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秘闻 > 演义趣闻 > 古代超级吃货,苏东坡吃到你怀疑人生

古代超级吃货,苏东坡吃到你怀疑人生

来源:曾经史    阅读: 2.5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唐朝

 1、孟浩然

浩然一生布衣,始终无缘仕途。中年时,也曾滞留洛阳数年求仕,不果。几年后不死心,又赴长安,赋诗太学,满座惊服,全无抗手。做官的小弟王维得知孟大哥从乡下来到长安踢场子,私下叫他去翰林院切磋。无巧不巧皇上来了,孟浩然吓得躲进床底,王维不敢隐瞒,皇上说:“那好得很啊,这人好大名头,既然在此,叫出来见见吧。”于是孟从床下爬出来作诗,心情跟被老师叫上黑板做题是一样的,丫完全没心理准备啊。他作到“不才明主弃”一句,唐玄宗大皱眉头,说:“你不求进取,怎么反而诬赖朕弃你?”当时撵出京城。

又过得几年,做官的事有了转机——山南道采访使韩朝宗表示,愿意带孟浩然入京,并向朝廷引荐。两人约下日子,孟浩然收拾收拾行装就准备启程了。临行之际,突然有朋友来访,孟浩然不好意思不招待,那一块吃个饭呗?朋友当然不推辞,开吃。吃着吃着,约定的时辰到了,家里人提醒,莫误了韩公的约会啊(君与韩公有期)。孟怒道:“瞎?没看见喝酒那?没那闲工夫!”(业已饮,遑恤他!)韩朝宗左等右等,始终不见孟来,找上门一看,里面正喝得杯盏狼藉酒酣耳热。韩大怒辞去。

又几年,孟浩然年事渐高,背上生了疽,反复医治多年,险些将一条命搭进去,总算眼看将瘥。这年是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路过襄阳,造访孟浩然。孟兴致很好,设宴款待。席间自然少不了当地特产的鱼虾鲜货,孟浩然寻思,病好的差不多了,吃一点无妨吧,就吃了很多,毒疮复发而死。

古代超级吃货,苏东坡吃到你怀疑人生

网络配图

 2、李显

唐中宗李显,大半辈子在母亲一手遮天的阴影下战战兢兢,女儿安乐公主出生尚在逃难路上,连套正儿八经的襁褓都没有,撕块袍子裹着,取名叫李裹儿。李显给作娘的流放在外十五年,朝不保夕,自忖早晚有一天会被妈妈杀了。生活毫无希望,几度打算自杀。纵然生在帝王家,这样天天提心吊胆过日子,哪有心思讲究吃饭,苟且偷生而已。

神龙政变,李显复位以后,终于得以长长舒一口饿气,终!于!可!以!吃!饭!了!这时他已经五十岁,就算放开了吃,恐怕也吃不了几年。好在牙口还不错,为了尽可能多吃点花样,他琢磨出一个办法:让大臣们请朕吃饭。

卧槽你真好意思啊皇上!

皇帝去臣工家用膳也不是没有过的事。然而李显想的这个名目,是凡朝臣升迁,就要向天子献食。搁现在的话,两会过后,不得撑死?有人升官就请吃饭,对方是皇上,你敢不挖空了心思准备?这饭局有个名字,曰“烧尾宴”,典出“鱼跃龙门”:鱼跃过龙门时,会有天火烧掉鱼尾,鱼才化成龙身飞去。寓意是极好的,直上青云,谢主隆恩,就是有点不要脸之至。李显此举深谙 别人家的东西最好之道,只是他九五之尊,不好意思直说“爱卿,今晚请朕搓一顿大腰子嘛~”。现在烧尾宴一出,升官的固然高兴,皇上也得以大快朵颐,皆大欢喜。

皇帝馋成这个熊样,也是朵奇葩。

李显只思口腹之欲,并不考虑此举助长了铺张浪费之风。直到景龙三年(709年),苏瑰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封许国公,照例要献食。这次是一次性提拔了一群人,皇上不用挨家挨户去吃,只要大伙儿各自从家里带来好吃的,挑个日子凑个趴就行了。多么值得感激涕零的团购模式啊!皇上既替臣工们省了成本,又升了官,吾皇圣明!到设宴那天,独苏瑰不献,同僚一片哗然。将作大匠宗晋卿奚落道:“封了宰相居然不烧尾,你真好笑啊苏大人。(拜仆射竟不烧尾,岂不喜耶!)”皇上一脸黑线,心里问候了苏瑰全家,默不作声。这尼玛没法说啊,你叫人家请客,人家死活不请,难道推出去斩了?全场尴尬之间,苏瑰昂然而出,说出一番话来:

宰相燮和阴阳,代天治物。今粒食踊贵,百姓不足,卫兵至三日不食,臣诚不称职,不敢烧尾。(《新唐书·列传五十·苏瑰》)

啪啪啪,字字扇在李显脸皮上。当时的状况是,关中地区歉收,长安积粮有限,漕运不利,斗米百钱,有臣属意暂趋洛阳——唐初多有皇帝因长安粮少而赴东都就食的先例,李显不同意,冷笑:“岂有逐粮天子?”大概早年心里种下了逃难的阴影,说什么都不肯再离开长安。可是京城缺粮缺到“卫兵三日不食”,军饷尚且如此,何况民间?中宗一朝,官员冗滥。安乐公主墨敕斜封公然卖官鬻爵,李显随意擢拔官员,出现了宰相、御史、员外官人数太多,办公室不够分配的局面,称“三无坐处”。这样不节制的加官进爵,自然日日烧尾,遂了李显口欲。不过烧尾宴名头响亮,是得益于在苏瑰拜相前半年,韦巨源拜尚书令左仆射。当时烧尾之风犹盛,韦巨源在家里宴请李显,整理了一份日记性的《烧尾食单》。这道食谱辗转流传了下来,使今人得窥大唐顶级饮食。

古代超级吃货,苏东坡吃到你怀疑人生 第2张

网络配图

、宋朝

苏轼超级大吃货。苏东坡不入围这种榜单,简直罔顾天理。

今天以苏轼冠名的美食,牌子最响亮者当然是东坡肉。苏轼胃口覆盖极广,早年除无肉不欢外,最嗜荔枝,在水果界,荔枝已然无敌,苏轼认为能一较高下的只有水产界的江珧柱和河豚。

江珧柱就是江珧的后闭壳肌(壳里那枚很有嚼劲儿的肉柱),就是这个东西(白色大块者),然后是河豚。苏东坡逢人便夸河豚的美味,人家提醒他当心中毒,东坡说:“这么好吃的东西,吃死了也不枉。”(南宋·孙奕《履斋示儿编》)

他在京城尚未外放时,有人凿井挖出一种植物,嫩白如婴儿胳膊,指掌具备,宛然若真。大家都不认得,也不敢贸然处理,就请教见多识广的苏学士。苏轼说,给我吧。回家招呼苏辙来一块炖着吃了,据说这种植物就是传说中的肉芝。

当时的足球解说可能是这样的:“北宋队获得了一个禁区左侧的定位球,位置不错!交给苏轼来处理。苏、苏轼把球吃了!”

有一次苏轼冒着雨赏牡丹,赏花照例要赋诗应景

《雨中明庆赏牡丹》霏霏雨露作清妍,烁烁明灯照欲然。明日春阴花未老,故应未忍着酥煎。

然而,这货赏着赏着花就走神了,开始惦记怎么吃这个牡丹!!没错,吃牡丹。

牛酥煎牡丹花蕊,在当时是极品美食。由于花开的正好,苏轼眼巴巴盯着牡丹花,硬是忍住了没折回去吃,总算在一众文人同僚面前堪堪保住了一点名士风雅。牛酥煎牡丹是哪个奇葩发明的不可考,五代十国,后蜀宰相李昊赠朋友牡丹时,总要再搭上一份牛酥,说花谢了后赶紧煎了吃,别暴殄天物。真是焚琴煮鹤,大煞风景,不过有好吃的谁踏马还在乎这些啊。

古代超级吃货,苏东坡吃到你怀疑人生 第3张

网络配图

苏轼晚年弃荤茹素,辟园种菜,不提倡杀生。去朋友家吃饭前,特意写诗嘱咐朋友不要大事张置,我如今不吃肉了。诗名《我哀篮中蛤》,替蛤蜊求情,写得楚楚可怜。其中提了一处典故,是关于唐朝以清检著称宰相卢怀慎的。不过似乎苏轼搞错了主角,这个故事主角应当是唐朝另一位宰相郑余庆,看来不吃肉就是不行,记忆力受了影响。

故事是这样的:

郑余庆在家请客,宾客齐集一堂,聒噪喧哗不已,其间只听郑余庆高声吩咐下人:“蒸烂一点!把毛去干净!脖子不要拗断了!”众宾客交头接耳,猜测待会有蒸鸭可以吃了。等上菜的时候,每个人面前先上了一碗粟米饭(即小米饭,当时平民百姓家吃麦子、小米时,不是像今天磨面制面食,因为磨面损耗大,费工费时,而是直接蒸米饭;面食以其精细的口感多见于富贵人家,所以宰相府请客只用粟米饭,属于平民标准,过于寒酸),宾客大皱眉头。又上了一道菜,高高的,蒙着布,大家期待的蒸鸭上来了,才稍稍开心了点。揭开布一看,然而是一个蒸好的葫芦。“what the f**k”“真是*了狗了”。郑余庆面色如常,很快吃完,宰相请客谁敢不吃啊,于是“诸人强进而罢”。

宫廷野史
演义趣闻
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