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真相 > 夺门之变后,于谦为什么会被皇帝杀掉呢?

夺门之变后,于谦为什么会被皇帝杀掉呢?

来源:曾经史    阅读: 1.6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这首诗是清代文人袁枚游西湖之后所作,诗中的“岳于双少保”指的是岳飞和于谦。这两个人的功勋相当,都被视为“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民族英雄。

岳飞之死,世人皆知,被秦桧以“莫须有”的诛心之论冤杀。而于谦之死,却有些不明不白了。

按照《明史·于谦传》的记载,明英宗(朱祁镇)本不想杀于谦,但是在参与夺门之变的徐有贞力劝之下,才决定将于谦斩首弃市并罚没家产、子女戍边。

奏上,英宗尚犹豫曰:“于谦实有功。”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帝意遂决。

抄家时正堂锁得严严实实,打开一看里面摆放着明代宗(朱祁钰)赐予的蟒袍、剑器。除此之外,于谦家一贫如洗,根本没有可抄之物。在场的锦衣卫无不黯然落泪。

除此之外,于谦还是一位好丈夫。妻子去世后也没有再娶妻更别说纳妾了。明代的高级士大夫做到这一点的好像也就他一个人(海瑞都前后娶了三个妻子纳过两个妾)。

据说皇太后孙氏开始并不了解于谦被处死,听说之后哀悼了好几天。明英宗事后也很后悔自己的决定。

皇太后初不知谦死,比闻,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

这就是典型的为尊者讳了。如果杀于谦真的是被夺门功臣所迫,那有什么必要抄家并连坐其家属?其实让朱祁镇重新选择一次,他还是会杀于谦的。因为从朱祁镇甚至孙太后的角度去看,于谦非死不可。

明英宗土木堡惨败于瓦剌并被也先俘虏后,孙太后下旨,立英宗长子朱见深(明宪宗)为太子,任命郕王朱祁钰代总国政。但是于谦等文官却以皇太子朱见深年幼无法理政为由,坚持要拥立朱祁钰登基为帝。

夺门之变后,于谦为什么会被皇帝杀掉呢?

于谦等人的要求和理由完全没有道理。

虽然于谦他们口称“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但是当时明代的文官制度已经成熟,皇帝年幼与否并不阻碍朝廷的运转。明英宗八岁登基不就是他们眼前的例子吗?而且随后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跟当时宫中的皇帝几岁又有什么关系?

现任皇帝还在世,现任皇帝的合法继承人也在世。于谦等人却堂而皇之地要求另立新帝,实际上这就是谋逆。

虽然自秦以降已经出了很多太上皇,但是简单来说这些太上皇可以分为两类,自愿禅让和被迫禅让。被迫禅让的历史上全被定性为篡逆,连盛世英主李世民也逃不脱“篡逆”之名。朱祁镇是自己主动下诏禅位的么?

至于说皇帝被俘,无法继续履行其皇帝职责,所以必须重立新君。这是我们现代的政府的运行规则,古代可没有这种规定。乱臣贼子们,以皇帝被蒙蔽或者挟持为由造反时,喊得也是“清君侧,还政于君上”而不是“清君侧,另立新君”。

退一步说,就算是必须奉英宗为太上皇,有朱见深在,也轮不到朱祁钰做皇帝。如果说朱见深年幼,于谦等人如何解释,他们这些文官要把周公辅佐成王的事,传颂千年?

所以,就算是徐有贞真的有劝英宗杀于谦也不会说“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他更有可能说“明典刑,正国法”。

那么于谦等人为什么一定要拥立朱祁钰呢?

首要目的是断绝孙太后的干政之路。因为朱祁钰代总国政,皇位空悬,孙太后就能够以皇太后和皇太子的名义干预政务,朱祁钰无论是礼法还是宗法上都不能拒绝。还有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如果朱祁钰只是代总国政,他为了自己日后考虑也必须讨好代表未来皇帝的孙太后。

如果是朱见深称帝,孙太后更可以堂而皇之地参与政务了。就像英宗登基之后,谁不了解后宫的太皇太后张氏才是真正的皇帝。

夺门之变后,于谦为什么会被皇帝杀掉呢? 第2张

电视剧里的孝恭孙皇后

而拥立朱祁钰后,朱祁钰为了自保和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和文官集团合作。这样文官集团既可以排除后宫干政的可能,也可以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最后拥立朱祁钰可以断绝朱祁镇回归的可能。这个可能性在当时相当的高,而且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是朱祁钰使绊子,朱祁镇早就回朝了)。

也先虽然俘虏了朱祁镇,给他的待遇也不怎么样,但是他还是将朱祁镇视为明代的皇帝。更重要的是也先并没有覆灭明代的志愿,他攻打北京更多的是为了劫掠。

所以于谦他们很担心,朱祁镇同意也先的一些条件后(例如朝贡、互市等),也先将他释放回来。朱祁镇因为依仗勋贵、宦官势力,和文官集团的关系非常紧张,对文官集团的权力限制也很大,文官们自然不希望他再回来做皇帝。

朱祁钰本人最初也很抗拒将他拥立为帝,为此他和于谦当面争执过:“有皇太子在,卿等何敢乱法?”朱祁钰说的“法”是太祖在《皇明祖训》里钦定的“嫡长子继承制”。

于谦的答复是:“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殿下弘济艰难以安宗社,以慰人心。”

最终在于谦等文官的逼迫下,孙太后被迫同意朱祁钰登基,并尊朱祁镇为太上皇。你说孙太后和朱祁镇能不恨于谦么?

此后不久朱祁钰就被皇权彻底俘虏,开始一门心思地把皇位留在自己这一系。为此他也干出了非常没道理的事情。他废朱祁镇儿子(朱见深)的皇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为什么说朱祁钰此举没道理呢?看看他登基诏书是怎么说的:

我圣母皇太后务慰臣民之望,已立皇庶长子见深为皇太子,命眇躬辅代总国政……

宗庙之礼不可久旷,朕弟郕王年长且贤,其令继统以奉祭祀……

首先他明确承认了朱见深已被太后立为皇太子。更重要的是他登基是“继统”而不是“继嗣”,也就是说皇帝嗣系还是朱祁镇这一系(除非朱祁镇这一系绝嗣)。简单来说朱祁钰是“代”皇帝,他以后还得把皇帝位重新传予朱祁镇这一系。

如果于谦一心为朝廷为国家,他就应该明确反对这件事。因为这事儿朱祁钰做得完全没有道理(朝廷官员就没有明确支持的),朱祁钰强行而为必然会导致朝廷分裂(后来确实如此)。

不是说于谦站出来就一定能阻止朱祁钰,但是这是他必须表明的态度。事实是整个过程中于谦并没有明确表示意见(或者说是默许),因为他是朝廷的风向标,他的态度实际影响朝中很多大臣的态度。

而且在一些史料记录中,于谦是支持朱祁钰废太子的,例如《罪惟录·孙皇后》:

上疾甚,上圣使太监吉祥语于谦:“即帝晏驾,复奉太上何如?”谦曰:“失国得罪祖宗,恐不足以示天下后世。”“然则故太子何如?”谦又曰:“罪人之子也,已废不复。”上圣怒曰:“将于家自为之乎?”

所以说朱祁钰最终能成功废立太子,多多少少也是受益于于谦的态度。应该是这事之后朱祁镇和孙太后就起了必杀之心。

我们在看待于谦之死时,不能完全套用现在的一些观念和概念,以此认为于谦无罪且有功于国家却最终被冤杀。因为这个观点中的“国家”更多的是我们现今概念上的国家。

在皇帝朱祁镇看来,他才是明代这个国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于谦的虽然有功,但是其罪更大,这也是他必杀之的原因。

最后来说说于谦在夺门之变中为什么没有作为。

夺门之变不是一个仓促而起的政变,朱祁钰自己儿子死后一直无子,但他既不过继也不复立朱见深,本身就让朝中很多大臣对未来茫然、忧虑。

大臣们的担忧一点也不多余。因为朱祁钰和一些文臣明显不想把皇位还给朱祁镇一系,他死后如果有人拿着他的“遗诏”去拥立藩王而不是最有资格登基的朱见深就一点也不稀奇了。

搞不好又要上演一出“靖难”大戏。别说保住现有权力,可能连命都保不住。所以支持皇位回到朱祁镇一系的官员聚在一起提前准备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夺门之变前,徐有贞、曹吉祥等已经联络了宫中的孙太后,他们准备拥立朱祁镇复位的计划也获取了孙太后的明确支持。这也是他们能迅速攻破宫禁、控制后宫的主要原因。

这种情况下于谦如何“平叛”,难道连孙太后一起平了么?就算是于谦有这个魄力,朝廷的其他大臣们也支持么?而且平叛成功之后怎么办,皇位给谁?给朱见深,等他登基为自己父亲报仇?给别的藩王或者自己揽权,让自己成为群臣眼中的乱臣贼子?

最后于谦即便是有把太上皇、皇太后一起平灭的魄力和决心,他也没有做到这一点的能力。

因为整个夺门政变过程极其成功,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入宫时虽然禁卫阻拦,但是朱祁镇一表明身份,他们就放弃抵抗了(这也说明朱祁镇本身就受到相当的支持)。就算是于谦第一时间获得消息,他没有时间来组织平叛。

而且他也没兵来平叛。徐有贞、曹吉祥、石亨提前准备所以可以发动麾下心腹组成一支队伍。于谦他一时间到哪里去调军?

实际调军可不是写小说,一句话就能招来十万军队。虽然于谦是兵部尚书,京师也有他亲手组建的团营、禁军。但是于谦他没有皇帝诏令,没有兵符,凭什么调兵入京师(团营驻地不在京城内)?这规矩可是他自己定下的。

于谦唯一的办法就是靠个人声望去团营驻地召集,我们不论各营都督具体什么态度,时间上一样不可能。因为即便是都督们被于谦说服,由于没有提前准备,召集队伍还要花不少时间。

估计他们部将还没召集齐,新任皇帝朱祁镇已将九门关闭,并且最新的诏令也传送过来了。这些将士有几个会愿意押上全家老小的性命,跟着于谦去攻打京师和皇城?

所以于谦最终束手就请,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都是必然的结果。

最后说点题外话,明代的京营、禁军调动制度有个漏洞。一旦叛乱突然发生在京城,皇帝虽然手握军队却很有可能无法使用。因为叛军将皇宫包围后,调军的诏令和兵符都送不出去,怎么调军平叛?

说明:有点类似于始皇帝被荆轲在大殿里追着跑,因情急一时无法下令,侍卫们只能围在门口看戏。如果荆轲功夫在好点,始皇帝就在自己的数千忠诚卫士的围观下被干掉了。

明英宗复位后曹吉祥率军叛乱,英宗事先得到了消息都差点栽了。如果不是孙镗因西征提前领了兵符,并且忽悠将士们入京平叛,英宗很有可能要第二次成为俘虏。

说明:孙镗虽然有兵符,但是他的领兵诏令是西征不是去京师,所以他怕麾下将士不听他的命令,拒绝入京。就谎称刑部关押的囚犯越狱,捉获者得厚赏。然后召集了两千士兵,成功平叛。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