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真相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什么还能支撑三十年?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什么还能支撑三十年?

来源:曾经史    阅读: 1.5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长平之战中,赵国被秦国歼灭四十万士兵,这些士兵全都是赵国的精壮男子。这次战斗让赵国元气大伤,国力衰败,很长一段时间内赵国都难以恢复。

假如别的国家趁虚而入,吞并或者消灭赵国易如反掌。有意思的是,在长平之战后的三十年中,赵国却安稳度过,本来遍体鳞伤的肌体逐步修复,国力逐渐增强,军事实力慢慢超越其他国家。

说到赵国军事力量的提升,就不得不提赵武灵王实行的胡服骑射。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什么还能支撑三十年?

赵国东与中山、齐国相连;东北与东胡和燕国接壤;西与韩国、魏国相邻;北与林胡、楼烦相接。从地理形势上看,赵国处于强国包围之中,没有地缘优势。一旦哪个国家起了贼心,赵国的麻烦就大了。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赵国却走出了一条强盛之路。

当时,各国纷纷变法革新,逐步走向富强。赵雍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没有革新就没有出路,他下定决心改革图强,带领国家走出困境

强国先强军,培养一支能打胜仗的现代化军队是赵国的当务之急。

赵国军队当时的现状是,部队装备了大量的甲衣战车。作战时,甲衣战车笨重不堪,转移时需要马拉人推。队伍的隐蔽性不强、机动性很差成为赵武灵王的心头大患。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赵武灵王进行了外科手术式革新。

减少甲衣战车、变革部队装备是这次改革的重点。但是,到底用什么方式提升战斗力?赵武灵王推行了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核心是大力培养骑兵,训练箭术,组建大规模的骑兵部队。为了让减下来的步兵和车兵迅速成为骑兵,这不是一件小事。赵武灵王按照骑兵特点组织体能和箭术训练,通过强化训练之后,相当一部分战士骑射本领明显增强。而真正要入编骑兵部队的战士,必须通过专门考试。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什么还能支撑三十年? 第2张

为了激发战士们的积极性,赵武灵王提升入编骑兵的生活待遇,很有中世纪欧洲贵族骑士的味道。

思路就是出路,经过对骑兵部队的实战性训练,赵国骑兵的速度快、威力强,战斗力明显提升,机动性能增强。

胡服骑射的成功推行,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只大规模骑兵部队在赵国建成。

实现了改革强军之后,赵武灵王挫强秦、灭中山、抗魏齐、击三胡,一时间气势如虹,让不可一世的秦军锐气大减。

强军的体制问题解决了,赵武灵王并没有忽视机制的重新构建,他推行新的将领选拔制度——打破旧贵族晋升的路径依赖,实行能者上。

士兵们晋升的通道打开了,战斗积极性出来了,谁能不争着建立功勋呢。

在消灭中山后,赵国领土扩大。赵武灵王实行宽松的经济政策,国内贸易日趋繁荣,国力明显增强。经济、军事成为支撑赵国的两只翅膀。胡服骑射改革的成果得到了有效巩固。

反观长平之战,赵国主力部队被杀的一干二净,几乎全军覆没,损失惨重。虽然留下了一些城池,但是几乎无人守备。再看秦国,这场战斗可谓背水一战。秦王征召了十四岁以上的所有男人上前线,国力消耗严重。秦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筋骨不再强筋。

就在秦赵厮杀搏斗的时候,别的国家隔岸观火,还妄想着从中捞取利益

长平之战结束几年后,燕国的国相跟燕王说:赵国的成年男子全死在了长平之战中,而小孩子又还没成长起来,这是最好的机会去讨伐赵国。

三说两说,燕王举国伐赵。但是,事情往往不会一厢情愿。廉颇带着赵国的娃娃军大败燕国大军。尽管长平之战中赵国兵力锐减,青壮年损失殆尽,但是用先进理念培养出来的娃娃军已经很快具有实战能力。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什么还能支撑三十年? 第3张

霸权从来不会赢得支持,弱小者结成同盟。当秦国再次攻赵之时,其他各国纷纷出兵援赵抗秦。长平之战的境况不可能重新上演。既因为改革取得实效,加上其他各国对秦国进行制衡,赵国得以喘息。

但是,赵国的改革相局限性明显,他仅仅对军队进行了相对彻底的革新,和秦国推行的全方位改革相比,赵武灵王几乎没有从政治、文化、经济等层面进行脱胎换骨式的革命。

一场不彻底的革新很难解决赵国面临的所有问题。在长期斗争中,赵国不敌秦国。

赵武灵王的革新让赵国苟延残喘了几十年之后,强秦的铁蹄嗒嗒而来,秦国统一六国之势已经完全形成。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