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云人物 > 帝王将相 > 唐代宗出逃后,皇宫里都发生了什么?

唐代宗出逃后,皇宫里都发生了什么?

来源:曾经史    阅读: 6.65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唐代宗,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攻占长安,唐代宗被迫出逃。

代宗出逃后,人们再次开始站队。

他们当时主要有上中下三种选择。

上策,自然就是落井下石,总而言之,皇帝昏庸无道,现在他落难了,我再补上一脚,让他见鬼去吧。

这种选择的优点就是,能让以后上位的皇帝知道,天下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从而在做事时,会顾忌别人的感受。

这种选择的缺点就是,如果皇帝渡过这个坎,难免会和你秋后算账的,在这种绝顶的政治舞台上,秋后算账的时候,可不是简单的交出一个脑袋可以赎了罪,因为这通常是死全家的事。

这种选择,让无耻小人去说,自然是高大上的。总而言之,皇帝代表天下人的利益,才叫天子;皇帝不能代表天下人的利益,那就是独夫民贼。你现在对皇帝玩痛打落水狗的精神,绝不是乱臣贼子,而是反暴政的勇士。

问题是,让正人君子去说,这种选择肯定是端不上台面的。因为皇帝再昏庸无道,他也是皇帝啊!关键是,你从前像狗一样的爬在皇帝前面,皇帝也从来没有断你的狗粮啊,现在皇帝有事,你就对皇帝痛打落水狗,你还叫人吗?

下策呢?自然就是趁机表忠心。总而言之,皇帝再昏庸无道,皇帝也拥有巨大的资源。现在人们都反对皇帝,你雪中送炭的给皇帝送温暖,皇帝肯定会记你一辈子的好,如果皇帝渡过这个坎,你一辈子恐怕也吃不完这种红利。

皇帝可以高高在上,主要原因就在于,心怀这种盘算的聪明人,实在太多了。

这种选择,抛开大道理去说,就是狗一样的选择。因为你一心想通过讨好昏君获取好处,你还叫人吗?

但是用大道理去说,那可了不得了,因为这就是圣人的选择。一切是显然的,皇帝是个昏君,他宠幸奸臣,祸国殃民,而且猜忌你、打压你、甚至还有可能要杀你,但是你依然无怨无悔的忠于他,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让无耻的小人说,这就是一种不当人非要当狗的精神;但是让正人君子去说,这就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事实上,皇帝可以高高在上,主要就是因为这种人实在太多了。因为不论表面上看起来,大家都在反对皇帝,但是只要进入操作阶段,总会有许多人不约而同的站在皇帝一边。

这样一折腾,那些积极反对皇帝的人,都会家破人亡了,而且成为乱臣贼子任人唾骂;那些在关键时候向皇帝表忠心的人,却会因此加官晋爵,而且成为忠义之士被人们学习赞叹。

唐代宗出逃后,皇宫里都发生了什么?

中策呢?自然就是当吃瓜群众。总而言之,皇帝现在有难了,你既不落井下石,也不积极救助,而是在旁边假装啥也不知道。

这种选择的优点是,现在大家都看皇帝笑话,还有人对皇帝一个劲扔石头,你也在旁边看皇帝笑话,就算皇帝度过了这个坎,通常也不会清算到你的头上。万一皇帝因此退出历史舞台,新皇帝上位时,你也不会因为站在老皇帝一边,而受到各种牵连。

这种选择的缺点是,这种大奖摆在你面前,你不积极争取,日后难免会后悔的。我是说,皇帝有难,你积极救助,就可以获得无穷的红利,你竟然坐视这种机会流失,日后想起了,你能做到不后悔吗?

关键是,如果皇帝认为以前对你非常好,日后想起你在他有难时,竟然跟没事人一样,你觉得,一定能保住你的脑袋吗?

从这层意义上,单纯的基于利害选择,人们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做。

因为面对人生的选择,单纯的基于利害盘算,就有永远的上中下三策选择,而且各策都是有利又有弊。

唐代宗逃出长安城后,马上就有人选择对他落井下石了。

因为简单看,现在就是有人可以复制唐肃宗的成功。异族入侵,皇帝不管不顾的率众逃离帝国都城,现在你拥立一个皇族成员称帝,然后收复了长安城,再以此号令天下,可以获得的红利,那得多大啊?

而且从最简单的事实,你也可以分析出来,吐蕃人并没有占据关中的实力。因为关中距吐蕃人的军政中心太远了,吐蕃人到关中,其实已到了鞭长莫及的地方。皇帝之所以逃出长安城,主要是因为惹怒了军人集团,所以大家都有意无意的想看皇帝的笑话。否则,吐蕃人哪有机会杀到长安城下,更哪有机会杀入长安城呢?

从这层意义上,只要大家重新改组中央政府,稳定了军人集团的情绪,把吐蕃人赶出关中,那就是分分钟钟的事啊!

至少,吐蕃人不可能有力量控制关中地区,那是显而易见的事。如果有人愿意重组大唐中央政府,并且愿意和吐蕃人签订附有政治、经济利益的条约,吐蕃人没有理由拒绝啊。

从这层意义上,把吐蕃人赶出关中,并没有什么难度。唐代宗逃出帝国都城,主要是因为突然枪杆子失灵了,并不是因为吐蕃人有多厉害。

在这种背景下,丰王李珙在大家的支持下,试图坐镇关中复制唐肃宗当年上位的成功。而且简单的看,也未必没有机会。

丰王李珙是唐肃宗的弟弟,唐代宗的叔叔。而且在安史之乱后,也曾拥有过极高的军政地位。拥戴他当皇帝,从理论上没有多大问题。

而且此时,他们还有一张自己认为的王牌,那就是郭子仪会站在他们一边的。

唐代宗一上台,就剥夺了郭子仪的军权。从情理上,郭子仪应该会希望唐代宗消失于政治舞台上的。现在郭子仪就在关中,以郭子仪的影响力,如果郭子愿意与他们合作,他们就算成功一半了。

问题是,这些人与郭子仪一联系,郭子仪的态度非常简单,那就是我永远忠于皇帝!

郭子仪的这种表态,直接让丰王李珙一伙不知如何是好了。

毕竟以他们的军界影响力,不能取得郭子仪的支持,实在不足以实现他们的目标。

这样一来,他们当时就陷入万劫不复之中了,因为郭子仪架着高大上的名义,直接就把他们拘捕,因为他们这是标准的造反作乱啊。

郭子仪之所以愿意站在皇帝身后,是因为皇帝手里,还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存在。因为当时鱼朝恩坐镇陕州,而且第一时间就表态,永远忠于唐代宗。

鱼朝恩之所以忠于唐代宗,就是因为他没有别的选择,如果唐代宗真被人清理出局,鱼朝恩一点活路也没有,因为从理论上,鱼朝恩就是祸国殃民的邪恶化身;就算他积极支持新皇帝上位,新皇帝也不会放过他的。

唐玄宗时代的大太监边令诚,听到唐肃宗灵武称帝,哭着喊着从安禄山控制的长安城跑到灵武,按理说,就算有天大的罪过,就凭他这份忠心,也应该可以免于一死了。结果让唐肃宗一刀把他砍了,因为这种邪恶化身的太监,代表正义上位的新皇帝是绝不会原谅的。

内侍边令诚复自贼中逃归,上斩之。

我们不知道边令诚临死前会想到什么,因为早知如此,跟着安禄山混,最多也就是这种结局吧,而且还能多活几年。

只要我们知道这种利害关系,自然就会知道,只要宦官控制着军队,人们敢动皇帝,就得想好后果。

事实上,大唐帝国的太监政治在此后得到强化,这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因为通过这个惨痛的经历,大唐皇帝更真切的感受到,太监才是最自己可靠的力量,只有把更多的军权交给太监,自己才有机会面对已呈失控之势的军人集团。

皇帝的身份、军方大佬郭子仪旗帜鲜明的支持、鱼朝恩控制的军队坚定站在身后。大唐皇帝手上的筹码,已多于任何一个实权派了。而大唐皇帝的手上的筹码,并不只这些。

唐代宗出逃后,皇宫里都发生了什么? 第2张

文官集团呢,肯定也是支持唐代宗的,如果唐代宗被军人集团运作下台,军人力量就会更上一层的楼的。

因为军人集团与文官集团一直存在排座次之争。

在地方政府中,坐头把交椅的官员,应该是什么人呢?在皇权控制力不足的地方,肯定是军方大佬;而在皇权控制力充足的地方,肯定是文职官员。这几乎就是最普遍存在的事实。

面对此情此景,不用说什么大道理,你是文职官员会希望加强皇权,还是希望皇权削弱呢?

只要我们知道这种事实,大约就会知道,唐代宗虽然逃出了长安城,拥有的权力资源,依然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总的来说,军人集团已被分割成碎片了,他们不论实现怎么的默契,也只是原始的、不稳定的联盟。这种默契,虽然可以动摇一下皇帝权力的根基,但是真想把皇帝摇下宝座,却显然需要可遇不可求的因素。

在此时此刻,皇帝感觉无法控制军队了,但是军人集团主要手段,也就是拒绝与皇帝合作,真正起来造反的力量,少得可以忽略不计。

当时跳得最欢的力量莫过于仆固怀恩,而仆固怀恩也维持着与皇帝最基本的合作;当时梁崇义已公然割据襄阳了,但他也没有扔掉皇帝的大旗;甚至河北的安史余部,现在也高举着皇帝的大旗。

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个人敢站出来公然反对皇帝,恐怕分分钟钟就会让皇帝打得万劫不复。

现在就看支持皇帝的力量,能不能把吐蕃人赶出关中呢?

如果他们长时间无法把吐蕃赶出长安城,唐代宗的权力依然有可能失控。

但是吐蕃人到了关中这种鞭长莫及的地方,根本不可能长久驻扎。所以经过郭子仪的简单运作,吐蕃人就全面撤出了关中。

史书常常夸大郭子仪的神功无敌,总而言之,郭子仪一出场,就挽救了大唐帝国。

其实呢,吐蕃人进入关中,已到了鞭长莫及的地方,他们能取得这种胜利,纯粹就是抓住大奖的事。只要他们感觉大唐随时可能反攻时,自然会想着跑路的,因为不跑路,等大唐皇帝控制了局势,他们想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总的来说,长安城离吐蕃的军政中心太远了,远到了,吐蕃人根本无力控制的地步。因为在这种地方与大唐军队展开决战,吐蕃人是一点胜算也没有。

事情发展到此时此记得,真正的问题就是,皇帝敢不敢回关中了?

因为这样一折腾,郭子仪的地位,多少有些如日中天了,如果唐代宗回到关中,郭子仪一个想不开,会发生什么事,谁也不敢保证。所以有一段时间,唐代宗都不敢回长安了。

元振惧,又以子仪复立功,不欲天子还京,劝帝且都洛阳以避蕃冠,代宗然之,下诏有日。

但是经过一系列的犹豫、思考、运作,唐代宗终于还是决定返回长安城。

事情发展到此时,李光弼就比较尴尬了。

因为他作为与郭子仪齐名的将领,在皇帝处于危急的时刻,他竟然一直按兵不动,他这是想干什么?

当然了,事情发展到此时,程元振也需要当作替罪羊被交出来了。毕竟帝国发生那样的大问题,总得有个说法吧。

如果说皇帝没有犯根本性的错误,那些在关键时候看皇帝笑话的人,算怎么回事呢?问题是,皇帝怎么能背这种罪名呢?所以,主要罪过得找一个替罪羊,于是程元振被推了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帝王将相
后宫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