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总是缺粮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总是缺粮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来源:曾经史    阅读: 1.8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诸葛亮打仗总缺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诸葛亮缺的不是粮,而是运粮不便。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总是缺粮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当年秦末汉初时,韩信来了一招“暗度陈仓”,成功迷惑楚军,最终击败章邯,帮助刘邦还定了三秦。

而韩信当时能取得胜利,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迅速占据了陈仓,而这就意味着,当初从汉中走到陈仓,是比较顺畅的。

但到了诸葛亮北伐时,当初韩信出兵时拥有的地形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在汉朝建立不久后,准确地说,是在公元前186年(西汉吕后二年),陈仓以及陈仓周边,发生了一场规模约为6到7级的地震。

这场地震在历史上的名字,叫做“武都大地震”。

史料记载,当时这场地震不仅震感强烈,并且还导致了“山崩”,更要命的是,余震一直持续到次年八月份方才彻底停止。

不过好在当时居住在这里的人并不多,因此并未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所以,西汉朝廷也没太在意。

但是,这场地震却对当地的地形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首先,曾经浩浩荡荡的古汉水,自此一分为二,变成了嘉陵江和汉江。

地震之前,古汉水是自陕西宝鸡发源,途径陕西略阳之后,分为两条,一条向流入四川,经南充等地后注入长江。

而另一条,则是向东流入汉中,经过汉中地区后,最终在武汉注入长江。

从古汉水的流向就可以看出,在地震发生之前,关中、汉中以及蜀中之间的交通是非常方便的,如果从汉中出发,利用水路,上可抵陇西,下则可达荆楚。

而当初韩信能暗度陈仓,正是借助了这一点,他先是顺古汉水北上,之后派出小股部队从古汉水支流西去,做出要攻击陇西的姿态,以此吸引了章邯。

随即他又带领大股部队从陈仓故道杀入关中,打了章邯一个措手不及,最终取得了胜利。

秦末汉初距离战国时期,也就过去了几十年,也就是说,在韩信时代也好,还是在更往前的战国时代也罢,由于古汉水的存在和畅通,让当时的人从汉中走到陈仓还是比较方便的。

但随着武都大地震的发生,这一切都不复存在。

地震导致陕西宁强的汉王山发生严重的山体滑坡,而滑坡不仅阻断了古汉水,同时又在古汉水的上游,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最终,古汉水的河道就此被截断。

而前文提到的南向与东向两条支流,就此隔绝,并在之后逐渐成了我们刚说过的嘉陵江以及汉江。

水系网络的改变,直接导致秦岭和大巴山成了关中、汉中以及蜀中的阻碍,也让三个地区之间的联系,变得极为困难。

并且,曾经可以顺畅通往关中的三条陆路,即“褒斜道”、“傥骆道”以及“子午道”,均因为地震造成的地形变化,从而异常难走,而韩信当初曾走过的“陈仓道”更是如此。

而相比之下,再往西靠近祁山的“祁山道”,道路状况还稍微好一些。

这就是诸葛亮为何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除了安排赵云带一支疑兵前往褒斜道外,自己则带着主力部队走的是祁山道的核心原因。

当然,祁山道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最起码比其他几条道要好一点。

但问题是,走祁山道的话,那么诸葛亮就相当于绕远了一大圈,而这就造成了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即粮食的运输十分困难。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总是缺粮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第2张

古代打仗,除了出兵时带走上战场的将士外,还需要安排相应的运粮队伍,带一万人打仗,起码得安排两万人的粮食才够用。

为什么呢?很简单,前线士兵要吃饭不假,但运粮队伍中的民夫、马匹等等也是要吃饭的,他们也会有消耗的。

但由于诸葛亮走的路线太长,这就给后勤补给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走得越远和时间越长,所消耗的粮食就越多。

加上道路崎岖难走,这就给蜀军的粮食运输带来了更大困难。

最明显的例子,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他先是击败了司马懿的主力部队,又获“甲首三千”,之后还和鲜卑人取得了联系,对司马懿造成了“腹背受敌”的威胁。

毫不夸张地说,这次胜利,是诸葛亮自北伐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但是在占据这种优势的情况下,诸葛亮却选择了退兵,原因就是没粮食了。

当时负责驻扎在汉中的李严上报诸葛亮,由于天降大雨,导致难以运抵前线,因此诸葛亮多番考虑之下,不得不放弃战场优势,带兵返回了汉中。

但凡是稍微有一点办法能解决粮食问题,诸葛亮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撤兵。

如果诸葛亮执意不退兵,最大的可能就是不仅自身携带的粮草被消耗干净,并且还会被闻讯而来的魏军堵住回国的道路,最终那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因此,受限于运输粮食的困难,一旦后方报告说粮草难以运抵前线,那么诸葛亮就得马上放弃战场优势,在自身携带的粮草被消耗干净之前,迅速返回汉中。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总是缺粮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第3张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那诸葛亮为何不在经过之地征粮呢?古代不是一直就有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的习惯吗?

古代确实是有这种就地征粮的情况不假,但诸葛亮却用不了。

为什么呢?因为连年的战乱,已经导致诸葛亮进军的关中地区以及附近残破不堪,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能不能吃饱都是问题,怎么还有余粮让诸葛亮征呢?

更何况,诸葛亮北伐,算是“入侵”的一方,在这种情况下,更没有办法在当地征粮了。

因此,诸葛亮的粮草只能是由后方千里转运而来,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这也是为何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之初,也就是击败了魏军守在上邽的武将后,派出蜀军把当地周边的麦子抢割一空的原因。

没办法,粮食是诸葛亮最头疼的事,能抢一点是一点吧。

当然,针对从汉中到前线运粮困难的问题,诸葛亮也不是不知道,他也因此想过办法去解决,只不过没有成功而已。

诸葛亮想了什么办法呢?第二次北伐,便是他意图解决运粮困难的办法。

第二次北伐时,诸葛亮出兵陈仓城,试图拔下这颗北伐之路上的钉子。

为什么说陈仓城是诸葛亮北伐路上的钉子呢?从地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到,陈仓城位于陈仓故道的北端,而这里曾经是韩信“暗度陈仓”的重要据点。

诸葛亮的想法,是夺取了这座陈仓城后,自己北伐就可以不用再绕路距离很远的祁山道,这样既能加快行军速度,也能方便粮食运输。

虽说陈仓故道没有当年韩信时路好,但胜就胜在路近,总比千里运粮好好得多。

但可惜,进攻陈仓并未成功,诸葛亮先是试图劝降陈仓守将,但人家坚决不降,最终强攻也失败,而这个时候,诸葛亮大军粮草又快吃完了,所以,不得不遗憾而去。

而第二次北伐,也就这么结束了。

所以,通过诸葛亮北伐时的几个例子我们就可以得知,其实诸葛亮最缺的是如何将粮食运抵前线,正是因为道路崎岖难走,导致了运粮困难,所以诸葛亮才会在粮草不继的情况下,不得不撤兵。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总是缺粮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第4张

毕竟前文也说过,再不撤,等到粮食吃完,麻烦就大了。

并且,这里还有一个原因,是运输粮食的粮道安全问题,这个问题,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比如魏蜀吴之间打仗时的各种“断粮道”。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在诸葛亮大军北伐并深入魏国境内后,后方运输粮草的“粮秣队”同样危险重重,他们的危险,来自于在经由魏国时,会不会被魏军盯上,因为一旦被盯上,连人带粮食都没了。

因此这就给粮食运输又增加了一层难度,也是这些运粮队没办法快速将粮食运抵前线的另一个原因。

除了因为道路崎岖,以及粮道安全等问题导致诸葛亮一直缺粮外,最核心的原因,是当时的蜀汉粮食产量不高。

战国时期,巴蜀之地曾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这里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故而秦国据此经营,并让这里成为了大粮仓之一,以支持其统一六国的行动。

但别忘了,秦国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当时秦国从山东六国引进了数百万百姓来此,有了这些百姓在大后方辛勤生产,才有了老秦人在前线“衣食无忧”的打仗。

但蜀汉在当时是什么状态?第一没有被外迁来的大量百姓,第二没有充沛的当地人口。

不管是对外打仗,还是对内耕种,靠的都是巴蜀子弟,也就是蜀汉内部自己的人,而古代也没有现代快捷高效的生产工具,所以,纵然是有沃野千里,但也没办法全部利用。

因此,蜀汉自身的粮食,产量自然就不会太高了。

最有力的证据,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结束后,当时魏国有人建议司马懿说,诸葛亮明年肯定还会趁着麦子熟了的时候,再来入侵和抢粮食,应当早做防范。

而司马懿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说诸葛亮此次回去,必定是三年之后才会来,为什么呢?因为他需要攒三年的粮食,才能再次发动入侵,不然大军不够吃的。

而之后的事实确实如司马懿所料的一样,诸葛亮真的是攒了三年粮食后才发动的第五次北伐。

想想诸葛丞相也真够心酸的,他的人生最后阶段,也就是从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开始,到三年后,即公元231年第四次北伐(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小战役,所以不需要太多粮食),再到第五次北伐的公元234年,其实诸葛亮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攒粮食。

但这也没办法,粮食一直是蜀军难以解决的问题,不仅产量不够是问题,并且怎么运出去还是一个问题。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诸葛亮最大的敌人,不是司马懿也不是任何人,而是缺粮。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总是缺粮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第5张

而反观曹魏方面,虽说也经历了连年战乱,但其所占据的区域,依然是当时人口最多,经济也最为发达的地区,至少在粮食上,曹军很少有缺粮的时候。

所以,诸葛亮余生的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囤积粮食上面,他这么做,就是想靠着个人的努力,来抵消国小民寡的蜀国与魏国之间的国力差距,虽然这很艰难,翻盘的希望很渺小,但诸葛亮愿意试一试。

而在最后一次北伐时,诸葛亮之所以主动选择驻扎在五丈原,其实也是因为粮食问题。

五丈原地处渭水和武功水系交接之处,这里不仅易于取水,并且也易于隔河防守,更重要的是,这里可以让诸葛亮屯田。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在诸葛亮驻扎五丈原后,第一时间就安排士兵自己种田,他的目的,就是想用这种方式来解决后方粮食难以运输的问题。

此外,五丈原相对更接近于斜谷口,把兵驻扎在这里,就可以在早期粮食尚未成熟之前,更方便和快速地策应粮道运输的安全。

也就是说,第五次北伐,诸葛亮还是没能绕开粮食问题,但他用了另一种方式解决,原本这种“扎长桩”的方式,是有利于蜀军,且让司马懿压力极大的,但诸葛亮的意外病逝,让这个方式失去了作用。

而在诸葛亮病逝时,五丈原上蜀军种的田还未曾成熟。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总是缺粮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第6张

总体来说,诸葛亮北伐时总缺粮,主要的原因是受限于粮食的运输困难,后方的粮食由于道路崎岖难走,加上距离太远,因此很难快速运抵前线,这就给诸葛亮造成了极大的限制,此外蜀国内部由于国小民寡,导致粮食产量不足,也是诸葛亮缺粮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战国时期之所以不缺粮,是因为战国时期这个时间跨度太长了,在此期间完全有时间恢复生产,而诸葛亮北伐前后不过七年时间,这个时间,粮食才成熟几次?所以,时间紧任务重,也造成了诸葛亮缺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