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云人物 > 帝王将相 > 元末地方割据势力之一,张士诚是怎么败给朱元璋的?

元末地方割据势力之一,张士诚是怎么败给朱元璋的?

来源:曾经史    阅读: 3.3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说到张士诚,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

话说朱元璋自从加入反元的时代潮流后,从一个总兵干起,后成功取代岳父郭子兴的位置,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地盘和精锐部队。而这时的形势也逐渐演变成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义军“三足鼎立”的局而。

眼看元军被打的“不羞遁走”后,朱元璋决定对陈友谅和张士诚“动刀”。

然而,制定了战略目标,却没有制定战略方针,原因是朱元璋不知道对这对绝代双骄中的哪个先动手。这类似一个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问题,如果选择失误,可能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面对这样艰难的选择,朱元璋陷入了迷茫期,每天郁郁寡欢。这天,偶尔翻开泛黄的日历,发现是九九重阳,朱元璋突然心血来潮,决定登钟山散散心。考虑到自己一个人去,也无聊得很。这次登山,他还带上了文武大臣。

站在钟山之巅,众人或激扬文字,或指点江山,或发出“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

元末地方割据势力之一,张士诚是怎么败给朱元璋的?

唯独朱元璋沉默不语,眺望远处的江面,目光悠长而深远。良久,他回过神来时,却发现众人早已停止了喧哗,目光齐刷刷地看着他。他知道他们在等着他的“金口玉言”。见此情景,朱元璋不再隐藏自己的心思,终于道:“既然大家都这般热衷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们不妨在这钟山之巅煮酒论英雄如何?”

“这集庆虽然真是虎踞龙盘之地,但北有元兵,南有方国珍(也算是后起之秀),西有陈友谅,东有张士诚,咱们四面受敌,如果我们只图安逸享受,那离灭亡也就不远了。要想图谋发展,只有走出去,大家帮我想想征讨方略啊!”

“元朝鞑子甚是可恶,简直不把我们汉人当人看,我觉得应该派大将进行北伐,攻占了元军的巢穴,天下人心必然归于主公,群雄必然臣服于主公,这样一来,天下不是就平定下来了吗?”大将邵荣第一个站出来发言。

元末地方割据势力之一,张士诚是怎么败给朱元璋的? 第2张

“勇气可嘉。”朱元璋称赞他敢于第一个站出来“献计”,但接着话锋一转道:“方略不妥。”解析如下:元朝鞑子现在只剩下一张空壳了,只要轻轻一推就会倒,如果我们花精力北伐,集庆必然空虚,如果这个时候徐寿辉和张士诚等人在我们背后捅一刀,那岂不是既无招架之功,也无还手之力了!

邵荣听了满脸通红,羞愧而退。

“举兵北上,与小明王和刘福通争夺淮北之地。”徐达说道。

“一派胡言。”朱元璋怒斥道。解析如下:我等既已接受小明王之封,便是属臣,攻打刘福通,便是犯上作乱,便成了众矢之的,这样一来,我等还如何立足?如何实现梦想?

徐达耳红面赤,惭愧而退。这样一来,群臣都不敢再进言了。良久,李善长站出来,打破了这难熬的沉默,喃喃地说了四字:“打陈友谅。”

“战略可嘉。”朱元璋说着,顿了顿接着道,“方略欠佳。”解析:陈友谅占有湖广、江西各州县,兵多将广,地多粮足,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现在举兵去讨伐,无异于鸡蛋碰石头,没有一点儿胜算可言。如果到时候进攻无门,后退无路,那就是自取灭亡啊!

李善长嘴角嚅动,本还想再说点什么,但终究还是忍住了,很乖顺地退到了一边。 李善长那是啥人物,他是第一谋士啊,向来有真知灼见,连他的方略都没能通过,那谁还敢再站出来班门弄斧啊!

沉默良久后,冯国用这才站出来,来了个“沉默是金”:“臣等愚昧,请元帅明示。”

“请元帅明示!”众人齐声道。

朱元璋的目光一一扫过众人的脸庞,半晌,才缓缓地道:“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全局,我们现在有四不能攻,元朝于我等‘腐朽’,暂不能攻;小明王于我等有‘义恩’,亦不能攻;陈友谅于我等‘给力’,急不能攻;方国珍于我等‘地远’,缓不能攻。唯有东边的张士诚与我等‘比邻’,有四可攻:一是张士诚所在地富裕,得此地,天下粮草足;二是符合应由近及远、先弱后强的方略;张士诚的疆土与我们的地盘相接壤,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三是张士诚是个鼠目寸光、胸无大志的人,势力看似强大无比,但实际上弱不禁风;四是拿下张士诚,可以确保集庆万无一失,这给图谋向外更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朱元璋分析得精辟、深远。拥有四度:高度、深度、气度、厚度。众人只有称赞的份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