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云人物 > 帝王将相 > 努尔哈赤的死因是什么?重伤而死还是因病而亡?

努尔哈赤的死因是什么?重伤而死还是因病而亡?

来源:曾经史    阅读: 8.54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努尔哈赤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关于努尔哈赤的死因,目前争议仍然较大,那么努尔哈赤真的是被袁崇焕炮轰而死吗?一直以来,炮轰努尔哈赤都被认为是袁崇焕的一大功绩,然而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努尔哈赤被其炮轰致死的可能性极小。

努尔哈赤发动宁远之战,撤军后八个月突然病逝

明朝天启年间,后金在辽沈之战获胜之后,又攻克包括辽西重镇广宁在内的40余座城堡,明廷大震之下,采纳孙承宗和袁崇焕“保关内必守关外,保关外必守宁远”的主张,并以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取代王在晋,经略辽东。

努尔哈赤的死因是什么?重伤而死还是因病而亡?

孙承宗抵达辽东之后,随即命令袁崇焕和副总兵满桂率兵万余驻守宁远。袁崇焕于是在宁远练兵屯田、修筑宁远城,遂使宁远成为山海关的重要屏障。天启五年(1625年)夏,孙承宗又采纳袁崇焕建议,派兵据守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等城,将辽西防线向前推进200里。

天启五年(1625年)十月,孙承宗屡遭攻讦陷害之下愤而辞官,天启帝以阉党高第取而代之,而高第抵达山海关之后便下令尽撤锦州、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杏山等地的明军和守城器具,将军队全部撤入管内,因袁崇焕坚决反对而只让其率领少量军队驻守宁远。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趁着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努尔哈赤亲率八旗军六万余人直逼宁远城。此时宁远城内守军不过两万,且在关外各处军队撤退之后宁远已成孤城,袁崇焕于是坚壁清野,率领全城军民意图死守宁远。

正月二十三日,后金军抵达宁远,在派人劝降袁崇焕失败,反被其用大炮轰击后,后金于次日发动进攻。面对后金大军的围攻,袁崇焕率领军民死守,甚至亲自担土搬石,堵塞缺口,双方激战至深夜,后金军攻城不破后只得收兵。二十五日、二十六日,后金军队再度与明军激战两日,然而依然对宁远城无可奈何,在付出较大伤亡代价后,努尔哈赤被迫撤军。

而就在宁远之战结束八个月后,即天启六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突然病逝,终年68岁,后葬于沈阳福陵,庙号“太祖”。

努尔哈赤是否被袁崇焕炸死?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

努尔哈赤的死因是什么?重伤而死还是因病而亡? 第2张

由于从宁远之战到努尔哈赤去世,之间仅仅间隔了八个月时间,因此若说努尔哈赤被袁崇焕以火炮击伤,最终不治身亡似乎也说的过去,但从现有资料来看,这种可能性极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史料可信度较低。努尔哈赤重伤致死之说,出自于朝鲜人李星龄所著的《春坡堂日月录》和张岱所著的《石匮书后集》。根据该书的记载,朝鲜翻译官韩瑗随使团前往明朝时,恰好遇到了袁崇焕,袁崇焕对其极为欣赏,宁远之战时曾将其待在身边,因而韩瑗得以亲眼目睹了这次战役,而袁崇焕则在战事结束后派人前去羞辱努尔哈赤,因而得知努尔哈赤已经重伤。不过,关于这种说法,后金和明朝方面的史料均未提及,《清史稿》明确记载天命十一年秋七月“上不豫”,至“八月丙午,上大渐,乘舟回。庚戌,至爱鸡堡,上崩”,也就是说努尔哈赤乃是因病去世。而《明熹宗实录》中则仅仅记载了“(宁远)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攻具焚弃,丧失殆尽”,根本没有提及重伤努尔哈赤之事。如果努尔哈赤被重伤,如此大的功绩,捷报之中不可能不提,明朝的史料更不可能不记载,这显然不合常理,难以令人信服。

2、努尔哈赤无重伤迹象。宁远之战结束之后,从努尔哈赤的行动轨迹来看,哪里有一点重伤的迹象。根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在攻打宁远失败之后,努尔哈赤又率兵突袭觉华岛,“我军夺濠口入,击之,遂败其兵,尽斩之。又有二营兵,立岛中山巅。我军冲入,败其兵,亦尽歼之。焚其船二千余;并所积粮刍,高与屋等者千余所”。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攻打喀尔喀蒙古,“进略西拉木轮,获其牲畜”。同年五月,毛文龙进攻鞍山,努尔哈赤回师盛京。五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又曾亲自迎接前来沈阳的科尔沁部奥巴贝勒。直到同年七月中旬,努尔哈赤身患毒疽,这才前往清河汤泉疗养。如上所述,宁远之战后,努尔哈赤不仅经常出席活动,而且频频出兵作战,哪里有一点重伤垂死的样子。

努尔哈赤的死因是什么?重伤而死还是因病而亡? 第3张

3、古代的医疗条件。以明朝末年的医疗条件,尤其是尚未入关的后金医疗条件,对于枪炮伤基本就是束手无策,一旦被炸成重伤,或许不会立即死亡,但定然不会再活多久。如果努尔哈赤真的被大炮炸成重伤,那么有理由还能活蹦乱跳的长达半年之久吗?这显然不太可能。

如上所述,从现有史料来看,袁崇焕用大炮轰死努尔哈赤这种事情显然不太可信。而且,目前关于努尔哈赤之死虽然有争议,但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他到底是郁愤而死,还是因身患毒疽不治身亡。

帝王将相
后宫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