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古文名著 > 元妃省亲时贾元春的表现如何?她的政治智慧怎么样?

元妃省亲时贾元春的表现如何?她的政治智慧怎么样?

来源:曾经史    阅读: 1.9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元妃省亲时贾元春的表现如何,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忘了是哪一位红学研究者曾经说过,元妃省亲,是贾府的高光时刻,他每读到此,都会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曹雪芹在追忆他家族曾经的荣光,不自觉地流露出炫耀和得意的情绪。

很可惜,这位高人的感觉屏山一点儿也没读出来,对于十七十八回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花团锦簇表面之下,唯有满纸的悲怆、压抑和无处不在的危机,悲凉遍布华林算是我本人对这一部分的总结。

元妃省亲,表面上看是无比的荣耀,其实问题实在是太多了,这里不一一展开,本文聚焦贾元春,看一看这位贾府最大的靠山真实的政治智慧是个什么水平。元春在娘家贾府不过停留了几个时辰,却接连犯下了9项错误,她最终被缢杀,结局极为惨烈,其实,在省亲的过程里,元春的许多表现,早就说明了问题所在。盘点如下:

一、口无遮拦,是位居高位者的大忌

元春回娘家,见到家人的第一句话是:“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

以元春的身份,到了这个份上,除了内心,已经没有什么隐私可言了,就算是睡着了,说梦话都得小心言辞。元春就这么大大咧咧直抒胸臆,吐槽皇宫是不得见人的去处。身边一众太监彩嫔宫女,你知道哪一个是皇帝派来监视你的?甚至,所有人都对你有监视责任。

二、将宫廷与民间小户作比较,而且得出了对后者向往的结论

元妃省亲时贾元春的表现如何?她的政治智慧怎么样?

元春和父亲贾政有一番对话,见了亲爹,亲情顷刻压倒了元春的理智,一开口的情绪就不对:

“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贾政这个不讨喜的人这一次的表现却是可圈可点,他同样的情绪波动,眼里是含着泪的,但他没有被女儿的情绪带进沟里去,每一句讲话都是政治表达:

“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赐天恩,下承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 ,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

看,这才是政治人物说话正确的打开方式。如果整间屋子里就贾政和元春,你信不信贾政也会哭着说:“闺女,爹娘可想死你了!”所以,贾政的话不能视若无情或者说没有人性,而是这个身份、环境你只能这么说话。

三、对家族继承人提出的希望十分不合时宜

元春见过了弟弟宝玉,同样控制不住情绪,哭了不说,交代父亲贾政虽说不严不成器,但过严恐生不虞。元春的交代是颇具有人性化的。可是她忘了,贾宝玉算是荣国府唯一的希望,更是家族的希望。元春自己,她不光是皇帝的女人,更是家族的依靠,同样,家族的壮大也是她位置稳固的前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宝玉作为家族里重要的男丁,怎么可以佛系抚养呢?不进则退,元春和家族其实只有一条路,现实要求他们必须励精图治,努力奋进。而元春的话,毫无高度,十分不合时宜。

四、对潇湘馆和蘅芜苑的偏爱,彰显其与宫廷价值的格格不入

大观园是元春的行宫,除了政治主题外,就是休闲的园林。元春游完后,发表了意见:她最喜欢的地方是潇湘馆和蘅芜苑。潇湘馆表达的是文人消极避世的隐居之所,而蘅芜苑是以推崇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为主题的,这点我们在《论语·雍也》里可以找到答案:“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这是儒家推崇的贤德之人该有的品性。元春喜欢这两处会得到读者的赞赏,却和元春的身份很违和。她的这种心性,注定她做不到将家族利益和皇家利益高度统一,从而让家族因她更进一步。她本人可以成为双方一致性的推动者,不客气地说,元春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格局。

五、二次进园私会妙玉,在政治立场上授人以柄

元妃省亲时贾元春的表现如何?她的政治智慧怎么样? 第2张

妙玉到底是什么身份我们这里不展开,但她出身官宦,却为世所不容,连家乡都回不去了。足以证明她的家族不但湮灭了,而且非常大的可能是政治上失败的一方。

元春游览大观园一共有两次,第二次是宴席毕后,看小说原文,她二次进园,只有一个落脚点,就是元春进了栊翠庵,私会了妙玉。贾府愿意收留妙玉,证明两家是一个政治阵营的人。元春的政治嗅觉太迟钝了,收留这么一个孤女并没有什么,就算是不知底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作者专写这么一笔,我们可以看做元春在政治上避险意识的薄弱。

六、对龄官的格外偏爱暴露其思想的危险性

在听戏的环节,元春流露出对于小戏子龄官的格外偏爱。值得注意的是,龄官是一个精神上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她在贾蔷甚至元春面前都不改自己的主张。而且她专为元春所做的《相约》《相骂》两出戏,一出是赞美自由恋爱,一出是小丫环和主子拌嘴的事。都是有悖那个时代主流的。元春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代表,欣赏这样的曲目,欣赏这样的人物,看到此,只觉得元春的思想好危险,更为她今后的命运担忧。

七、所点之戏目无一符合主流意识形态

其实元春所点的四出戏:《豪宴》《乞巧》《仙缘》《离魂》,不但是贾府由盛转衰继而覆亡的全过程。也是贾元春自己命运的真实写照。曹雪芹写此四曲目,脂砚斋的批语告诉读者:

《豪宴》伏贾家之败,《乞巧》伏元妃之死,《仙缘》伏甄宝玉送玉,《离魂》伏黛玉之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这四出戏,在《红楼梦》的那个年代,有些情节映射统治者的不仁与残酷,是犯忌而不能演的。当然这是曹雪芹艺术创作手法的需要,但不得不说,让这四部戏和元春紧密联系起来,多少体现了她的所好和要表达的个人主观取向。

八、向往得到帝王的爱情,注定悲剧结局

元妃省亲时贾元春的表现如何?她的政治智慧怎么样? 第3张

元春所点戏目有一出《乞巧》,这部戏是《长生殿》里的一出折子戏,讲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而《乞巧》表达的是二人甜蜜的爱情。这个细节说明元春在祈祷自己可以永得圣心,是她对于得帝王宠爱的一种向往。

帝王的爱情是最靠不住的,宫廷里的爱情更加是奢侈品,有这样的企望本就是幼稚的表现。想在宫廷成为赢家,需要修炼的是自己和自己家族对于帝王的价值。元春的整个省亲的过程,很遗憾,我们找不到她这方面的表现。

九、贾环的刻意回避,暴露了元春的心胸

元春省亲,家族里有一个人回避了,就是贾环,说他正病着。这话说得很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贾环实在算不上一个重要的人物,不过是跟着一笔带过而已,早不病晚不病,整部书里也没有病过,偏偏大姐姐回家,让贾环病了。哪里是病了,极有可能是元春受祖母和母亲的影响,对赵姨娘母子厌烦的缘故。

其实后来的猜灯谜也一样,贾环和大家一样猜了灯谜,也做了灯谜,结果呢?元春不猜贾环的灯谜,理由是不通,而且对于贾环所猜的,她也说是错了。更加佐证了元春对这个弟弟的厌恶。

厌恶当然没有问题,只是实在不应该引起元春格外的关注,好恶之心不行于色,是政治人物的基本素养,说实话,元春离这个境界的确是有距离的。

元春的省亲,可以看做是她漏洞百出的一场个人表演。元春最终被缢杀的惨烈结局,其实就从她的这些言行里,已露端倪。

以上九项,从曹雪芹的本意出发,都是赞美元春的,因为他的前提是否定那个社会和统治高层。而屏山则是从现实出发,从个人及家族利益出发来探讨元春的政治智慧,她位列金陵十二钗第三位,是曹雪芹重要的悼红对象,如果她具备老辣的政治手腕,恐怕也列不进十二钗了。

元妃省亲时贾元春的表现如何?她的政治智慧怎么样? 第4张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蒙府、戚序本在第十七回有回前诗曰:

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

可见,就这一章而言,曹公绝不是为了所谓炫耀,他的深邃和他的思考,早就给予读者提示了。

匆匆中,已写了三千余言,多一个视角,留给读者从另一层角度思考和讨论。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