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真相 > 西汉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来看看朱元璋如何评价

西汉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来看看朱元璋如何评价

来源:曾经史    阅读: 1.1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七国之乱,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元年,朱元璋与太子朱标在文楼进行了一次对话,内容如下:

朱元璋:近与儒臣讲说经史何事。

朱标:昨讲《汉书》七国叛汉事。

朱元璋:此曲直孰在?

朱标:曲在七国。

朱元璋:此讲官一偏之说。宜言景帝为太子时,常投博局杀吴王世子,以激其怨,及为帝,又听晁错之说,轻意黜削诸侯土地,七国之变,实由于此。

可以看出,在朱元璋的认知中,“七国之乱”的根源是景帝对诸侯过于薄情寡义,以致于诸侯心生不满,所以才导致叛乱的发生。而且朱元璋进一步告诫朱标,作为一个太子,要懂得和睦九族,多施“亲亲”之恩,这样就能避免藩王之乱。

更进一步分析,朱元璋认为,“七国之乱”并不是藩王制度的问题,也不是藩王自身的问题,而是皇帝在落实藩王政策中出现了问题,没有能够正视藩王的需求,对给藩王的待遇不够。

西汉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来看看朱元璋如何评价

自以为找到藩王作乱根本原因的朱元璋,便无视历史的教训,更不顾群臣的劝阻,执意施行封藩制度。因为他很自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封藩制度制度的弊端,比如说提高诸藩王的待遇。

事实上,洪武年间的藩王,无论是政治地位还是经济待遇,都比其他朝代高很多,尤其是坐镇北方边境九镇的九位藩王,不仅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在很多时候还可以干预地方政务,已经是实质上的国中之国。

西汉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来看看朱元璋如何评价 第2张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四月第一次实行分封,一口气就封了10个亲王,后来的永乐皇帝朱棣也是在这次被封为燕王。在封地,这十位亲王,每个人都具有十分大的权力,尤其是军事权力,“护卫甲士, 少者三千, 多者至万九千人”,朱棣这样负责戍边的藩王则只会更多。

眼看汉朝、晋朝藩王那样的尾大不掉之势就要形成,洪武九年,叶伯巨上书朱元璋,从“七国之乱”分析到“八王之乱”,最后得出结论“分封逾制, 祸乱立生”,因此希望朱元璋能够“及诸王未就国之先, 节其都邑之制, 减其卫兵, 限其疆理”。结果朱元璋勃然大怒,大喊道:“小子间吾骨内, 速逮来, 吾手射之”。就这样,叶伯巨被逮捕,并死于狱中。

当然,事实最终证明叶伯巨的看法是正确的,朱元璋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封藩制度的弊端,明朝还是因此陷入了三次动乱,尤其是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直接改变了明朝的历史走向。只不过这种结局,朱元璋看不到,叶伯巨也没法看到,只能留给后世去评说了。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