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云人物 > 帝王将相 > 十二路诸侯逢泽会盟时,魏惠王为何要自称夏王?

十二路诸侯逢泽会盟时,魏惠王为何要自称夏王?

来源:曾经史    阅读: 2.0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魏惠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魏惠王,魏武侯之子,魏国第三代国君。魏惠王在其父死时,与其弟公仲绶争位。这时韩、赵两国在公孙颀的策划下,联合进攻魏国,在浊泽大败魏军,并将魏惠王围困在军中。但在如何处置魏国上,韩、赵两国发生了分歧。

赵国想让魏国割地,而韩国主张将魏国分为两个国家,魏分为二,国力就大为削弱,不会再对韩、赵构成威胁。赵国不同意韩国的主张,韩国不高兴,就连夜带着军队撤出战场。结果惠王得以保住君位。

十二路诸侯逢泽会盟时,魏惠王为何要自称夏王?

浊泽之败并未损伤魏国的元气,次年(公元前368 年)魏对韩、赵两国发起反攻,''败韩于马陵,败赵于怀。魏国打败了韩、赵,保住了独立,但是三晋联盟由此破裂。

之后由于秦国、齐国的崛起,韩、赵、魏三家重新结为联盟。魏惠王又就把国都从安邑东迁到梁,又称为大梁。魏惠王迁都大梁后,便于对东部广大地区的统治,同时也加强了对东方诸侯的控制,以抵消齐国在淮、泗诸侯中的影响。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了逢泽之会,参加会盟的共十二个诸侯国,大概有宋、卫、邹、曹、鲁、陈、蔡、许等淮泗一带的小国,以及战国七雄中秦国、赵国都在其中。

魏惠王当着各路诸侯的面前,摆出了天子仪仗,效法齐桓公九合诸侯,自称''夏王'',并在诸侯间发号施令,试图以逢泽之会确立魏国在列国间的统治。那么十二个诸侯国为何都不敢提出反对?

十二路诸侯逢泽会盟时,魏惠王为何要自称夏王? 第2张

事实上,魏国当时是中原霸主,魏惠王魏罃即位正是魏国鼎盛时期。早在魏文侯时期,用李悝为相,实行政治改革,以乐羊、吴起等为将,富国强兵,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所以淮泗一带的小国自然不敢反对魏国,在当魏惠王迁都大梁的时候,鲁、宋、卫的国君都到魏国去朝见魏惠王,继文侯、武侯之后,魏惠王又成为诸侯的领袖了。

逢泽之会上小国不敢反对,是意料之中,那么作为战国七雄的赵国、秦国为何不反对魏惠王?为了联络赵国,魏惠王把榆次(今山西榆次)和阳邑两地送给赵国,与赵君盟于漳水上。所以魏国与赵国此时的盟友关系,赵国自然没有提出反对。

十二路诸侯逢泽会盟时,魏惠王为何要自称夏王? 第3张

而秦国则是另有图谋,商鞅认为秦国势力暂时不是魏国对手,所以建议用尊魏为王的办法来麻痹魏惠王。公元前344年,商鞅奉秦命游说魏惠王,劝他先称王,然后图谋齐、楚。魏惠王骄傲自大,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于是召开了逢泽之会。

逢泽之会后,魏国的强大,引起了诸侯的恐惧,于是韩国和齐国在共同反对逢泽之会的条件下亲近起来。公元前341年,齐国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将十万魏军歼灭,魏军主帅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接着齐、秦、赵从三面夹攻魏国。齐国和宋国军队围攻魏国的平阳。 公元前340年,秦国商鞅大破魏军。在这样接连的沉重打击下,魏国丧失了中原霸主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