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古文名著 > 哲学著作《墨子》:31章 明鬼(下)(3),原文、注释及翻译

哲学著作《墨子》:31章 明鬼(下)(3),原文、注释及翻译

来源:曾经史    阅读: 7.0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墨子》,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撰而成,共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记录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称为墨辨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墨子》原有71篇,当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无原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墨子·31章 明鬼(下)(3)

墨子认为鬼神不仅存在,而且能对人间的善恶予以赏罚。

墨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战争频繁,人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王公大臣们都争相夺利,于是导致了战事连绵。在这里,墨子所说的“天”和“鬼神”都是按照当时小生产者所要求的公平合理的愿望塑造出来的,他所诚心信奉的上天和鬼神是他所代表的这一社会阶层自身的虚幻的化身,因为当时这一社会阶层还不可能形成自觉的力量,更无从认识自己的力量,但是在痛苦的生活压榨下,在不公平的待遇下,小私有者和手工业者逐渐取得独立的地位,形成一定的社会力量时,他们不能不提出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的要求。

在本篇中,他列举古代的传闻、古代圣王对祭祀的重视以及古籍的有关记述,以证明鬼神的存在和灵验。从今天来看,这种宣扬迷信的做法显然是落后而不足取的。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墨子明鬼的目的,主要是想借助超人间的权威以限制当时统治集团的残暴统治。

哲学著作《墨子》:31章 明鬼(下)(3),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

今执无鬼者曰:“夫众人耳目之请,岂足以断疑哉?奈何其欲为高君子于,而有复信众之耳目之请哉!”子墨子曰:“若以众之耳目之请,以为不足信也,不以断疑,不识若昔者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足以为法乎?”故于此乎自中人以上皆曰:“若昔者三代圣王,足以为法矣。”若苟昔者三代圣王足以为法,然则姑尝上观圣王之事:昔者武王之攻殷诛纣也,使诸侯分其祭,曰:“使亲者受内祀,疏者受外祀。”故武王必以鬼神为有,是故攻殷伐纣,使诸侯分其祭;若鬼神无有,则武王何祭分哉!非惟武王之事为然也,故圣王其赏也必于祖,其僇①也必于社。赏于祖者何也?告分之均也;僇于社者何也?告听之中也。

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菆②位;必择国之父兄慈孝贞良者,以为祝宗;必择六畜之胜腯肥倅毛,以为牺牲,珪璧琮璜,称财为度;必择五谷之芳黄,以为酒醴粢盛,故酒醴粢盛与岁上下③也。故古圣王治天下也,故必先鬼神而后人者,此也。故曰:官府选效④,必先祭器、祭服毕藏于府,祝宗有司毕立于朝,牺牲不与昔聚群。故古者圣王之若此。

古者圣王必以鬼神为①其务,鬼神厚矣。又恐后世子孙不能知也,故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咸②恐其腐蠹绝灭,后世子孙不得而记,故琢之盘盂、镂之金石,以重之。有恐后世子孙不能敬莙以取羊③,故先王之书,圣人一尺之帛,一篇之书,语数鬼神之有也,重有重之。此其故何?则圣王务之。今执无鬼者曰:“鬼神者,固无有。”则此反圣王之务。反圣王之务,则非所以为君子之道也。

今执无鬼者之言曰:“先王之书,慎无一尺之帛,一篇之书,语数鬼神之有,重有重之,亦何书之有哉?”子墨子曰:“《周书·大雅》有之,《大雅》曰:‘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陟降,在帝左右。穆穆文王,令问不已。’若鬼神无有,则文王既死,彼岂能在帝之左右哉?此吾所以知《周书》之鬼也。”

且《周书》独鬼而《商书》不鬼,则未足以为法也。然则姑尝上观乎《商书》。曰:“呜呼!古者有夏,方未有祸之时,百兽贞①虫,允及飞鸟,莫不比方。矧隹人面②,胡敢异心?山川鬼神,亦莫敢不宁;若能共允,隹之合,下土之葆。”察山川、鬼神之所以莫敢不宁者,以佐谋禹也。此吾所以知《商书》之鬼也。

且《商书》独鬼,而《夏书》不鬼,则未足以为法也。然则姑尝上观乎《夏书》。《禹誓》曰:“大战于甘,王乃命左右六人,下听誓于中军。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有曰:‘日中,今予与有扈氏争一日之命。且③!尔卿、大夫、庶人。予非尔田野葆士④之欲也,予共行天之罚也。左不共于左,右不共于右,若不共命;御非尔马之政,若不共命。是以赏于祖,而僇于社。”赏于祖者何也?言分命之均也;僇于社者何也?言听狱之事也。故古圣王必以鬼神为赏贤而罚暴,是故赏必于祖,而僇必于社。此吾所以知《夏书》之鬼也。故尚者《夏书》,其次商、周之书,语数鬼神之有也,重有重之。此其故何也?则圣王务之。以若书之说观之,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

哲学著作《墨子》:31章 明鬼(下)(3),原文、注释及翻译 第2张

【注释】

① “僇”通“戮”,杀。

② “菆”同“丛”。丛位,犹“丛社”。

③ 与岁上下:随年成好坏而有所增减。

④ 选效:犹为“僎效”,具备。

① “为”后疑省略“有”字。

② “咸”为“或”字之误。

③ “莙”为“若”之误。“羊”即“祥”。

① “贞”为“征”之假借字。

② 矧:况。“隹”即“惟”。

③ “且”通“徂”。

④ “葆士”当作“宝玉”。

哲学著作《墨子》:31章 明鬼(下)(3),原文、注释及翻译 第3张

【翻译】

现在持无神论的人说:“一般人所耳闻目见的情况,难道就可以用来决断疑问吗?哪有希望成为天下高士的人?”墨子说:“如果认为一般人所耳闻目见的实情不足以相信,不能以此断定疑惑,那么,就不能审知从前几代圣王尧、舜、禹、汤、周、周武王,他们是否足以作为法则?”所以对于这个问题自中等资质以上的都会说:“从前几代的圣王,足够可以作为法则了。”假若从前几代的圣王足以作为法则,那么姑且试着回顾一下圣王的行事:从前周武王攻伐殷商诛杀纣王,使诸侯分掌众神的祭祀,说:“同姓诸祭祀侯祖庙,异姓诸侯祭祀本国的山川。”所以说武王认为鬼神是存在的,所以攻殷伐纣,使诸侯分主祭祀;如果鬼神不存在,那么武王又何必多此一举,让诸侯祭祀呢!不仅武王的事是这样,古代圣王进行赏赐,一定在祖庙,实行刑戮,则一定在社坛。在祖庙行赏是为什么呢?是告诉祖先行赏公平;在社庙行戮是为什么呢?是告诉社坛处理得公允。

不仅这一记载说的是这样,而且从前夏、商、周三代的圣王,他们建立国家营建都城的时候,必定要选择国内正中地带,建立宗庙;还必定选择树木高大茂盛的地方,立为丛社;必定要选择国内父兄辈慈祥、孝顺、正直、善良的人,充作祭祀的太祝和宗伯;必定要选择六畜中能胜任肥壮纯色之选者,作为祭祀品,摆设珪、璧、琮、璜等玉器,也要求合乎要求和礼仪制度;还要选择五谷中气香色黄的,用作供祭的酒醴粢盛,因而酒醴粢盛随年成好坏而增减。所以古代的圣王治理天下,一定是先鬼神后人民。所以说:官府置备供具,必定以祭品祭服为先,使尽藏于府库之中,太祝、太宗等官吏都于朝廷就位,选为祭品的牲畜不跟昔日的畜群关在一起。古代的圣王就是如此施政的。

古代圣王必定认为鬼神是存在的,所以他们祭祀相当丰厚,又恐怕后世子孙不能知道这点,所以写在竹简帛书上,流传给后世子孙。或者担心它们被腐蚀、被虫咬而灭绝,使后世子孙不能记住,所以又雕琢在盘盂上,镂刻在金石上,以示重视。又担心后世子孙不能敬顺以取得吉祥,所以先王的书籍,圣人的,即使是在一尺的帛书上、一篇简书上,都反复述说鬼神的存在,反复重申敬重鬼神。这是什么缘故?是因为圣王要勉力侍奉鬼神。现在主张没有鬼神的人说:“鬼神,本来就不存在。”那么这就是违背圣王的要务。违反圣王的要务,就不是君子所行的道了。

现今主张没有鬼神的人说:“先王的书籍,圣人的,即使是在一尺的帛书、一篇简书上,都多次提到鬼神的存在,反复重申,那么这究竟是一些什么书呢?”墨子说:“《诗经》中的《大雅》就写有这个,《大雅》说:‘文王高居上位,功德昭著于天,周朝虽是诸侯旧邦,但它接受天命才刚开始。周朝的德业很显著,上天的授命很及时。文王去世后,常在上天的身边。庄严的文王,美名传扬不止。’如果鬼神不存在,那么文王已死,他怎么能在上天的左右呢?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周书》中写的鬼神。”

而且《周书》独独记载有鬼神,而《商书》却没有记载鬼神,那么还不足以此作为法则。既然如此,那么姑且试着回顾一下《商书》。《商书》上说:“啊!古代的夏朝,正当没有灾祸的时候,各种野兽爬虫,以及各种飞鸟,都不敢不行正道。更何况是人类,怎么敢怀有异心?山川、鬼神,也无不安宁;若能恭敬诚信,则天下和合,确保国土。”考察山川、鬼神之所以无不安宁,是山川鬼神在帮助大禹。因此我知道《商书》中记载有鬼神。

如果只是商代的书籍记载有鬼神,而夏代的书籍上没有记载,那么还不足以用来作为法则。既然如此,那么姑且让我来看看夏代书籍上的记载吧。《禹誓》说:“在甘这个地方举行大战,夏王于是命令左右六人,下到中军去听宣誓。夏王说:‘有扈氏轻慢五行,怠惰废弃三正,上天因而断绝他的大命。’又说:‘到正午的时候,我们要和有扈氏决一死战。前进吧!卿、大夫和平民百姓。我不是想要有扈氏的田地和宝玉,我是恭行上天的惩罚。如果车左不努力攻击敌人的车左,如果车右不努力攻击敌人的车右,那就是你们不执行上天的命令。所以要在祖先神位前行赏,在社庙神主前行罚。’”在祖庙行赏是为什么呢?是告诉祖先分配天命的公平;在社庙行罚是为什么呢?是说治狱的合理。所以古时圣王必定认为鬼神是赏贤和罚暴的,所以行赏必在祖庙而行罚必在社庙。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夏书》中的鬼。所以最远的《夏书》,其次的《商书》《周书》,都多次说到鬼神的存在,反复重申。这又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圣王很重视鬼神。按这些书上的说法来看,对于鬼神的存在,难道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吗?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