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云人物 > 帝王将相 > 长平之战是赵括无能?其实赵国君臣犯了两个致命错误

长平之战是赵括无能?其实赵国君臣犯了两个致命错误

来源:曾经史    阅读: 2.6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赵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战国时期,范雎觐见秦昭襄王之时,就阐述其秦一统天下的战略。范雎认为:只有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领地,并且,一再主张“远交近攻”的策略。之后,这一策略得到秦昭王的积极推行,并任范睢为相。

“远交近攻”策略先把斗争重点放在离秦国较近的韩赵魏三家,而暂时对较远的齐楚置之不顾。并且,在“远交近攻”的策略之下,秦国不仅巩固了之前所攻取的土地,还破坏了东方诸侯国的“合纵联盟”,可以说,这一举措确实加快了秦国统一全国的步伐。

到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之间则爆发了一场战争,即: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赵括无能?其实赵国君臣犯了两个致命错误

参战的四位主要将领,分别是:秦国的主帅王龁,后来,换成了白起;赵国的老将廉颇,后来,换成了小将赵括。

提及长平之战,许多人最先想到的,无疑是赵国小将赵括的“纸上谈兵”。面对兵力强盛的大秦,此时的赵国,首先,派出屡立战功的老将廉颇驻守长平。想着压境的秦军,虽然彪悍、强势,但是,远征至此,无论是粮草补给,还是后续的兵力支持,秦国都不可能长期滞留于此。

于是,廉颇干脆将战略部署变为坚于防守,固守城门,意图与秦军打持久战,生生将其耗死。这一部署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秦国在得知赵国的目的之后,不可能坐以待毙。几经商讨后,秦国决定利用反间计诱惑赵王,使其临阵换将,让赵国小将赵括换下廉颇担任统帅。

此时的赵括,机智、聪慧、熟读兵书、精通兵法,在朝中颇具名气、声望,也算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了。然而,赵括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实战经验。此时,他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就被委以重任,面对大秦强大的军队结局可想而知。

最终,由赵括率领的赵军,全军覆没了。

由此可见,此次战败最大的责任人当属赵括,其次,则是中了反间计换上赵括的赵王。但是,如果把长平之战的前因后果,仔细思考一番,便会发现,这件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那么,长平之战的起因与经过到底是怎样的呢?

最初,秦国并没有与赵国过不去,它的主要目标是韩国。其实,追根究底,还是疆域问题。当时,韩国国力衰退,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没有实力自然是任人宰割。韩国屡战屡败,疆土频频丢失,成为了七国中,最没落的一个。

但是,更严重的是,国内边郡“上党”,直接被秦军切断包围,誓要将其纳为己有。上党地势高阔,素有“天下之脊”的称号,也就是天下江山的屋檐,自是兵家必争之地。本就弱小的韩国根本无力与秦军对抗,没有本国的支援,上党仅靠郡内兵民与秦军相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韩国君王韩桓惠王,更是表示:上党既然已被孤悬城外,干脆放任不管,任其投降归顺于秦。但是,上党的军民并没有那么好的心态,他们面对强大的侵略者不愿投降,想着:既然已经被国家抛弃,还不如干脆投降于与之毗邻的赵国,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呀!

长平之战是赵括无能?其实赵国君臣犯了两个致命错误 第2张

此时,第一个关键因素出现,这块送到嘴的肥肉,赵国到底是吞还是不吞呢?

为此,赵国产生了两种分歧:

其一,这烫手的山芋碰不得,一旦沾惹了,势必会惹祸上身;

其二,白捡的便宜不要白不要,上党郡内疆域辽阔,足足囊括了十七座城池;同时,又是战略机要之地,如果,这个地方放在平时,耗费百万大军都不一定能拿得下来,这次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最终,抵不住诱惑的赵国,还是将上党纳入囊中。

秦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就是想将上党据为己有,这下可好,一转眼就落了一场空,秦军自然不会善罢甘休。至此,秦国与韩国之争,最终,演变为秦国与赵国之争。

面对秦国大军压境,赵国派遣老将廉颇前去迎战,赵、秦两军于长平对峙。最初,廉颇选择一鼓作气,主动出击,可惜不敌,三战三败,不得不退居防守。

此时,第二个关键因素出现,在短兵相接而不敌的情况下,赵国转入到了防守。

按理说,廉颇的选择是明智的,针对秦军远程作战,对后期兵力,粮草要求高的弱点,打持久战,最终,将其拖垮。但是,可惜的是,廉颇小看了此时的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远超从前了。

如果,持久战拖个几年,秦军可能选择撤退,但面对不算太久的持久战,对秦军来说,就是隔靴搔痒。反倒是赵国最先沉不住气,派遣使者前去求和。当然,义和是不可能的,除非赵国把吃下去的再吐出来。同时,秦军一直在商讨克赵的计谋,最终,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反间计。

首先,秦国在赵国散播谣言说,我秦军不怕你廉颇,唯独畏惧天资聪慧的小将赵括。其实,早在谣言散布之前,赵王就已经对廉颇不满,在赵国求和失败之后,赵王便想着速战速决。可是,廉颇消耗了大量资源,却不主动出击,坚持打持久战,赵王一看就觉得廉颇消极怠工。

但是,廉颇行军多年,在军中威望极深,赵王也是拿他没法儿。

此时,这反间计一起,倒是提醒赵王,除了廉颇,还有一位年少成名的少将赵括。这一下不得了,不管群臣如何劝阻,赵王都一意孤行将廉颇换下。其实,赵国的失误不仅仅在于赵括的“纸上谈兵”。从赵括顶替廉颇这一举动,就可以看出,赵国准备主动进攻。

而这一决定,却在秦国的掌控之中。

秦国先是暗中更换主将,将白起调至前线,替换王龁;同时,还将国内的生力军调至前线,制定的就是对赵恬的诱捕计划,势必要把赵国大军一举拿下。

其后的战局走势,全在秦国的意料之中。

赵括率军全力出击,白起则是佯装不敌败走,引得赵括掉以轻心,穷追猛打。而后,秦军就直接切断了赵括的后路,将其围困,来了个瓮中捉鳖。

最终,赵军被困四十余天,弹尽粮绝,以赵括之死结束了这场战争。

综上所述,赵国失败的原因,难道仅仅是赵括经验不足,只会纸上谈兵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赵国失败的最致命原因是:赵国根本没有一个应战秦国的战略谋划。并且,他们在长平战争中,所走的每一步都不过是一种“应激反应”。

上党投降,赵国纳降,明知秦国不可能不了了之,却没有做充分的应战准备。秦军来势汹汹,却只有一个派遣廉颇驻守的指令,估计赵国抱的就是兵来将挡的心思。之后,两军进入对峙阶段,赵军兵力不济竟主动求和,这不明摆着告诉秦国赵军不行了嘛,生生将弱点暴露给秦国。

求和不成,在秦国的谋划下,赵国更是换了出战的将领,以至于,一步步走入秦国的圈套之中,最终,全军覆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由此可见,赵国输得不冤,而相比赵军的走一步看一步,秦军可是目光长远,走一步看三步。

这也足以证明,在战争之中,“目光短浅”是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