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云人物 > 帝王将相 > 明英宗临死前为何留下遗诏废止后宫妃子殉葬?

明英宗临死前为何留下遗诏废止后宫妃子殉葬?

来源:曾经史    阅读: 6.28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古代帝王死后,统治者往往会强迫某些未生育的后宫妃子殉葬,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无人道的后宫妃子殉葬制度。

考古发现,后宫妃子殉葬制度,最早可能始于周朝。在周幽王的墓穴中,考古人员发现有百余尸体,但其中只有一具是男性,其余的皆为女性。而这些女性骸骨,极有可能便是周幽王死后殉葬的后妃妃子。

关于后宫妃子殉葬,有史可考的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死后,“从死者77人”。而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说:“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于是全部让她们殉葬,死者甚众,大概有近万人。

汉、唐两朝,皇陵的重要特点是陪葬制度,而不是以人殉葬,即在皇陵附近让皇亲国戚和达官显宦死后陪葬皇陵。所以,在汉唐时期,对待后宫妃子,相对之前的朝代,要仁慈许多。

明英宗临死前为何留下遗诏废止后宫妃子殉葬?

网络配图

高祖刘邦死后,除了像戚夫人等几位被吕雉视为眼中钉的妃子被处死外——不是殉葬,其他未生育的妃子都被遣散回原籍。汉惠帝死后,吕后则把未生育的后宫妃子赠送给汉惠帝的兄弟们——历史上著名的窦漪房窦太后,便是因此而成为了汉文帝的女人。

另外《汉书》说:汉武帝时,“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充后宫,及弃天下,又皆以后宫女置于园陵。”这里的“置于园陵”未必是殉葬,也有可能是把后宫妃子集中起来守陵。

宋朝开始,契丹、女真、蒙古等边疆民族先后入主中原,他们均有以人殉葬的传统,这就促使了中原人殉制度的再度兴起。据记载,成吉思汗死时,为了保密,灵柩所过之处,遇人便“尽杀之”,还用美女骏马殉葬:“杀40名贵族美女及大汗之骏马以为殉。”

明朝前期,也有令后妃妃子殉葬的陋习。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宣宗朱瞻基,明朝六任皇帝,都有以后宫活人殉葬的记录。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称:“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如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世袭锦衣卫千百户,人谓之朝天女户,历成祖、仁宗、宣宗皆然。”明成祖朱棣死时,殉葬者有三十余人;明宣宗死时,仍有七个妃嫔殉葬。

终止明朝后宫妃子殉葬历史的是明英宗。明英宗临死之前留下遗言,说:“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那么,明英宗为何要终止后宫妃子殉葬制度呢?

明英宗临死前为何留下遗诏废止后宫妃子殉葬? 第2张

网络配图

一种说法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父亲朱瞻基死的时候,强迫从死的妃子“哭声震殿阁”的场面强烈刺激了这位当初才9岁的孩子,这段经历成为他一生的梦魇。

第二种说法与周宪王朱有炖有一定的关系。朱有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朱橚的长子,朱元璋第六孙,明英宗正统四年,朱有炖去世。朱有炖不是一位合格的亲王,却是一位很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杂剧艺术家。他在死之前,向明英宗表达了死后丧事从简,不要殉葬的意思。

朱有炖死后,明英宗便按其生前意愿,赐书通知朱有炖的弟弟朱有爝,不要把未生育的后宫妃子殉葬,但还是晚了一步,朱有爝已经让朱有炖的王妃巩氏及六位夫人殉葬了。明英宗对此十分愧疚,不仅下诏追谥王妃贞烈、六夫人贞顺,还下定决心,自己死后也不要后宫妃子殉葬。

第三种说法,明英宗废止妃子殉葬,是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钱皇后。由于钱皇后并未生下龙子,在宫廷争斗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了避免自己死后钱皇后被逼殉葬,明英宗因此在临死前特意留下遗诏,废止妃子殉葬的制度。

明英宗临死前为何留下遗诏废止后宫妃子殉葬? 第3张

网络配图

明英宗在位期间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历来为后人所诟病;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更是把他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但他临死前能留下遗诏废止后宫妃子殉葬,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总算还是做了一件挺有人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