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真相 > 为何明朝时国外对中国的称谓是“契丹”呢?

为何明朝时国外对中国的称谓是“契丹”呢?

来源:曾经史    阅读: 7.7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公元14世纪,帖木儿帝国与大明帝国同时崛起于亚洲。

其中,朱元璋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帝国,时间是公元1368年。

帖木儿则以西察合台汗国女婿的身份,取而代之,建立了帖木儿帝国,时间是公元1370年。

为何明朝时国外对中国的称谓是“契丹”呢?

帖木儿比朱元璋小8岁,寿命则相同(都是70岁),所以帖木儿活到了朱棣时期,并在中亚和西亚击败金帐汗国、奥斯曼帝国、马穆鲁克王朝之后远征大明。

帖木儿对明朝皇帝的称呼是“契丹国的野猪皇帝”,这显然是一个蔑称,但却有渊源。

1、契丹

在古代,每个国家其实都有自称,也有他称,中国也不例外。我们虽然自称“华夏”、“中华”、“九州”、“神州”,还有大汉、大唐等,但传到了国外便会由于语言的不同而变味,因此所谓中国的他称,便是其它国家口中的中国的名字。

今天的我们都知道,俄语中对中国的称谓是Китай——契丹,但事实上不仅是俄国,西方许多国家都称中国为“契丹”,而这一称谓的由来应当源自耶律大石的西辽。

耶律大石,文武全才,辽国进士出身。但生逢大辽末世,当辽国被新崛起的女真人所灭后,他率部西迁,在中亚建立了威名赫赫的西辽帝国。

西辽,是一个标准的中国式政权,官方语言是汉语,而耶律大石庙号德宗,号“天佑皇帝”,年号“延庆”,同时自称“菊尔汗”,也就是“万汗之汗”、“汗中之汗”的意识,与波斯人的“万王之王”类似。

耶律大石名扬天下,缘于卡特万之战。这一战发生在公元1141年,交战的双方是西辽与伊斯兰世界的塞尔柱帝国。

为何明朝时国外对中国的称谓是“契丹”呢? 第2张

塞尔柱帝国苏丹号称“东方和西方之王”,其版图从中亚一直延伸到小亚细亚,并由于重创东罗马帝国而引发了欧洲持续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

而塞尔柱帝国的衰落,便源自卡特万之战,这一战耶律大石以少胜多,大败10万塞尔柱大军,塞尔柱帝国联军阵亡者陈尸数十里。关于这场大战,我国的记载不多,但阿拉伯史学家曾这样记载:

在伊斯兰教中没有比这更大的会战,在呼罗珊也没有比这更多的死亡。

此战,使塞尔柱帝国退出中亚,而西辽成为了中亚的霸主。十字军的劲敌似乎在一夜之间便化为乌有,从此“契丹”开始在西方被神话,即使后来蒙古大军西征,西方人也是将其当做契丹人的。这便是我国被称为“契丹”的来源。

不过,从渊源来说,契丹人与蒙古人也确实都出自东胡。

2、桃花石

桃花石,也是西方对中国的称谓,只不过要比“契丹”更早。

关于“桃花石”这一称呼的来源,如今众说纷纭,因为它是一个音译词。在我国史书中最早出现桃花石一词,是在丘处机的《西游记》一书中。

公元1227年,长春真人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召赶往中亚,途经阿里玛城(今新疆霍城县境内)时,有如下记载:

农者亦决渠灌田,土人却以瓶取水,载而归。及见中原汲器,喜曰:“桃花石诸事皆巧。”桃花石谓汉人也。

桃花石,指的便是汉人。

不过,桃花石这一称呼出现的很早,大约在公元七世纪初,东罗马的史学家便已经在史书中用“桃花石”一词称呼中国了。

桃花石——Taugast,这一称谓的由来史学界莫衷一是,主要曾出现过四种说法:

其一,是大魏,也就是北魏,由法国学者德经首倡其二,是拓跋,法国伯希和、日本白鸟库吉提倡,目前这一说法是主流,且从产生的时间来说也比较符合其三,唐家(唐朝的自称),德国学者夏德、日本学者桑原藏提倡,但“桃花石”这一称呼却早于唐朝其四,大汉(汉朝的自称),我国的张星烺所主张。唐朝后期,回被黠戛斯击败后进入西域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又称黑汗汗国),而在喀喇汗王朝的《突厥语大词典》中,对“桃花石”是这样解释的:

桃花石,乃是秦的名称。秦分三部分,上秦在东是桃花石,中秦是契丹,下秦是八儿罕(即喀什噶尔)

“桃花石”,在这部词典中被称为摩秦,而秦曾是西方对中国最早的称呼。此外,契丹、喀喇汗也被称为“秦”。在这一概念中,当时中国分为三部分:宋朝在东 ,辽朝在中部,最西部则是喀喇汗王朝。

或许,“桃花石”本就不是一个单一源头的词汇,体现的是从汉朝进入西域开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西方民族对中国的称谓的变化,而由于丘处机将其翻译成“桃花石”而有了固定的汉语词汇。

3、现在可以回答帖木儿为何将明朝皇帝称为“契丹国的野猪皇帝”了

公元1405,年西班牙人克拉维约在撒马尔罕所著的《奉使东方记》中这样记载:

契丹国(Cathaya)皇帝名朱四汗(Chuscan),盖统有九邦大帝之意。唯察合台国人称为陶格司(Taugas),猪皇帝(Pig Emperor)之意也。朱四汗为大国之主,帖木儿昔尝称臣纳贡,今不肯再纳矣。

契丹,指的便是中国。

而野猪之语,其实是因为突厥语中“桃花石”(Taugas)与“野猪”(Tonguz)谐音,帖木儿故意误读“桃花石”为“野猪”,通过骂明朝皇帝,在口头上占便宜而已。

当时,帖木儿已经决定于大明决裂,不肯再称臣纳贡,所以才会有这一称呼。

契丹国的野猪皇帝,本来其实是契丹国的桃花石皇帝,而契丹和桃花石,都是西方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称呼。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