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云人物 > 后宫人物 > 孝庄太后在临终前立下的遗嘱是什么内容?

孝庄太后在临终前立下的遗嘱是什么内容?

来源:曾经史    阅读: 8.4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孝庄太后,原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出生于蒙古科尔沁贵族世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本站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孝庄文皇后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女性。

1688年1月27日,经历了三朝帝王,辅佐了顺治与康熙两代皇帝的孝庄皇后,最终走完了她传奇的一生,享年75岁。

祖母的去世,让康熙悲痛不已,不过,更悲剧的是,孝庄在去世之前,还给康熙留了一个世纪大难题。

孝庄临终前立下遗嘱:临死前立下遗嘱:太宗文皇帝梓宫安放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安厝,则我心无憾矣。

孝庄的遗言究竟是什么意思,康熙为何将祖母挺灵37年不敢下葬?这一切还得从孝庄进宫时说起。

孝庄太后在临终前立下的遗嘱是什么内容?

美丽的科尔沁草原不但培育了悠久的北方民族文化,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美丽的草原姑娘。

这些姑娘们有何奇特之处?也许跟你我想的不一样。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有过许多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这些政权大多都是从游牧民族发源而来,并且他们还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比较盛产杰出的女性。辽代的萧皇后,元代的波尔贴,清代的孝庄文皇后、慈禧太后等等。

说起孝庄文太后,她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当我们在看到她风光无限的背后,可能还要对她的过往有所了解,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北方女性。

随着后金逐步壮大,开始步步蚕食蒙古地区,由于蒙古各部落之间也在彼此争斗,科尔沁的一个部落率先与后金结盟。而率先嫁给后金皇太极的是一个叫哲哲的女人。

为了表示诚意,皇太极跑出去几百里接亲,而且接回来就放在了正房的位置上,那个时候叫大福晋。可惜的是,哲哲一直无出。科尔沁首领很着急,又将年仅13岁的孝庄嫁了过去。若按辈分而言,孝庄是哲哲的侄女。不过,等了一年多之后,孝庄的肚子也没啥动静。

科尔沁草原的首领又急了,于是将早已为人妇的海兰珠嫁了过去。海兰珠深得皇太极的宠爱,俩人顺利生了一个儿子。而在此期间,孝庄也顺利生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哲哲也一连生了俩女儿,或许真的是海兰珠带来的好运。

不难想象,作为侧福晋的孝庄,根本没有什么优势,虽然她是最早一批进宫的妃子,但孝庄并不受待见。说到底,孝庄太后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多岁的皇太极完全就是一场政治婚姻。

相差二十多岁的婚姻,尤其是在皇太极面前,孝庄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所以她没有尝过爱情的滋味究竟是什么样的。

皇太极去世后,皇位继承成了焦点,即便不是多尔衮,也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怎么也不会轮到孝庄的儿子福临。

不过孝庄太后也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大统,于是她便找到多尔衮,希望他能够让出皇位,并且辅佐自己的儿子继承大统。虽然历史上上关于孝庄跟多尔衮的传言有很多,比如说两人之间暗生情愫等等,总之,多尔衮最终在皇位面前作了让步。

有道是无风不起浪,而且按照满清的制服,俩人这关系是允许在一起的,这样的话,两人之间的关系还真就不好说。

从不越位的“贤后”

孝庄太后在临终前立下的遗嘱是什么内容? 第2张

儿子福临顺利继承皇位,是为顺治皇帝。孝庄成了名正言顺的太后。而多尔衮因为有功,也被顺利加封为摄政王,可谓位极人臣。

由于孝庄对顺治的严苛要求,加上母亲在外界的流言蜚语,所以一直以来,顺治皇帝跟孝庄的关系都比较敏感。以至于到顺治去世时,母子之间的关系都没有得到很好地缓和。

孝庄本以为儿子当了皇帝,自己就可以安享晚年,奈何多尔衮的权利实在太大,处处压制顺治小皇帝,导致儿子虽贵为帝胄,却犹如提线木偶,这让孝庄忧心忡忡。

可怜天下父母心,公元1650年,孝庄总算等到了多尔衮去世的那一天,她本以为这位“爱管闲事”的多尔衮去世之后,自己的儿子就会挺直腰杆,沿着先帝的步伐振兴大清基业,奈何天不假年,儿子福临24岁时便因病去世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肯能只有为人父母才能体会,何况儿子贵为一国之君。他丢下的何止是母亲,更是大清的江山。

好在孝庄在顺治执政时,并没有学慈禧,过度染指政事,反而大方放手。期间,她把对儿子的爱,全部转移到爱新觉罗·玄烨(日后的康熙皇帝)身上。当顺治去世后,年幼的玄烨成为了大清的皇帝。此时的孝庄在经历了大半生的风雨后变得更加的沉稳老练。

为了康熙皇帝坐稳皇位,她不得不再次垂帘听政,培植自己的势力,待康熙能独挡一面,并擒了鳌拜,肃清一些宿敌党羽时,孝庄又不动声色地退居幕后,将朝廷大权全部交给了康熙。在孝庄的辅佐下,康熙帝将大清带入了鼎盛时期。

从后来的历史不难发现,康熙一直对祖母怀有崇敬感恩之心,所以对于这位祖母,康熙也十分地孝敬。祖母不单单给予情感上的呵护,在治国理政方面,更是康熙的良师益友。

由于孝庄知进退,懂礼让,也知道自古以来女性干政的严重后果,所以她吸取了前车之鉴,在关键的时候,还是将手中的大权交给了康熙。这一点的确难能可贵。所以,直到孝庄去世前康熙帝都对这位祖母十分的信服,对于孝庄的话他都大多言听计从。

《素书》中的这句话——女谒公行者乱。

无论是西汉吕后乱政、女皇武则天夺取李唐江山,还是萧太后摄政,虽然她们一时风光无限,大权在握,然而,由她们带来的祸患,又是让人不寒而栗的。慈禧太后更是无出其右,不再赘述。

什么是睿智,我觉得从孝庄的身上就能找到答案。关键时刻,急流勇退,还政于朝廷,交权于皇帝,这才是她最愿看到的结局。也许在孝庄看来,能顺利辅佐两朝皇帝,才是居功至伟的,其他并无所求。

孝庄太后在临终前立下的遗嘱是什么内容? 第3张

问题来了,既然孝庄如此受到爱戴,那么在她死后,为何康熙没有及时将这位祖母安葬?后经分析,不是他不孝,更不是不愿意,而是他不敢。

前文有述,孝庄生前曾说,太宗文皇帝梓宫(皇太极陵寝)安放已久,不便打扰,这是孝庄的“不敢”。那么,作为孙子的康熙,他有何不敢呢?

孝庄的心意,其实康熙也明白。既然这样,就得尊重死者的意愿。

那么,康熙有在纠结什么?原来,顺治占着清东陵风水最好的一块地。按照辈分来看,儿子不应该比老娘位置好,论功劳,顺治也比不上孝庄,既然如此,总不能让顺治腾地方吧?何况孝庄话里有话,认为自己的夫君皇太极已经有正宫陪伴,所以就不便打扰了。

最后,康熙干脆在清东陵风水墙外面建了一个“暂安奉店”,将孝庄的梓宫暂且停放在那里,不过这一停,就是三十多年。

此外,康熙之所以不敢草率行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还是老人家弥留之际里的那句话:若另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安厝。孝庄见证了大清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他游走于三朝帝王之间,也明白了一个国家富强对于老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性,所以她不想自己死后让康熙大操大办,劳民伤财。

康熙一向对祖母的话言听计从,所以这才有了孝庄如今的陵寝:昭西陵。不过这处陵寝还不是康熙完成的,最终让孝庄落葬的是雍正皇帝。换句话说,康熙将孝庄梓宫放在清东陵外37年,是因为他没有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帝王将相
后宫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