄道婆听了,就同她这样长那样短地商量如何改进轧棉纺纱的事情来了。

三阿婆的老男人是个木匠,黄道婆就请他来相帮,一商量,决定先改进轧棉籽的办法。崖州轧棉籽是用两根细长铁棍转动的,黄道婆画出图样,老木匠按图加工起来了。

三天以后,黄道婆来寻老木匠,见一部木制手摇轧棉车已经做好,两人手摇,一人下棉籽,功效既高,剥得又干净,又省力(后来改进为一人手摇车)。黄道婆又动脑筋,把原来一尺来长的弹棉花的竹弓,改成四尺多长的木制绳弦大弓。她又大胆设想,把原来一只锭子的手摇纺纱车,改制成为三只锭子的脚踏纺纱车。经过多次试验,又从三绽加到五锭。工具改进后,黄道婆又在织布技术上加以改进,结果织出了“错纱”、“配色”、“提花”等五光十色的棉布和“乌泥泾被”,很快就传遍了松江一带。人们到处唱起了:“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人物争议

籍贯争议

 海南说

《南村辍耕录》中关于黄道婆籍贯的记载“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这是黄道婆海南三亚(古时崖州即如今的三亚)说的依据,以及一些学者借清代一些文献的相关论述(譬如钱大昕的《咏木棉诗》和李维清的《上海乡土志》认为黄道婆是海南人,其依据是《南村辍耕录》中对黄道婆籍贯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推论)认为黄道婆是黎族妇女,认为其名“黄道婆”乃是黎语的转译。

明人张萱、清人俞正燮虽以陶文为基础,但却认定黄道婆为崖州人。张萱《疑耀》卷6《木棉》说:“据陶说,道婆崖州人”;俞正燮《癸巳类稿》卷14则说:“元时,崖州黄道婆来”。俞正燮将陶宗仪的“自崖州来”,直接解读为黄道婆就是崖州人。

清代海南官府纂修的地方志,也有强调道婆为崖州人。乾隆《琼州府志》卷10《遗事》明确称:“元初,有妪名黄道婆者,崖人也。”诚然,广东、海南地方志有关黄道婆记载也一律引自《辍耕录》,且称黄道婆为崖人只此一例。

 上海说

王逢第一个认定黄道婆是上海人。他在《黄道婆祠并序》一诗中,开篇就说:“黄道婆,松之乌泾人。”王逢与黄道婆是年代很相近的人,曾住在乌泥泾,他的这番话是黄道婆仙逝数十年之后写的,他的话,可信程度应当说是很高的。

除王逢以外,《嘉庆上海县志》《同治上海县志》《松江府志》和清人褚华的《泸城备考》,以及后来的《龙华志》均有黄道婆是松江乌泥泾人的记载。历代的黄道婆祠的祠序,也都记载黄道婆是乌泥泾人。1994年出版的《黄道婆研究》一书中录载不少,这里就不一一枚举了。

诱拐说

也有学者认同黄道婆在海南与上海之间流动的“诱拐说”,尽管尚未有直接的史料证实,但不能排除这一可能性,因为在这前后江南与海南间确实存在着活跃的人口买卖。

 学艺师从

 黎族说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一篇名人名作说,黄道婆到海南黎族地区向黎族人民学习棉纺织技术。这一说法几成史学界的定论,于是所有辞典、教科书、文论等文稿,都使用这种说法。

有学者认为,海南自古以来就有植棉治棉的历史,黄道婆不是向“闽籍汉人”学习,而是向海南“熟黎”学习治棉工具和纺织技术的。

临高人

有学者认为,在黄道婆生活的宋未元初,黎族人民的纺织机具决不会比今天先进,染色技术也不见得很出色,否则就无需乎“以吴绫越锦,拆取色丝”了。由此可以证明黄道婆当时不是跟黎族人民学习纺织技术的,而是向临高人学习的纺织技术。

 移民说

有学者提出黄道婆是向“海南地区崖州福建汉族移民学习的棉纺织技术”。

 身份争议

道教说

有学者提出黄道婆为什么称之为“道婆”。称道姑、道婆,应该是民间信仰佛、道教而为人家诵经做佛事的妇女。

明教说

有学者认为,宋元时代渐闽农村盛行一种“明教”,是从摩尼教发展的一种民间秘密组织,混道教、佛教为一体,尊汉张角为教祖,称摩尼为光明之神,提倡素食、戒酒、裸葬。黄道婆可能是此教中人。

姓名争议

 黄姓说

有学者认为,记载黄道婆最早的文献都标着“黄道婆”这个名字。陶宗仪《辍耕录》称:“有一妪名黄道婆者”;逢诗《黄道婆祠》并序的第一句就称“黄道婆,松之乌泾人。”因此,黄道婆应是姓黄。

也有学者认为,黄道婆的婆家姓“顾”,“黄”乃其本姓。

 夫姓说

有学者认为,黄道婆是一位女姓,这就涉及中国封建社会女性有从夫性的习惯。在民间传说中,黄道婆被说成是贫家女儿,自幼为童养媳,“黄”是其婆家的姓。

无姓说

有学者认为,黄道婆原是弃婴,是从黄泥路上检来的,“黄道”两字由此而来。按此,她本无名无姓又关于“黄道”两字,显然这不是名字,而是称谓。

生卒年代

有学者根据黄道婆自崖州回到乌泥泾的时期推估黄道婆自崖州返故里当已五十多岁。由此认为,如果她已年逾花甲,恐未必有精力教人纺织、改革工具;若是还不到五十,则不宜称为“妪”了。据此,生年约可定为1240~1245年左右,即南宋嘉熙末至淳祐年间。《辞海》、《上海县工业志》等书,即采用此说,定生年为“约1245年”。

关于黄道婆的卒年,大多是采取存疑态度,以“?”表示。或者采取谨慎的“十三世纪末”或“十四世纪初”的说法。

 族群争议

 汉族说

有学者根据最早的文献《梧溪集》中有明确的记载:“黄道婆,松之乌径人”认为黄道婆是一个流落到海南岛的汉族妇女。

黎族说

有学者认为,陶宗仪的《黄道婆》比较可靠,王逢的《黄道婆祠有序》有失实之处,并且得出“黄道婆,原籍崖州,是位黎族妇女”的结论。

 后世纪念

1330年,黄道婆死后,松江人民感念她的恩德,在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为她立祠,岁时享祀。后因战乱,祠被毁。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张之塑象于宁国寺。清嘉庆年间,在上海城内渡鹤楼西北小巷,立有黄道婆的小庙。黄道婆墓在上海县华泾镇北面的东湾村,于1957年重新修建并立有石碑。上海的南市区曾有先棉祠,建黄道婆禅院。现在上海豫院内,有清咸丰时作为布业公所的跋织亭,供奉黄道婆为始祖。

从史料上查到,上海地区与黄道婆有关的祠、庙、堂、楼有十多处。

黄道婆墓

黄道婆墓始建于元代乌泥泾古镇(今华泾镇东湾村平桥)。据《二十六保志》载:“黄道婆在二十六保二十八、九图、田六分二厘七毫。”历来未见整修记载,年长日久,已荒冢累累,难以辨认。1957年经江苏省上海县人民委员会整修,加高坟台,设石凳供桌,镌石立碑。

1984年黄道婆墓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徐汇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道婆祠

据历代《上海县志》载,黄道婆祠也称黄婆祠或先棉祠,俗称黄婆庙。在华泾镇南郊村黄婆庙自然村。1993年3月出版的新编《上海县志》载,黄母祠在历史上(解放前)曾七建七毁。

1960年,上海市文管会整修黄母祠。1963年被列为上海县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祠被摧毁,仅存残瓦废墟。1991年3月,市文管会决定,为纪念上海县建县700周年,在原址重建黄母祠。同年5月,在征地扩大的上海植物园内,动工重建黄母祠,并改称黄道婆纪念常,于1993年12月竣工。

黄道婆纪念馆

黄道婆纪念馆由墓园和纪念馆两部分组成。2002年3月动工兴建,2003年3月竣工并对外开放,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2004年,黄道婆纪念馆被列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06年,黄道婆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纪念路

先棉祠街。在今黄浦区西起迎勋北路,东至河南南路。清道光六年(1826年),知县徐乃大在县城西南半段泾李氏吾园红雨楼内建造一座先棉祠,先棉祠街由祠得名。

花衣街。今黄浦区小南门,在新码头街至王家码头街。因棉花(俗称花衣)行聚此得稻。清道光二年(1822年),上海原棉商人在小南门外“生贤桥东梅家弄小武当余”地成立花农公所,成为上海主要的花衣市场和码头。

 纪念品

黄道婆纪念邮票。1980年1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三组)》纪念邮票一套,共4枚,其中第4枚为元代女纺织技术专家黄道婆。该纪念邮票面值60分,发行量100万枚。黄道婆是第一位展现在新中国邮票上的古代女科学家。

黄道婆纪念银币。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纪念币第六组银币”。银币一套共四枚,面值5元。正面图案为国徽、国号和年号,其中有一枚银币的背面图案的人物形象为“黄道婆立像”,发行量3万枚。

纪念日

民间俗说农历四月初六为“黄道婆生日”,农历七月二十日为“棉花生日”。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2011年《黄道婆》赵丹宇饰演。

2010年《天涯织女》张钧甯饰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