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真相 > 蜀国为什么最终没能崛起?是因为刘备打压人才吗?

蜀国为什么最终没能崛起?是因为刘备打压人才吗?

来源:曾经史    阅读: 2.0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被广为流传,但是这部作品终究是小说,为了增添艺术色彩,作品中的很多内容与历史事实不等,这很容易误导读者。若真的想了解三国时期的真实历史,还应当读《三国志》。东汉末年,朝局动荡,各地群雄拔地而起,想要在这乱世中挣得一席之地,最终群雄中,曹操,刘备,孙权获得胜利,占地为王,建立了魏蜀吴,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然而,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山难容二虎,何况三虎相争,魏蜀吴三国不可能同时鼎立于世。不出意外,公元263年,蜀国最先被灭。关于蜀国最先被灭的理由众人分说不一,相比较魏国和吴国,蜀国的国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在经济实力上就是远远落后的。

此外,随着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的去世,蜀国国内的英才少之又少,能担当大任的也寥寥无几,何况君主刘禅还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人物,一个乐不思蜀,便能将国家拱手与人。

蜀国为什么最终没能崛起?是因为刘备打压人才吗?

但实际上,蜀国早先是有机会碾压魏国和吴国的,但是由于刘备长期打压蜀国最优秀的军事人才,让他长期坐冷板凳,所以蜀国错过了一镇雄风的好机会,才让蜀国早早灭亡。

说起蜀国最优秀的军事人才,很多人可能会说诸葛亮,毕竟草船借箭,空城计等计谋空前绝后,诸葛亮是绝对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本事的。但这种高评价也只限于《三国演义》中,《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就军事才能来看,诸葛亮的评价着实一般般了。

蜀国为什么最终没能崛起?是因为刘备打压人才吗? 第2张

蜀国最优秀的军事人才当属赵云,因关羽失误,导致荆州官员倒戈,关羽丧命,刘备为此发动夷陵之战,既是为了项羽报仇,同时也是孤注一掷,想要夺回主动权,在暮年为刘禅博得更好的局面。但是,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之前,赵云曾极力劝阻。赵云表示,曹丕刚刚即位,尚未稳定根基,若是能且先灭魏,则吴自服。

“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这是赵云对刘备说的原话,而历史的走向也证明赵云所说确有其事。若是刘备不意气用事,养精蓄锐,辗转关中,曹丕在刚即位的混乱中未必是其对手,刘备拿下关中,统一中原,光复汉室便指日可待,而刘备因小失大,将蜀国往深渊又推了一步。

赵云的战术策略也是高深莫测,汉中之战,赵云采取心里战略,让兵力占据上风的曹军不敢上前,而赵云转身反杀,让曹军措手不及,最终漂亮的完成了以少胜多的战役。

赵云除了具有高瞻远瞩的谋略和见底,还具有同理心,刘备的益州,准备犒赏四军,但赵云表示,当地人民长久受战乱之苦,此时实不该把农民的房屋田舍夺走犒赏将士,以伤民心。可见,赵云高风亮节,心怀国家而不是眼前自己的一点利益,赵云虽有超高的军事才能,但是并没有收到刘备父子的重用。

刘备的五虎上将(关张马黄魏)生前就已经封侯 ,但是赵云不但生前鲜少有独自领兵作战的机会,就连封侯也是死去三十年后被追封为顺平侯。刘备放着赵云这样的得力干将不用,放着赵云提出的正确策略不采取,国家灭亡也是迟早的事。蜀国于公元263年被灭,这个锅还得刘备来背。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