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诗词名句 > 唐代苏颋所作的《山驿闲卧即事》,蕴含诗人暗藏的复杂情愫

唐代苏颋所作的《山驿闲卧即事》,蕴含诗人暗藏的复杂情愫

来源:曾经史    阅读: 2.7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苏颋,字廷硕,唐朝时期宰相,也是个文学家,是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宰相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苏颋所作的《山驿闲卧即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人生旅途,有匆忙时刻,亦有悠闲时光。最怕一生都是在忙碌之中渡过,完全忘记此生来时目的到底是什么。欲望那么沉重,琐事那么繁复,在日复一日的慌乱里,心亦变得僵硬,仿佛被水泥糊砌上一层厚厚的壳子。

我们不停地行走,到处寻找存在的意义,世界每个角落里都洒落下来痕迹,而遗留的每一个足印都铭记着生活的磨练和成长。无数个夜晚,观影自照,静静地体悟命运布下的密码,心思逐渐绵密,就像树木逐年积累起来的圈圈年轮。

西风抽白马,枯藤钓黄昏。终于可以清茶一杯品月明,无酒也能醉三分。心若在,情温馨,任时光即便再飞逝,我们也可以把握住生活给予的每分每秒的美好。

唐代苏颋所作的《山驿闲卧即事》,蕴含诗人暗藏的复杂情愫

《山驿闲卧即事》

【唐】苏颋

息燕归檐静,

飞花落院闲。

不愁愁自著,

谁道忆乡关。

初唐诗人苏颋,为政为文都取得很好的成就,他不仅在初唐政坛名声卓著,袭封许国公,而且史载其文章敏捷,得当朝宰相诗人李峤赞许:“舍人思若涌泉,吾所不及。”后来,时人把他和封号燕国公的张说并称为“燕许大手笔”。《全唐诗》录其诗九十九首;《全唐文》则收其文章达九卷。

这首《山驿闲卧即事》,已经无法得知其诞生的具体时间。这种现象事实上非常普遍,毕竟那个时代不像现代,工具什物都十分便利,存储起来也方便许多。不过,如果不是特殊状况,写作时间对于一首诗歌作品而言,并不能起到什么很大的作用。

关于“即事”,用作诗词题目之时,大多情况是指向诗人感怀于当前事物,并且以此作为诗歌题材,匆匆草就而成。宋人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曾经阐释道:“凡作诗须命终篇之意,切勿以先得一句一联,因而成章,如此则意不多属。然古人亦不免如此,如述怀、即事之类,皆先成诗,而后命题也。”杜甫的《草堂即事》、辛弃疾的《清平乐 博山道中即事》,大多数都是这般情况下的妙笔天成。

根据诗题出现的“山驿”二字,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当时若干情景,诗人应该正行走山间驿道之上。通过“即事”可知,诗人有可能是在驿站休息间隙,悠闲之际看见眼前景物,顿时心有所感,所以写下此首诗作。

开头两句,“息燕归檐静,飞花落院闲”,此联对属工整,极具画面情景感。燕子不再飞来飞去,开始安静地回到屋檐下的巢间休息;而院落清闲,唯有被山风吹起的花瓣悠悠飘散。在诗人的精雕细刻之下,自然事物顿时由刻板的模样,刹那之间变得活泼有趣起来。

唐代苏颋所作的《山驿闲卧即事》,蕴含诗人暗藏的复杂情愫 第2张

“息燕归”和“飞花落”,仿佛两帧连续运转着的动态图片,活灵活现地浮动在我们的眼前,然而这并不是诗人所要表述的中心,他的本意和重点之处却在两句诗的末尾,便是“檐静”和“院闲”。

浮生匆忙,琐事缠身,难得人生之悠闲。或许,正因如此,看着眼前这一幅极其富有生活画面的场景,诗人突然体悟到生命之中的那些“静”与“闲”。而这里所表露出来的这种静闲状态,却正好是靠前面那两处“息燕归”和“飞花落”的动感画面而带来的。此种由动态忽然转向静态的描写,颇具现代影视表现手法,突破僵硬的樊篱,更具生活韵味。

于是,对于最后两句,“不愁愁自著,谁道忆乡关”,我们便能很好地理解其中诗人暗含的复杂情愫。处在当下美丽场景之中的诗人,心情自然是分外欢畅的,可是在这种愉悦之中,底部其实已经蕴藏着莫名的哀愁。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一般,诗人由于此时正身处他乡异地,所以自然而然地在心底起了几分乡愁。

可是,虽然已经到了这种关头,但是我们的诗人仍然有些嘴硬的样子,他尽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语。明明心底有愁,却偏偏要说是愁闷“自著”,意思就是人家愁自家跑来的,与满腹愁怨的诗人没有半点关系。这种玩法,可真是自欺欺人啊。一直到最后阶段,诗人都还要故意装出一番痴呆神情,问:“谁道忆乡关?”

好一个反诘,正是在这样装疯卖傻般的作秀之间,诗人的种种内在情绪得到完美地释放。这一切,都建立在前期阶段的小心铺垫之上,对句之工整,语词之清丽,都表明了诗人用心体味着来自于自然中的那些乐趣与美妙,并进行了细腻入微地刻画。这首流传千年,承载着美感的小诗,今天仍然能够值得我们珍藏回味,实在是妙不可言。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