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传统文化 > 端午节与屈原究竟有什么关系?探索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与屈原究竟有什么关系?探索端午节的起源

来源:曾经史    阅读: 5.8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端午节与屈原密不可分,端午节的诞生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真的是这样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相传,屈原被流放后,听到秦军攻破楚国京城的消息,悲痛不已,在五月五日这一天,怀石自投汨罗江。百姓们得知消息立刻划船去救他,却连尸体也没有找到。百姓们哀痛万分,荡舟在江河之上,久久不愿离开,后来就慢慢地发展成了龙舟竞赛活动。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与屈原究竟有什么关系?探索端午节的起源

事实真是如此吗?

明确地把屈原和端午节联系在一起的文献,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和吴均的《续齐谐记》都记载有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内容。我们再仔细寻找,从唐代欧阳询转抄的《风俗通》(东汉末年应劭所著)的佚文中也可以发现,东汉灵帝时端午民俗中似乎已经有了屈原的影子。

无论是东汉,还是南北朝,离屈原生活的时代都已经比较久远了,所以许多近代的史学家对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

我们的传统节日大多数被附会上某些传说作为“起源”,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比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等等。但仔细考察会发现,那些故事传说的产生往往是远远晚于那些节日的,大都是后人把它们捏合在一起的。端午节和屈原,其实也是如此,因为端午节的出现要比屈原生活的年代早很多。

端午的“划龙舟”活动,在屈原之前已经存在了。这一点,我们从屈原自己的诗作中也可以看出来,比如《涉江》里就有这样的句子:“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这里的“舲船”,狭长而轻小,其实就是当时用来竞渡的一种船。

“粽子”也是一种相当古老的食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吃粽子习俗的产生是早于屈原去世的时代的。而且最初的时候,吃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专利,西晋的周处在《风土记》中就说“(粽子)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可见古人夏至也吃粽子的。直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而把它和屈原挂上钩,更是南北朝时候的事儿了。

端午节与屈原究竟有什么关系?探索端午节的起源 第2张

对于这些,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两篇论文中表述地最为详细。

闻一多先生列举了百余条古籍记载,得出结论: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近代的考古研究证实了闻一多先生的考证,大量出土文物证实: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个以“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专家推断是古代百越地区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也就是历史上的“古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显示,他们生活在水乡,有“断发文身”的习俗。龙是水中的神兽,他们以龙为图腾,为的是表明自己的身份是“龙子”,借以保护自身。

直到秦汉时期还有百越人存在,《汉书》记载:“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淮南子》也有记载:“越人以箴刺皮为龙文,所以为尊荣也。”古越人的“文身象龙”的习惯,其实就是对龙图腾的崇拜。端午节是他们用于祭龙祖的节日。

端午节与屈原究竟有什么关系?探索端午节的起源 第3张

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龙舟竞渡,都和龙有关。把粽子投入江河,是对水中龙神的祭祀;而龙舟竞渡也和祭祀有关,古越人在每年的五月五日这一天,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在击鼓声中用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的游戏,既是对图腾神的描绘,也用以娱乐。

而端午节的“历史人物纪念说”,其实是后人的附会之辞,就像《越地传》又说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是起源于越王勾践操练水军。显然,因地域不同,所纪念人物的说法就不同,介子推、曹娥等说法无不如此。

那么,屈原的说法为什么会流传最广呢?当然是因为屈原的爱国精神了,他的这种“九死不悔”的爱国情操不仅深受历代民众的喜爱,就是在现代社会,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赞赏和学习的。在过传统节日的同时,又可以感受一下爱国主义教育,所以端午节和屈原的联系就越来越紧密了。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