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世界史 > 什么是东学党起义?这场起义的后果如何?

什么是东学党起义?这场起义的后果如何?

来源:曾经史    阅读: 8.3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什么是东学党起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蝴蝶效应,指的是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将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且巨大的链式反应。简单来说,就是原本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引发了超乎想象的巨大的后果。历史上这样的事件比比皆是,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个历史事件就是蝴蝶效应在历史中起作用的真实写照之一。

什么是东学党起义?这场起义的后果如何?

这个历史事件就是19世纪末发生在朝鲜的东学党起义,这场起义或许对于中国人来说印象不是非常很深刻,但这场农民起义引发的后果却对中国近代的历史影响深远,因为它是中日两国爆发甲午决战的导火索。按理说,这场农民起义其实并没有持续多久,东学党起义从光绪二十年(1894)二月初爆发,到六月份政府便与起义军和解,持续时间甚至不到半年。那么,为什么这么一场发生在朝鲜的短暂的农民起义,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呢?

这就要先从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说起了,众所周知,朝鲜在古代长期作为中国的蕃属国,在古代朝贡体系中,朝鲜将中国奉为宗主国并接受来自中国的册封。所以中国对古代朝鲜不论是内政还是外交都拥有着非常强的影响力。但时间进入19世纪以后,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对于当时面临自身难保的艰难处境的中国而言,想要保持对周边那些原来的蕃属国的影响力自然也不像以前那么容易。

但由于古代朝贡体系思想对朝鲜的长期的影响,以及当时清政府依然不愿放弃自己“天朝上国”的宗主国地位,所以两国之间的蕃属关系到19世纪末依然尚未解体。但中国与朝鲜之间这种关系,是当时经过明治维新一天天强盛起来的日本不愿意看到的。

当时的日本经过资产阶级改革,已经逐渐使日本的国力与军事力量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日本自身贫乏的资源以及狭小的国内市场,使得日本必须要追求属于自己的海外殖民地,从而将其作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并且可以输出自己剩余资本。

而与其隔海相望的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自然成为了其首要目标。根据日本自己设定的大陆政策,想要图谋中国大陆,那必然要先吞下朝鲜,将其作为大后方和跳板,之后夺下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再试图全面侵占中国。

什么是东学党起义?这场起义的后果如何? 第2张

所以,日本必然要将手伸向朝鲜,而中国与朝鲜之间的蕃属关系是日本夺取朝鲜半岛的阻碍之一。但日本也不是一上来就打算对中国和朝鲜兵戎相见。日本先是通过江华岛事件与朝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使得日本的势力能过渗透到朝鲜国内,然后又多次借朝鲜国内发生内乱(壬午兵变、甲申政变)为借口,步步为营,在甲申政变后与中国签订的关于朝鲜的条约中,虽然自己被迫撤回了驻朝的军队,但却逼得中国也撤回在朝鲜的驻军,并且约定如果朝鲜再次发生内乱,中日两国都有派兵到朝鲜的权力,这使得日本从此可以名正言顺地向朝鲜派兵,而原本作为朝鲜宗主国的中国却要受到日本的节制(因为双方派兵去朝鲜都需要知会对方)。

而这便是东学党起义前的国际背景,我们其实通过上面的背景介绍便可以发现,当时的朝鲜其实早已经是一个夹在中日两国的火药桶。面对着步步紧逼的日本帝国,以及越发对朝鲜力不从心的清朝,再加上朝鲜自己统治阶级的腐朽和西方文化对传统的冲击,造成了当时的朝鲜内部社会矛盾极度尖锐,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下,对中日韩三国近代史有着深远意义的东学党起义爆发了。

所谓东学党的东学,是朝鲜人崔济愚开创的一种与以西方天主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即西学)相对抗的文化。东学党认为,传统的东亚的儒释道三家已经无力对抗西学的乘虚而入,导致朝鲜国运衰微,为了对抗这种亡国的邪教,所以要开创东学。但这种新的思想被朝鲜政府同天主教一道被视为邪教,并遭到镇压,其创始人崔济愚被处死。

东学党虽然多次为其教祖伸冤无果,但却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口号和旗帜,之后东学党以“讨倭斥夷”为旗帜进行活动,但却遭到了来自朝廷有增无减的镇压,最终东学党起义爆发。

起义最早爆发于对农民横征暴敛的全罗道,东学党的领袖之一的全琫准带着古阜和泰安两郡的数千农民进行起义,手持镰刀、铁锹等简陋武器的农民们却很快便贡献了古阜的郡衙,并占领了武器库,逼得全罗道古阜的贪官郡守仓皇而逃。得到壮大的起义军开始与其他地区的东学党相联动,并提出了“不杀人,不伤物;忠孝双全,济世安民;逐灭倭夷,澄清圣道,驱兵入京,尽灭权贵。”的行动纲领。还喊出了逐灭倭夷,尽灭权贵”的口号。

什么是东学党起义?这场起义的后果如何? 第3张

朝廷对起义军的剿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起义军在对朝廷的作战中越战越勇,响应的人也越来越多,不仅南方三道都被起义军占领,甚至李氏朝鲜的祖籍地全罗道首府全州都被起义军攻陷。而起义军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北上攻入汉城,此时南方各道都已经爆发起义,朝鲜政府眼见起义开始呈现燎原之势,便选择一方面就像之前几次内乱一样向自己的宗主国清朝求援帮忙平定,另一方面则是选择和起义军议和。

在朝廷选择满足起义军所有要求,以及起义军自身也伤亡惨重并且正遇上农忙季节的原因,双方最终同意停战并签订了《全州和约》。本来如果按照正常的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的套路,那么这场农民起义其实也就告一段落了,但处于中日夹缝中的朝鲜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东亚的局势的变化。

在接到来自朝鲜的求援后的清朝,二话不说派出了援兵前往汉城,结果还没赶到战场,朝鲜朝廷便和起义军讲和了。没有用武之地的清军为了避免与日军发生冲突也就没有进入汉城,甚至军舰都没有开进仁川港。但得知中国出兵朝鲜后的日本便开始大做文章,直接借口保护使馆和侨民决定向朝鲜增兵,而根据我们之前介绍过的中日之间的协定,日本在清朝向朝鲜派兵后是有资格也向朝鲜派兵的。

而为了避免日本借清朝出兵朝鲜作为借口进行军事入侵,朝鲜政府便致信主管朝鲜事务的袁世凯希望清兵尽快撤离,这样一来便可以使日本也不得不撤离。清朝虽然同意了这一提议,并试图让日本也随自己一同撤军。但日本却提出希望两国一同改革朝鲜内政的借口试图留下,清朝虽然拒绝了日本提议,但日本却没有就此放弃,反而继续单方面向朝鲜施压,让朝鲜改革内政,甚至放出了让朝鲜在三天之内废除与清政府的一切条约的最后通牒。

什么是东学党起义?这场起义的后果如何? 第4张

没得到朝鲜政府回应的日本在期限到达后攻占了朝鲜王宫,扶植了亲日的朝鲜内阁,并控制此内阁向日本请求驱逐在朝鲜的清军。然后日本便在几天后,对清军不宣而战,炮轰停泊在朝鲜的清朝军舰,而中日甲午战争就此爆发。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军节节败退,很快便被驱逐出朝鲜半岛,而作为导火索的东学党人便成了朝鲜亲日政府和日军的新矛头,东学党再次起义,并试图北上讨伐日军,虽然起义军在前期获得了一定的优势,但由于武器装备的差距,加上缺乏正规的军事训练,起义军被日军不断反推,最后被打散。

而日军和亲日政府则开始了对参加过起义的东学党人的血腥报复,甚至连家属都不放过,屠杀人数达到三、四十万人,而起义军的首领全琫准更是被高额悬赏,最终被变节的手下所出卖给了朝廷,最终被处死。而清朝也在与日本的甲午战争中落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可以说这场起义真正意义上改变了东亚三国在近代的政治军事格局的走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