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古文名著 > 红楼梦黛玉与史湘云的性格有何不同?为何会这样

红楼梦黛玉与史湘云的性格有何不同?为何会这样

来源:曾经史    阅读: 2.7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红楼梦》作为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红楼梦》作为小说,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的写实性,不管是人物,还是事件,细细分析,其实都能找出其中的前因后果,但书中还是有不少地方存在疑问,比如史湘云和林黛玉,她们的处境很相似,都是父母双亡,都被贾母接到贾府来居住,可两人的性情却是天差地别,史湘云天真活泼,林黛玉却敏感矫情,动不动就喜欢迁怒他人,连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以及贾宝玉的奶娘李嬷嬷,全都被她怼过,为何处境如此相似的两人,性情差异却这般巨大呢?

红楼梦黛玉与史湘云的性格有何不同?为何会这样

究其原因,跟两人的智商有很大关系,林黛玉因为过于聪明,所以对人情世故的感知更加敏感。以第八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为例,按照正常的送宫花顺序,应该是先给迎、探、惜三春,再给黛玉,关于这一点,宫花的主人薛姨妈也是这么认为的,书中如是记载:

薛姨妈乃道:“这是宫里头作的新鲜样法,堆纱花十二支,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旧了,何不给她们姊妹带去。昨儿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儿来得巧,就带了去罢。你家三位姑娘,每人两支;下剩六支,送林姑娘两支,那四支给了凤哥儿罢。”——第八回

此时薛姨妈作为贾府的客人,既然要送宫花,自然应该先送主人家的三位姑娘,次给黛玉,王熙凤是二嫂子,自然要排在黛玉后面,可周瑞家的却为了讨好“琏二奶奶”,先给王熙凤送,最后剩下两朵才给了黛玉。可黛玉又是极其聪明敏感的人,她一下子就看到了其中的问题所在,于是冷笑着送给周瑞家的一句:“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若是史湘云站在林黛玉的位置上,恐怕根本就觉察不出其中的差别,而会笑吟吟地接过宫花儿,道一句:“谢谢周姐姐。”

所以林黛玉的敏感矫情,是以智商为基础的,林如海去世之后,林黛玉彻底成了孤儿,处境乃是“寄人篱下”,虽然贾母一直拿林黛玉当自己人,跟旁人谈天说地每次说“我们家姑娘”的时候,都将林黛玉包含在内,可黛玉自己始终没有办法将自己当作贾家人。她一直谨小慎微地生活着,时刻怕落人褒贬,吃个燕窝都不敢去厨房要,生怕别人在背后说闲话,这种处境下的林黛玉如何能不敏感?

反观史湘云,她的生活状态并不像林黛玉那般大起大落,她自幼父母双亡,一直跟叔叔婶婶生活,此时的史家已然没落,书中有一处记载着实典型。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史湘云在史家的生活现状通过宝钗之口被揭露出来:

宝钗道:“我近来看着云丫头神情,再风里言风里语的听起来,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都是他们娘儿们动手。”——第三十二回

有些读者看到此处,更觉得奇怪了,史湘云的处境这么惨,应该比黛玉更敏感更可怜啊,为何还能如此天真好爽?其实大家误解了这个情节,并不是史家虐待史湘云,由于家境渐衰,家里没钱雇针线活女工,只能自己动手,史家女眷皆是如此,并不是针对史湘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史湘云不会出现心理不平衡的状态。

红楼梦黛玉与史湘云的性格有何不同?为何会这样 第2张

另外,因为史湘云本身神经大条,所以她反而能对那些蝇营狗苟的琐碎小事看淡,遇到自己看不惯的事情也会直言说出,而不会选择憋在心里,如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中,史湘云就曾劝告过新来的宝琴:

湘云道:“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园里来,这两处只管顽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回无妨;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说的宝钗、香菱、宝琴都笑了。——第四十九回

史湘云这种“直肠子”的本性,让她的各种负面情绪得以正常发泄,但林黛玉却太过聪明,但凡是一点小事,她都能细心敏锐地揣摩到背后的三四层意思,并且看穿事物的本质,但这却让林黛玉的思想走向了孤独和偏执之中,这种思想的高度决定了黛玉没办法跟别人倾诉,也懒得跟别人倾诉,因为她看得太透了。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就曾分析过这一点,并且举出例子,第三十四回,林黛玉已经预测到了自己和宝玉的未来:自己寿夭,两人缘尽。但我们何曾见过黛玉跟别人说这些话,以求得安慰?从来没有,曹雪芹只是用心理独白的形式来塑造林黛玉,而不像史湘云那样,直接将所有话说出来。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