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古文名著 > 水浒传中宋江除了招安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水浒传中宋江除了招安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来源:曾经史    阅读: 1.9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水浒传》中,宋江领导的梁山泊众好汉终于走了招安的道路。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欣赏。

宋江带领梁山好汉们招安之前,兄弟们在梁山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接受招安以后,征战四方,损兵折将,直到最后走的走,死的死,伤的伤。

可以说,以招安为节点,前后形成一个巨大反照。所以很多读者都对宋江招安的计划不满,认为招安葬送了所有英雄好汉们的前途。

年轻的时候义薄云天,很容易受到替天行道这样的字眼蛊惑。于是坚定地认为,绝对不与浑浊的朝廷同流合污才是正道。可是人到中年才会发现,宋江带领众人招安,可能真是梁山群寇的唯一出路。

洗白之路

梁山好汉里,大多数都背负着人命,即使不是杀人不眨眼的贼寇,也是打家劫舍的强盗。把梁山众人放到今天来看,妥妥的就是造反不成的乱臣贼子

水浒传中宋江除了招安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其实,宋江带领众人招安的这一程,也是一条洗白之路。

很多人犯下命案,并不是因为本性恶毒,嗜血成性,而是遭人污蔑,在愤怒之极做的抵抗。污浊的世道,好人总被逼得无路可走,坏人却可以自在逍遥。

所以,梁山好汉们大多如此。上梁山是无奈之举,而不是生下来立下的鸿鹄之志。没有哪一个人生下来想要做恶魔。

所以,宋江和吴用其实早早盘算过,宋朝此时国力不足,但是以他们的实力还不足以与朝廷对抗,即使对抗得了,也不可能推翻朝廷。

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大多数人都是农民。宋江想要推翻朝廷,就必须获得农民的支持。可是农民并不想替天行道,农民最大的心愿就是种一方自己的土地,安居乐业,平稳一生。

而且,当时像梁山这样的贼寇有很多。可是大家分布广泛,想要集结起来很难。况且起义之事,每个人壶里卖的都不是一样的药。宋江或许想要替天行道,方腊或许想要成为天子,所以这一条也是死路。

起义无果,就只能作乱世里的一堆杂草,起火再凶猛,最终还是被糟践。与其这样,不如归顺,在朝廷混个一官半职,替朝廷立功,洗去身上的罪恶,堂堂正正做人。

这不仅为他们自己洗白,也是为后人洗白。祖上有个朝廷小官,或是祖上有个混得还不错的贼寇,哪个听起来更舒服?答案不言而喻。

想到后人们还要在社会中生存,难免要受到牵连波折,所以说宋江带领众人招安是唯一选择,是洗白之路。

举个例子,张清在征战方腊的时候战死,朝廷顾念琼英和他们的儿子,等到他的儿子出生以后,受到悉心栽培,长大以后成为了朝廷的一名武将,立下了不少功劳。

如果不接受招安,张节和她母亲琼英不仅要过颠沛流离的日子,还很有可能遭到仇家追杀,朝廷也容不下他们。

水浒传中宋江除了招安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第2张

小康之路

招安这条路除了是洗白之路,还是一条直奔小康的道路。有人觉得很诧异,因为梁山好汉们不愁吃穿,他们动不动喝酒吃肉,不像平常人家,更不像贫苦群体。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梁山一百单八将率领的成千上万人,不可能在梁山种田养活自己。大家集结在一起,不是为了种土豆种玉米,何况古代重农抑商,他们更不可能还在这里发展产业。

有人说梁山三面环水,好说,就让阮氏三弟兄给大家打鱼来吃。梁山上下几万人,就算阮氏三兄弟打鱼给他们吃,是不是就和蒸包子一样,三更起,五更撒网,等到天黑再收工?就算他们真的可以捞这么多鱼,天天吃鱼不腻吗?

摆在他们面前最现实的就是经济问题,说实在点,就是吃饭的问题。虽在当时有不少人上梁山是带了家底的,可是有句话叫作坐吃山空。靠着家底度日,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种田不行,发展产业不行,坐以待毙更不行,所以他们必须另谋出路。首先第一条路就是打劫。有人觉得打劫可以,很符合他们的气质,而且好多人都受过打劫的专业训练。

即使没有打过劫,如此乱世,还没被谁抢过?或者没见过?没吃过猪肉总看见过猪跑,打劫对于梁山好汉们倒真是一个不错的谋生好办法。要是碰见大家大户,还能好好搜刮,把人家祖坟都可以刨了来找金银钱财。

可是宋江偏偏却又打着替天行道的招牌。替天行道的人,怎么能去打劫呢?既然是替天行道,就不能伤害无辜,且不说保护平民百姓,至少不动他们的,不抢他们的。

领导之意

水浒传中宋江除了招安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第3张

作为梁山的核心领导,宋江说什么就是什么?并非如此。其实,梁山有一个核心的领导阶层,如果他们现在建立一个微信群,那么这个群里就有吴用,关胜,卢俊义,花荣等等。当然了,也有武松,林冲和鲁智深。

领导阶层要商量对策,针对梁山下一步发展,选择招安的人员请投招安一票,选择不招安的请投不招安一票。鲁智深和武松率先发言,他们不同意。宋朝重文轻武,在他们眼里朝廷尽是些迂腐书生,何况上梁山他们就是要跟朝廷过不去,怎么会轻易降服呢?

二人的语音一条接着一条地发送,几人骂骂咧咧在群里炸开了锅。等到投票结束,结果一看便知,选择招安的人多于不招安的人。

这下可就清楚明了了,武松他们再怎么反对招安,还是要少数服从多数,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和原则。这个领导阶层就像是一个董事会,既然都表决了,也就没什么可争议的了。

最重要的是,吴用和宋江两个人,其实内心都是倾向于招安的。比起造反,招安承受的代价更小,而且说不定还能谋个一官半职。

吴用是秀才出身,哪个秀才不想要进翰林院?宋江是小官,哪个小官心甘情愿落草为寇?都是被逼无奈之举。好不容易有个咸鱼翻身的机会,在朝廷的眼里还算是个角色,还能不好好珍惜吗?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