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刘备相比于曹操和孙权实力更弱 诸葛亮为何选择刘备

刘备相比于曹操和孙权实力更弱 诸葛亮为何选择刘备

来源:曾经史    阅读: 2.0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了“势孤力单”的刘备,而不是曹操或者孙权,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诸葛亮这个传奇的历史人物的评价向来众说纷纭,在预言了“未出草庐而见天下三分”的光环下,他的历史功绩也在某种程度上被夸大。唐朝诗人罗隐就在《筹笔驿》中夸赞诸葛亮“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把诸葛亮视为忠臣的楷模。

刘备三顾茅庐才求得诸葛亮出山相助,也一直被人们视为良臣与明主之间的佳话。站在刘备的角度上,他当时的确需要一位运筹帷幄的谋士为自己筹划如何在乱世中建功立业、复兴汉室。可在诸葛亮的角度上,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刘备这个草根呢?

刘备相比于曹操和孙权实力更弱 诸葛亮为何选择刘备

要知道,放眼当时的天下局势,势力与能力都远超刘备的军阀为数不少,而统一北方的曹操、虎踞江东的孙权更是都摆出了求贤若渴的架势,以诸葛亮的才能如果选择曹操和孙权,也一定能彰显出自己的智谋。那么,为何诸葛亮会选择当时势孤力单的刘备呢?

一、汉室宗亲,大义名分

虽然刘备曾被袁术等高门大户辱骂为“织席贩履之徒”,但一穷二白的刘备身上却有着袁术、曹操、孙权等各路军阀都没有的汉室血统。作为中山靖王之后,尽管刘备出生时家族已经败落,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像样的爵位或官职,但血统的纯正无疑给了刘备一定的加持。

刘备凭借着汉室宗亲的身份跻身到当时的军阀混战中,又曾接受了汉献帝讨伐曹操的衣带诏,可以说起兵反抗曹操是理直气壮、义无反顾的义举。而诸葛亮虽说淡泊名利,但同样对挽救衰落的汉室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兴复汉室”对于他们两人来说是相当一致的志向。

在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未来战略《隆中对》中,就曾夸赞刘备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只是缺少根据地来实现自己的抱负。诸葛亮为刘备指明了近期的前进方向,就是夺取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而后逐步实现中兴汉室的目标。

在实现了跨有荆州、益州这样的根据地后,诸葛亮畅想,在安定后方后,占据了大义名分的刘备,一旦出兵北伐曹操这样的乱臣贼子,中原地区的百姓们一定会“箪食壶浆”迎接刘备的义军。可见,诸葛亮认为刘备所具备的汉室宗亲的身份,确实是一种征服人心的优势。

尽管《隆中对》的战略构想没有得到完全的实现,但是不难看出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中,的确十分看重刘备作为汉室宗亲所具备的大义名分,而诸葛亮之所以会坚定地选择支持汉室的复兴,也与诸葛亮的身世有着重要的关系。

刘备相比于曹操和孙权实力更弱 诸葛亮为何选择刘备 第2张

诸葛亮的先祖是西汉元帝时期的诸葛丰,作为刚正不阿的能臣代表,诸葛丰出任御史时,极力弹劾贪赃枉法的当朝权贵,最终被贬为平民抑郁而终。诸葛亮深受家风的洗礼,对胡作非为、寡廉鲜耻的军阀相当厌恶,因此在没有遇到刘备之前宁愿隐居隆中而不出仕。

正因如此,诸葛亮选择代表汉室中兴希望的刘备可谓顺理成章,诸葛亮也愿意为这样的明主效力,共同为实现汉室中兴的理想而努力。

二、势孤力单,发展空间大

虽说刘备有着汉室宗亲的血统且以中兴汉室为己任,然而放眼当时的天下,盘踞益州的刘璋、割据荆州的刘表都是汉室宗亲,而且诸葛亮来到荆州境内隐居的时间要远早于刘备三顾茅庐的时间,为何诸葛亮没有选择这些汉室宗亲呢?

这是因为,刘表、刘璋虽然都是汉室宗亲,却都是满足于割据一方的军阀头子,没有对抗曹操、中兴汉室的宏愿。另外,刘璋与刘表麾下已经汇聚了一众文臣武将,诸葛亮投奔他们,能够发挥的自由空间相当小。

而刘备虽然自称“智术浅短,遂用猖蹶”,在军阀混战中屡次败北,却始终“志犹未已”,没有放弃中兴汉室的想法。而由于四处奔波,刘备麾下虽然有关羽、张飞这样的“万人敌”武将,却始终缺乏一个核心的智囊出谋划策,对于诸葛亮来说,发展空间相当的大。

曹操、孙权虽然也一直对外招贤纳士,却已经经历了多年来的发展,形成了文臣武将汇聚一堂的局面,相比于尚处于事业开拓期势孤力单的刘备,对于人才的渴求程度可谓不可同日而语。诸葛亮如果选择曹操与孙权,发挥的余地也不会很大。

刘备相比于曹操和孙权实力更弱 诸葛亮为何选择刘备 第3张

三、诚意十足,孙曹不如

抛开这些客观因素的考量,刘备招揽诸葛亮的诚意与架势也的确足以打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诸葛亮。虽然寄人篱下、势孤力单,但刘备依旧有着豫州牧和刘皇叔的名头,也在新野地区积攒着一定的势力,可以说刘备原本不需要“三顾茅庐”。

在徐庶的举荐下,刘备认定诸葛亮是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这才放下架子不惜三顾茅庐,只求见到诸葛亮为自己指点迷津。后人对刘备与诸葛亮的会见赞叹不已,不仅是因为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一个近乎无懈可击的战略,还因为刘备的求贤态度本来就十分难得。

曹操在招徕后来与诸葛亮抗衡半生的司马懿时,就与刘备的态度大相径庭。已经手握重权的曹操仅仅派出了使者征召司马懿,还威胁司马懿如果拒绝出仕,就会面临杀身之祸。在这样的威胁下,司马懿才不得已接受了曹操的任命。

刘备相比于曹操和孙权实力更弱 诸葛亮为何选择刘备 第4张

而孙权虽然在江东广招文臣武将,却对真正的人才十分苛待。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曾经在鲁肃的邀请下求见孙权,孙权却嫌弃庞统容貌丑陋,没有给予庞统礼待。庞统不堪孙权的羞辱,才投奔了刘备。

由此可见,曹操、孙权对待人才的态度相比于求贤若渴的刘备可以说相当的恶劣。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虽然隐居不出,却也有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在刘备如此动人的礼待下,诸葛亮自然是乐于为这位愿意纡尊降贵、言听计从的刘皇叔效力的。

而从刘备与诸葛亮后来“如鱼得水”的交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刘备对于诸葛亮一直保持着亲密无间的信任与尊敬,因此也难怪诸葛亮愿意选择刘备,并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刘备相比于曹操和孙权实力更弱 诸葛亮为何选择刘备 第5张

小结:

唐朝诗人杜甫曾评价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刘备怀揣着中兴汉室的宏愿放下架子三顾茅庐,虚心向诸葛亮请教。而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也甘愿奋战到生命最后一刻,忠贞不渝地兴复大汉河山。

两人这种亲密无间的君臣关系倍受后人的赞誉,而诸葛亮在群雄并起的东汉末年最终选择了为刘备效力,也让人看到诸葛亮在“贤臣择主而事”上的明智与抱负,一穷二白的刘备在诸葛亮的精心谋划下,得以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背后自然离不开诸葛亮的辅佐。

话说回来,诸葛亮如果没有选择刘备,而是选择了曹操或是孙权,或许三国时期的历史就要彻彻底底地改写了。只不过对于曹操和孙权而言,诸葛亮的到来很有可能只是锦上添花。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毫不夸张地说,就是一种谁也离不开谁的相互成就。

参考资料:《三国志》、《筹笔驿》、《隆中对》、《出师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