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未解之谜 > 李自成起义军拥有百万之众 在清军面前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李自成起义军拥有百万之众 在清军面前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来源:曾经史    阅读: 3.0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对李自成军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明朝末年,李自成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迅速的崛起。最高峰时占领有几千里之纵,起义军人数也号称百万。在不长的时间里轻而易举地占领北京城,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

李自成起义军拥有百万之众 在清军面前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但他又像一个不会守家的暴发户一样,胜利来的快去的也快。还没来得及享受这胜利的果实,就很快地被清军追赶得四处乱逃。最后还惨死在湖北的九宫山,结束了他迭荡起伏的一生。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一个充满悲情式的人物。

他的这种不堪一击的快速失败,多少年来也引得无数人的不断追问,为什么会是这样?

首先,我们要看到李自成是如何快速崛起的。

李自成自从参加起义军以来,早期的斗争也是异常的艰难。起起落落的很多次,其中也不乏险些被明军消灭的时刻。

李自成起义军拥有百万之众 在清军面前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第2张

1638年的春天,明军在梓童击败了起义军。李自成和他的军队逃亡到了白水,由于没有后续的给养。到最后粮食都吃完了,形势本来就很危险了。而此时明将洪承畴、孙传庭,在潼关又联合起来击败了李自成。使得李自成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骑冲出重围逃到了商县、洛南的山区中。

后来由于皇太极在关外对明军加大了进攻,使得崇祯帝调派洪承畴任蓟辽总督。而孙传庭则改任保定总兵,但当孙传庭借病推辞时又被崇祯帝抓进大狱。这才使得李自成因为洪承畴和孙传庭的离去,才迎来了喘息的机会。并最后又死灰复燃,发展壮大起来。

当李自成从商洛出山后,采取了“均田免赋”的口号。立即得到百姓的拥护,使他的势力迅速地发展壮大。占领了湖北、河南、陕西等数省纵横几千里的地方,起义军也迅速地发展到百万之众。

李自成起义军拥有百万之众 在清军面前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第3张

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接着又带兵向北京进发。一路势如破竹,最后又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北京城,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但是由于他放纵部下的强征军饷,惹得官愤民怨导致吴三桂的降清。在山海关惨败给吴三桂和清军的联合打击后,也开启了他一路败逃的命运。

二,李自成的军队为什么这么不堪一击。

李自成的军队虽然崛起的速度很快,但是失败的也是很快。可以这么说在败退的过程中,他们鲜有胜利的时刻。人们不禁要问,号称百万之众的大顺军。怎么会这么毫无招架之力,剩下的只是逃窜。

这种情况的出现,应该是与李自成的个人素养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李自成没有一个全局规划的思想。

作为一个农民起义军的首领,以为占领北京城就万事大吉了。就光想着称王称帝,殊不知在当时还有很多敌对势力,稍有不慎就会被人赶尽杀绝。

李自成起义军拥有百万之众 在清军面前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第4张

在他占领北京的同时,全国还有很多的割据势力存在。西南地区张献忠的起义军,发展的也越来越大。以及还有明朝宗室刚建立的南明政权,也在控制着南方的广大地区。

他更没有看到已经壮大起来的清军,是明军都难以征服的对手。并且也已展现出了对关内的虎视眈眈,曾经数次跨过长城进入山西、河北等地烧杀抢掠,越来越成为一个巨大的隐患。

此刻还不应该是举杯欢庆的时候,而是应制定一个经略全局的整体规划。逐步实现对这些势力的打击,乃至最后统一全国的计划。可能是此时对明军轻而易举的胜利,兹长了他的骄傲自满的情绪。使他失去了对事情发展的理智判断,认为其他人也不过如此。

所以也就有了后来他纵容部下的暴力征收军饷,致使吴三桂降清并联合把他的大顺军击败,然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如果他在占领北京后,能够安抚各方人员行使帝王之风。迅速地稳定政局并收降吴三桂,清军就不会轻易地进入山海关。

李自成起义军拥有百万之众 在清军面前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第5张

在逐步地安定国家局势后,再像汉武帝举全国之力打击匈奴一样,亦或者像隋唐时期打击东北的扶余政权那样。偏居一隅的清军也绝对不会是对手,更不会成为中原王朝的隐患。纵观北方的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压制时期。都是在中原王朝的政治组织能力涣散的时候,才给予他们的可乖之机。否则任凭中原王朝的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是这些少数民族无法企及的,又怎么可能轻易地被他们打败。

其次,没有稳健的战略布防。

没有王者之风的“流寇”作派,也应该是李自成失败的重要原因。每占领一地没有想到去长期的经营,只是一味地对权贵们进行暴力征收军饷。而对普通百姓采取“均田免赋”,就会造成军队的后勤补给没有延续性。军队也就会失去长久的发展动力,对政权的建设也就失去持续的财力支持。

李自成起义军拥有百万之众 在清军面前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第6张

像汉高祖刘邦所实行的减租减赋的政策,就应该是他效仿的方向。这样就能产生多方皆大欢喜的场面,实现多利共赢的效果。既能很好地经营所占领的每个地方,作为根据地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力和战略物资。又能巩固他的大顺政权的稳定发展,也不致于被清军打得四处乱窜。

经营好每个占领的地方,对各方人员都进行相应的安抚,使每个地方的官民都与他同心同德。既使清军在后面尾随不舍,也会由于战略纵深的加大。使得清军的战线会拉得越来越长,会造成首尾不顾而撒离的。毕竟清军的主力总共还不到十万人,如果把各个地方动员组织起来。和他们进行焦土对抗,那点清军又算得了什么。

李自成最终的四处逃窜,就是由于自己的前期没有好好地经营每个地方。没有形成更多的战斗堡垒,使大顺军变成了孤军奋战。更不会得到各方的支援,最终导致自已的失败。

李自成起义军拥有百万之众 在清军面前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第7张

最后,李自成的大顺军,真实的战斗力是有限的。

虽然李自成的大顺军号称有百万之众,但是能称得上精锐的也不会超过十万人。大多数应该都是乌合之众,甚至可以说有很大的一部分人,都是有跟着李自成的大顺军能升官发财的心态。所以他们整体的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都知道兵贵在精而不在多,交战双方最后的胜败。除了有战略战术上的原因外,起主要决定的就是战斗力。而战斗力的形成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一定的军事训练以及经过许多次战斗的洗礼。而李自成的大顺军,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地聚集百万之众,其整体的战斗力肯定会大打折扣。

并且在后期,他们也没遇有到过真正大的战伇。在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战役中,一路上也并没有遇到过明军的奋力阻挡。沿途的州府都是纷纷开门投降,是不战而胜的。所以他们能轻易地占领北京城,并不是说明他们的战斗力有多强,而是明军大都没有抵抗的缘故。

并且到后来李自成的大顺军,在攻打山海关的时候。起先是大顺军和吴三桂的明军,打得灰天地暗互相消耗很大兵力的时候。附近观战的清军才加入了战斗,并给予大顺军很大的打击,致使李自成的大顺军全线溃败。

在李自成的主力遭受重大打击的时候,剩余其他大顺军的战斗力。就会与清军的主力有很大的差距,失败也就会再所难免了。所以由于李自成的大顺军,整体战斗力的有限。也致使李自成全线溃败,大顺军也只能四处乱逃了。

李自成起义军拥有百万之众 在清军面前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第8张

综上所述,李自成在战略上没有做好全局的规划,也没有进行战略纵深上的布防,再加上大顺军整体有限的战斗力。虽然有号称百万的大顺军,在攻击力强悍的清军主力与吴三桂的降军联合攻击下,也真的是不堪一击。也只能是被追得四处逃窜了最后也难逃失败的境地。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