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古文名著 > 世说新语·识鉴篇·第二十八则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世说新语·识鉴篇·第二十八则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来源:曾经史    阅读: 9.6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那么其中世说新语·识鉴篇·第二十八则表达了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原文

王忱死,西镇未定,朝贵人人有望①。时殷仲堪在门下,虽居机要,资名轻小,人情未以方岳②相许。晋孝武欲拔亲近腹心,遂以殷为荆州。事定,诏未出,王珣问殷曰:“陕西何故未有处分?”殷曰:“已有人。”王历问公卿,咸云非。王自计才地必应在己,复问:“非我邪?”殷曰:“亦似非。”其夜诏出用殷。王语所亲曰:“岂有黄门郎而受如此任!仲堪此举,乃是国之亡征。”

字词注释

①王忱原任荆州刺史,荆州是晋朝的西部重镇,历来都派重臣镇守,所以众人都想得到这一职位。

②方岳:四方之高山,喻指地方长官。

翻译

世说新语·识鉴篇·第二十八则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王忱死后,西边重镇职位空缺,朝中的权贵人人都有所觊觎。当时殷浩还在门下省,虽然身居机要部门,不过资历和名声都不高,没人会对他成为地方要员有所期许。然而晋孝武帝司马曜一心想要培植自己的心腹,就让殷浩去就任荆州刺史。皇帝决定之后,诏书还没公布。此时王珣问殷浩:“西边重镇为何迟迟没有人选?”殷浩说:“其实已经有了人选。”王珣一一列举了朝中的王公贵臣,殷浩都说不是。王珣自认为论才能和出身,一定只有自己了,就问:“莫非是我?”殷浩说:“似乎也不是。”当晚诏书公布天下,殷浩才是最终人选。王珣对自己的亲信说:“哪有让黄门侍郎担任这么重要的官职的!破格提拔殷浩,是亡国的征兆啊。”

感悟启示

晋孝武帝时,皇权旁落,他一心想培养自己的势力,看中了殷浩。然而一下子提拔太快,也不是好事,至少好多人难以服气。殷浩才干肯定是有的,不过孝武帝一心重用不循序渐进,难免落人口舌,招致不满。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