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明世宗是昏君吗 明世宗朱厚熜

明世宗是昏君吗 明世宗朱厚熜

来源:曾经史    阅读: 5.1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明世宗(即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堂弟,年号嘉靖

正德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521年,时年15岁的“朱厚熜”以藩王身份登基称帝,是为明世宗,但此时的明朝廷,随着内阁制度的不断成熟,皇权之下的“内阁”以及“司礼监”的话语权也是越来越大,甚至已经隐隐对皇权产生了制约。很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然而明世宗却不走寻常路,在整顿了宦官势力以后,依旧选择了继续完善内阁,提升内阁权力,结果谁成想,反而实现了对“内阁”的控制,满足了巩固皇权的目的。

而这一切的源头,还要从明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等官”之时开始说起。——《明史·本纪第二·太祖二》

此前由于宰相胡惟庸逐渐势大,且日益骄横,严重威胁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推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系的进程,故而于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擅权枉法之名处死了胡惟庸及其党羽,同时废除了中书省、丞相等机构及官职。

辅助皇帝处理政治事务的“内阁”也就因此而诞生,但最初的内阁,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负责执笔的写手,负责将皇帝的意愿整理成文书然后下放给各个机关,并没有什么实权,权力核心依旧还是牢牢的把控在皇帝的手上。

明世宗是昏君吗 明世宗朱厚熜

  杨士奇画像

内阁以及司礼监势力的逐渐膨胀

不过随着时间的变迁,到了宣德年间以后,由于明宣宗对“杨士奇”等内阁大臣的重用,让内阁也得以参与到了奏章的批阅工作之中,“悉下大学士杨士奇等参可否。虽吏部蹇义、户部夏原吉时召见,得预各部事,然希阔不敌士奇等亲。自是内阁权日重”,内阁的权力也就此开始逐渐膨胀。——《明史·志第四十八·职官一》

明朝内阁的“票拟权”也就因此而出现,即是由内阁大学士参阅奏章,而后将其解决方案拟定成文书,之后再行提交给皇帝“批朱”决策。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减轻皇帝负担,“秉笔、随堂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硃”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也随之应运而生,除了一些特别重要的奏章交由皇帝亲批以外,其余的基本都由这司礼监秉笔太监“批朱”。——《明史·志第五十·职官三》

如此一来,也就逐渐形成了一种由内阁拟定票拟,然后递交给“司礼监”筛选,再由司礼监太监择其轻重递交给皇帝的“批阅奏章”流程,换句话来说,截至此时,明朝廷的皇权已经逐步开始了分化。

内阁以及司礼监对皇权产生了制约

也就相当于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皇权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毕竟就当时的政治局势来看,皇帝的压力虽然是减轻了,但岂不是说明大部分由皇帝所下达的政治指令,其实都是出自于司礼监秉笔太监之手?而奏章的解决方案亦是出自于内阁之手?

内阁权力的膨胀还远远不止于此,其在潜移默化之下对皇权意志所产生的影响才是最大的。

就好比“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李东阳、谢迁继之,帝皆不许。既而所司议上,一如健等指,帝勉从之”,说的就是在明武宗执政时期,这些内阁学士的权力已经达到了一种足以影响到皇权意志的程度。——《明史·卷一八一·刘健传》

这也就意味着,截至明世宗登基称帝之前,明朝内阁以及宦官的权力和地位已经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内阁的“票拟权”甚至足以影响到皇权意志,司礼监秉笔太监也得以趁机分化皇帝的权力。

而且,由于司礼监还有着一个将票拟“择其轻重”提交给皇帝的权力,顾名思义,如果皇帝不主动关注的话,那司礼监秉笔太监就完全有机会将那些重要的票拟暗中扣下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处置,其对皇权所产生的影响可见一斑。

俨然已经隐隐的对皇权产生了制约,致使皇权旁落,严重威胁到了明朝皇权的稳固。所以,自明世宗登基称帝之后,第一时间所想的当然是如何整顿宦官和内阁权力过大的问题。

明世宗整顿宦官

可是宦官还好说,毕竟其所拥有的权力本就是皇帝所赋予,而且其负责只能也是内阁和皇权中间这一段流程,如果收回其权力的话,对统治体系所产生的影响也并不会很大,无非就是皇帝累点,需要亲自处理更多的政治事务罢了。

明世宗显然是明白这一点的,“即位后御近侍甚严,有罪挞之至死,或陈尸示戒”,登基不久就开始了对宦官势力的整顿,对“宦官”势力大为打击,使得“张佐、鲍忠,麦福、黄锦辈,虽由兴邸旧人掌司礼监,督东厂,然皆谨饬不敢大肆。”——《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

没错,不只是“司礼监”,包括“东厂”等宦官势力,也一并纳入了明世宗整顿的范围,赫然只要是个宦官,那么就得乖乖的安分守己,恪守自己的本分,干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可以了,一旦越界,必将严惩。

而宦官自身无根无后,几乎可以说一切权力乃至身家性命都归皇帝所有,如果没了皇帝的支持,其结局不言而喻。所以,明世宗这种“严以驭吏”的整顿手段,反而才是较为符合时宜的做法。

一来可以震慑宦官,使得他们不敢徇私枉法。二来也能进一步减少宦官干预朝政的现象发生。而后,“帝又尽撤天下镇守内臣及典京营仓场者,终四十余年不复设”,明世宗还把他登基称帝前在各个地区镇守的宦官也一并撤了回来,进一步削弱了宦官势力。——《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

“故内臣之势,惟世宗朝少杀云”,从而也就得以使明世宗登基之前频繁出现的宦官擅权现象,在明世宗执政时期却几乎没有。——《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

 明世宗提升“内阁”职权

但内阁却不同,毕竟在封建时期,如果一个封建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的话,势必就需要以官僚阶层作为治理百姓的媒介;而百姓的反馈,又需要通过官僚阶层来逐级上报,最后才会提交到统治阶层的眼前。

而此时明朝的内阁,无疑就相当于明朝政权体系中汇聚百姓反馈的最后一层,而后再通过内阁拟定的票拟,才能最终递交到统治者的手上。

因此,如果真的贸贸然就削除了内阁职能,甚至是废除内阁的话,面对那一大堆急需处理的政治事务,大家说明世宗他能忙得过来吗?更别提明世宗执政时期又是一个战事繁多的时期,诸如南方沿海地区的“倭寇之乱”,以及北方边疆地区“鞑靼部落”的侵袭等等。

所以,对于“内阁”的整顿,势必不能像整顿“宦官”那样的去整顿,否则将与“杀鸡取卵”无异,极有可能会导致皇权与官僚阶层的矛盾瞬间激化,进而导致整个统治体系的崩溃,那到时候恐怕明世宗后悔都来不及了。

明世宗亦是深知对“内阁”的整顿不能按照寻常的套路出牌,所以在经历了一番考量之后,并没有去直接削弱内阁的权力,而是选择了进一步完善内阁,逐步加强了内阁权力。

好比如,嘉靖六年,也就是公元1527年,内阁大学士“张璁”向明世宗上疏:“臣惟皇上欲宣德化,必自近始。......今内阁择其人焉,责之以择九卿......”,顾名思义,就是想让“内阁”拥有选用“九卿”官员的权限,这明显就与设立的初衷大相径庭不是吗?毕竟原本内阁也就只是个负责辅助皇帝处理政治事务的机构啊。——《明实录·明世宗实录·卷八一》

而这“九卿”,代表的也并非什么寻常官员,而是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以及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等“核心政治机构”的主要负责人。

但是,“张璁”这个看似毫无道理甚至有着“内阁擅权”嫌疑的提议,明世宗不但同意了,而且截至世宗中叶,更是出现了“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的局面,更是确立了内阁在明朝政治体系中的地位。——《明史·志第四十八·职官一》

咱们再回到“张璁”这里,随着明世宗对“张璁”的重用,到了后来甚至形成了一种“孚敬还内阁,事取独裁,时不敢有所评议”的现象,也就是说,“张璁”同样跟后来的夏言、以及严嵩一样,成了明朝内阁的实际掌权者,甚至于说他已经拥有擅权之能都一点不为过。

明世宗是昏君吗 明世宗朱厚熜 第2张

  明朝内阁官员画像

 明世宗的心思

但是相信大家从上面也不难看出,明世宗固然提升了内阁的权力,使得内阁进一步被完善,权力愈加庞大,甚至已经凌驾在了其它政治机构之上,但实际上到最后,这些明世宗所赋予的权力,却都变相的集中在了“张璁”之手,或者说是明世宗时期正式确立的“内阁首辅”之手。

那么岂不是说,一切就又回到了原点吗?这内阁首辅又和明太祖朱元璋所废除的“丞相”官职有什么区别呢?

没错,确实很相像,但是如此一来,也就相当于明世宗将原本地位相对平等的“内阁大学士”等级化,使得自己只需要控制好“内阁首辅”一个人就可以了。而这,才是明世宗的最终目的。

毕竟再怎么着,控制一个人,总比控制好几个人要容易吧?

而对这内阁首辅官员的选拔,明世宗也并非是随机选拔的,咱们还拿“张璁”来说,其实早在明世宗登基称帝后的前三年,他就已经在暗中偷偷的开始考核哪个官员值得自己信任和重用了。

就好比明世宗登基初期的那个从公元1521年开始,一直到公元1524年才结束的“大礼仪之争”,表面上看是明世宗为其父母正名,是一场"继统"与"继嗣"的礼仪形式之争,但实则还蕴含着明世宗从中筛选官员的心思。

内阁首辅“张璁”,便是明世宗最终选择的那个幸运儿,因为在这场“大礼仪之争”的过程中,“张璁”一直都站在明世宗的这边,完全按照着明世宗的想法在说话,“夫天下岂有无父母之国哉!臣厕立清朝,发愤痛心,不得不为皇上明辨其事”,很显然,他是支持明世宗“追尊兴献帝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的。——《正典礼第一疏》

如此一来,明世宗提升内阁权力的动机也就说的通了。

也就是通过一步步的逐渐完善内阁,提升内阁权力,使得其逐渐拥有足以压制其它政治机构的权力,然后又一步步的逐渐把内阁的大权悉数交给忠于自己的“张璁”之手,最后自己再控制“张璁”,岂不就间接的又把内阁大权收回到了自己的手中吗?

兜兜转转之下,其实还是达到了明世宗整顿内阁,实现巩固皇权的最终目的,只不过是采用了一种比较温和的“温水煮青蛙”之法罢了,虽然过程麻烦且繁琐,时间也更为漫长,但无疑,其在预防统治阶层和官僚阶层矛盾激化的问题上,属实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

明世宗是昏君吗 明世宗朱厚熜 第3张

  明世宗画像插图

 结束语

正如《明史》对明世宗的评价,“世宗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要亦中材之主也矣。”

也正是明世宗的这次改革,使得本已经皇权旁落的明朝统治阶层又一次恢复了活力,为后来“嘉靖中兴”盛世之景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